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乡镇编制膨胀:从12人到100人,时代变了乡镇变了,初心还在吗?

0
分享至

大城市考公热能理解,可如今乡镇考公也挤破头。

以前公社时代,12个人管一万人,如今乡镇公职人员上百号人,可老百姓办事没觉得轻松。

这是怎么回事?



我老家堂屋里,至今还挂着那张黑白照片,照片已经泛黄了,边角都卷了起来。

照片上的爷爷以前是公社副书记,那会管着上万人的吃喝拉撒,忙得团团转。

老爷子在世时,总爱坐在院里那把藤椅上,眯着眼睛回忆往事。

“那会儿,咱们公社满打满算就十二个人。”他掰着手指头,“早上在田埂上开个会,下午就得去找老乡家丢的牛,晚上还要劝打架的夫妻。有一回,老王家媳妇闹脾气跑了,全公社的人打着手电筒满山找。”



如今,我表哥是那个镇的副镇长。他的办公室在三楼,手下管着七个科室,整个镇公职人员一百多号人。

去年我去找他,他正对着电脑批文件,手边堆着半米高的材料。

“人多了,事反而更忙了。”他苦笑着给我看日程表,“今天三个会,明天迎检,后天还要搞乡村振兴调研。”

同样是忙,可忙的内容,早已是天差地别。

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真是“草台班子”。

妇女主任一边奶孩子一边劝和打架的夫妻;公安特派员整天忙着抓偷鸡贼;书记不仅要管公章,还得带头下地挣工分。

我爷爷说过一个细节:那时干部吃饭,窝头就咸菜疙瘩是常事——一边批文件一边啃干粮,忙得头都抬不起来。

全公社唯一一辆自行车,谁有急事谁骑。

现在呢?那个镇光党政办就有二十多人,还有财政所、综治办、乡村振兴办……办公楼气派明亮,每人一台电脑。



去年还招了五个985毕业的年轻人。

但老乡们私下嘀咕:“过去推开门就能找到书记,现在得先预约。”

“办个事要跑好几趟,这个说找那个,那个说不在。”

这样的牢骚话,我在老家没少听见。可话说回来,这事儿真不能全怪干部。

这事得掰开看。

过去12个人能运转,因为任务简单——抓生产、收公粮、调解纠纷。

现在一个镇要管的事复杂多了: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网络建设、文旅开发……

表哥给我算过:仅乡村振兴一项,就要做产业规划、项目审批、资金监管、电商助农,“这些活,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但问题出在哪?出在有些人把“坐办公室”当成了终点

我们村的老张去年办养殖补贴,跑了四趟。

“第一次说缺个表,第二次负责人下乡了,第三次系统故障,第四次又说要等领导签字。”他蹲在镇政府门口抽烟,“过去王书记在的时候,直接扛着锄头来我家现场就办了。”

不过话说回来,事情也得分两头看。现在镇里,也真有把心扑在乡亲们身上的年轻人。

镇里新来的小姑娘小陈,人民大学毕业。我问她为什么回来,她说:“就想为老家做点事。”

她真做到了。去年帮村民直播卖山货,一场卖出二十万。天天往村里跑,晒得黝黑。老乡们开始不信她,现在都叫她“山货闺女”。



但也有另一些年轻人——把公务员当“铁饭碗”,每天掐点下班,材料能拖就拖。

有个小伙子公开说:“考进来就为稳定,不然谁回这小地方?”

我表哥说得实在:“关键不在人多少,而在心在哪。有心,一百个人能干出两百人的活;没心,十二个人也能互相推诿。”

说到底,评判干部和工作,最终要看老百姓得到了什么

说实话,谁真想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我爷爷常说:“现在多好,机械种地,手机办事,我们那会儿想都不敢想。”

但老百姓期待的是:人多了,服务应该更好,而不是更麻烦

为什么同样编制膨胀,有的镇被评为“示范镇”,有的却被群众吐槽?区别就在于是真服务,还是假把式。



浙江某个镇把一百多个干部“赶”到村里——每人包干一个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

群众有事直接微信语音,十分钟内回复。他们编制没减少,群众满意度却飙升。

相反,某些地方把“规范”变成了“繁琐”——电子报表反复填,会议一个接一个,就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法子可以变,初心不能丢。

看着我爷爷那张发黄的照片,再看表哥办公室的监控大屏,我突然懂了——从12到100,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机械替代了镰刀,网络替代了腿脚,这是好事。

但无论编制怎么变,办公手段怎么新,

核心不能变:当干部的,眼睛得亮,得看得见街坊邻居的难处,冷了热了,缺了啥,短了啥,都得往心里去。

现在的年轻干部不需要会插秧割麦,但得会直播助农;

不需要上山找牛,但得懂产业规划;

不需要窝头蘸墨汁,但要能在群众需要时,第一时间站出来。

编制膨胀不可怕,可怕的是初心萎缩。

只要每个走进镇政府的人,都记得“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分量,

别说一百人,就是两百人,老百姓也会竖起大拇指。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5 21:09:12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7日),股市或将这样变化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7日),股市或将这样变化

财经大拿
2025-11-16 12:20:07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兰姐说故事
2025-11-14 17:15:03
千古负心人:朱令前男友黄开胜(博士生导师)的“现代陈世美”之谜。

千古负心人:朱令前男友黄开胜(博士生导师)的“现代陈世美”之谜。

生性洒脱
2025-11-16 02:16:03
2-0!皇马1.5亿巨头哑火,18岁天才火速上位,巴西知耻后勇

2-0!皇马1.5亿巨头哑火,18岁天才火速上位,巴西知耻后勇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16 02:07:51
越是底层社会的人,越喜欢谈人情世故,满是礼貌和尊重;反而越是顶级的人,越是爱谈这2个“基本需求”

越是底层社会的人,越喜欢谈人情世故,满是礼貌和尊重;反而越是顶级的人,越是爱谈这2个“基本需求”

有故事的人
2025-11-15 06:28:09
我是上海人,去了嘉定和宝山,直言不讳:嘉定跟宝山天差地别

我是上海人,去了嘉定和宝山,直言不讳:嘉定跟宝山天差地别

阿莱美食汇
2025-11-16 14:14:40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近来在短视频里谈前女友杨恭如,称不为了钱。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近来在短视频里谈前女友杨恭如,称不为了钱。

豆哥记录
2025-11-16 17:46:49
兄弟情深!男单颁奖典礼,林诗栋、王楚钦先后向樊振东表达祝贺

兄弟情深!男单颁奖典礼,林诗栋、王楚钦先后向樊振东表达祝贺

凤幻洋
2025-11-16 16:56:41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秀厨娘
2025-11-15 19:17:18
港媒曝钟嘉欣起诉丈夫争夺三孩抚养权,本人否认婚变:“结了婚就会传离婚,拍拖又会说不合适”

港媒曝钟嘉欣起诉丈夫争夺三孩抚养权,本人否认婚变:“结了婚就会传离婚,拍拖又会说不合适”

观威海
2025-11-16 10:02:04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齐鲁壹点
2025-11-16 08:01:56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心静物娱
2025-11-16 11:18:26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我朋友去看了赵露思演唱会,回来整个人都还没缓过神

我朋友去看了赵露思演唱会,回来整个人都还没缓过神

小光侃娱乐
2025-11-16 13:30:03
日报社论:高市言论凸显颠覆和平主义精神风险

日报社论:高市言论凸显颠覆和平主义精神风险

参考消息
2025-11-16 12:22:05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梁讯
2025-11-15 14:35:07
这10张顶级哲理漫画,胜过你读过的所有鸡汤

这10张顶级哲理漫画,胜过你读过的所有鸡汤

诗词中国
2025-11-08 20:21:59
2025-11-16 18:56:49
君好伴读 incentive-icons
君好伴读
分享有趣的人和事
752文章数 4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5个和同学相处“潜规则”,一定要尽早告诉孩子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亲子要闻

宝蓝和爸爸一起去商场,宝蓝偷偷藏了起来,让爸爸找了好久!

教育要闻

教育部:未来两年将创建五大类全国示范性特色校(来源:人民日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