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农家小院,传出世界级音准
![]()
11月9日,武强县周窝村,周卫仓(中)向游客介绍他亲手制作的萨克斯。 本报记者 焦 磊摄
□本报记者 焦 磊
11月9日清晨,武强县周窝村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苏醒。
沿着村中柏油路,走到村东一处树木林立的池塘边,一处庭院的外墙上,“小周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
庭院的主人叫周卫仓,是当地有名的萨克斯制作艺人。“高音萨克斯按键卡壳别慌,跟着我一步步调,保准恢复顺滑!”刚一进院,记者便听到屋里传出周卫仓热情的直播声。
庭院青砖铺地,几盆绿植点缀在墙角,干干净净。屋里,展示架依西墙而立,一排萨克斯整齐排列,泛着金黄的光泽。东侧,一张宽大的操作台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铜管、按键、螺丝等零件,周卫仓抱着一支萨克斯,对着手机屏幕边调试乐器边讲解。
“第一次摸到萨克斯,铜管圆润的弧度,吹起来悠扬的声音,我就被迷住了!”周卫仓是土生土长的周窝村人,18岁开始在村乐器厂学做萨克斯,后来辗转山东、天津等地乐器厂边工作边钻研萨克斯制作技术,甚至还远赴日本学习。
周卫仓辞掉乐器厂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缘于周窝村的蜕变。近年来,武强县乐器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周窝村周边坐落着不少乐器企业。2012年,武强县对周窝村民居进行特色化改造,并巧妙地将乐器加工、乐器体验、音乐展演和休闲度假等业态融入其中,让音乐走进村民生活,原本土里土气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充满音乐艺术气息的音乐小镇。
音乐小镇火了,周卫仓将自家庭院重新翻新,成立了“小周工作室”。二十年磨一剑,周卫仓把萨克斯制作、维修的手艺摸得透透的,在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他为自己制作的萨克斯注册了“伊萨奴”品牌,还学起了直播带货。如今,不仅国内客户遍及天南海北,他亲手制作的萨克斯还用世界级的音准征服了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爱好者,一支支“中国制造”的萨克斯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奏响。
人气带火了生意,周卫仓忙不过来就带着乡亲们一起干,手把手教大家萨克斯制作、吹奏、维修技巧。如今,村里不少人跟着他学会了吹奏萨克斯,卖起了当地产的乐器。赶上假期,大家在街头演奏几段中国经典名曲,成为音乐小镇里一道独特风景。
白天,直播声和试音声在屋内交织,订单从世界各地飞到这个农家小院。夜晚,周卫仓的家又成了爱好音乐的村民们聚在一起交流的地儿,悠扬的萨克斯乐声充满庭院。“以前守着庭院过日子,现在庭院里就能用萨克斯传播中国文化!”周卫仓告诉记者,他计划明年在院里搭一个音乐舞台进行直播,除了让人们现场感受萨克斯的独特魅力,还让武强乐器的“好声音”传遍世界各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