11月18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湖南省“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专场),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湖南民政事业发展成就。黄东红表示,五年来,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聚焦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交出了一份有发展速度、有投入力度、有幸福温度的民生答卷。
![]()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湖南民政部门持续提高救助标准,拓展救助对象,丰富救助措施。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分别由500元/月和333元/月提高到740元/月和485元/月,增幅分别为48%和45.65%;残疾人“两项”补贴省级指导标准均从65元/月提高到100元/月,比2020年增长53.8%;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950元/月和1350元/月提高到1200元/月和1700元/月,分别增长26.3%和25.9%。这些调整显著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救助对象的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拓展。湖南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截至目前,全省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76.78万人、特困人员37.97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9.38万户、55.66万人。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动态监测机制,纳入监测的困难群众达803.54万人,形成了“弱有所扶”的强大合力。五年来,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81.98万人次、流浪救助38.75万人次、医疗救助2779.28万人次、教育救助2945.21万人次、住房救助129.14万户次,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体。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方面,湖南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全省出台了60余项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制度,包括《湖南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若干规定》,推进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去年以来,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36处、面积14.17万平方米。养老服务机构达1756所,机构养老床位19.28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由51.4%提高到74.5%。城乡养老设施新增4923个和7913个,覆盖率分别由64%和31%提高到100%和64.4%。
此外,湖南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5万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7万张、老年助餐点3615个,每天有20多万老年人就近享受“安心饭”。老龄工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银龄行动”深入开展,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36个,银龄志愿服务队达8500余个,123.97万名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通过专题会议、产业博览会和“互联网+康复”等服务,银发经济规模持续扩大,首列银发旅游专列顺利开通,多项政策文件为银发消费和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黄东红强调,“十四五”成就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湖南民政将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完善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民政服务体系,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潇湘晨报记者吴雨晴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