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退休前5年很重要”,但多半没搞懂——这5年到底是“养老冲刺期”还是“踩坑高发期”?
![]()
不是吓唬你:有人最后5年随便换工作断了社保,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少拿1200;有人医保差2年没补,住院报销直接少一半;还有人没提前查公积金,退休前想买养老房却贷不了款。这5年的操作,直接把晚年生活分成“有底气”和“将就过”两种。
第一件事:社保“最后5年”不是“摆烂期”,是“增值期”
别信“缴满15年就行”——最后5年的社保缴费,是养老金的“放大镜”。
举个真事:老张前25年按60%下限缴社保,最后5年跳槽到国企,单位按120%基数缴。退休后他每月领3800,比同工龄但最后5年断缴的老李多1400。
划重点:
1. 别断缴:2025年新规明确,退休时缴费年限不够,不能一次性补缴,得延缴到满15年(比如55岁退休,可能要等到57岁才领钱);
2. 能提基数就提:上班族跟单位确认——工资高于缴费基数的,要按实际工资缴(这是你的权利);灵活就业者哪怕选100%档次,5年多花的钱,退休后1年就能赚回来;
3. 查视同缴费年限:当过兵、98年前有工龄的,赶紧去社保局查档案,这些年限能直接算进医保/养老年限,少补好几年钱。
第二件事:医保“差1年都不行”,退休前必须算清“账”
你可能以为“医保缴满15年就行”——大错特错!
全国职工医保退休年限是:多数地方男25年、女20年,上海/广州要男30年、女25年。而且实际缴费年限不能少(比如天津要求实际缴满5年,广州要15年)。
举个例子:武汉李阿姨退休时医保缴了18年(实际缴11年),当地要求女20年、实际缴10年,她补了2年(约6000块),现在住院能报90%;而邻居王阿姨差3年没补,退休后只能买居民医保,一年缴380,住院最多报60%。
现在就做: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差多少赶紧补(补缴按当年基数算,越晚补越贵)。
第三件事:公积金“最后5年”别躺平,能贷能提别浪费
2025年公积金新规里,藏着退休前的“福利”:
- 贷款能延到退休后5年:比如你55岁退休,现在买房能贷到60岁,月供压力直接小一半;
- 退休前能一次性提空:如果你不买房,退休前凭“退休证明”能把账户里的钱全提出来(包括单位缴的部分),不少人能提10万+,正好当养老备用金;
- 别忘查“异地缴存”:之前在外地工作缴的公积金,退休前合并到本地账户,贷款额度能提高(比如泰州现在最高贷80万)。
最后说句实在话
退休前5年,不是“熬到点”就行——去社保局打一张“社保/医保缴费清单”,打开公积金APP查余额,花1小时理清这3件事,比你存10年定期都管用。
毕竟晚年生活的底气,从来不是“孩子孝不孝顺”,而是你每月到账的养老金、住院能报的比例、手里能支配的钱。这5年的每一步,都是给老了的自己“攒腰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