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军抗战名将之万式炯:被七个鬼子围住,凭着自幼学习武术和气功练出的本领,手刃四个敌人,乘机甩掉追敌。
万式炯原籍贵州铜仁县川洞乡板栗原。1905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祖父万寿繁曾做过清朝湖北沔阳知县。
万式炯四岁丧父,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其母杨冰霜无法抚养四个子女,只好将长女万道隐送县城北门水镜庵当了尼姑;将小女万韵芳送给川洞一农民为女。家中留下大男式俊、二男式炯,靠纺纱织布为生,将两子抚养成人。尽管家境贫寒,杨冰霜还是设法送万式炯上学读书。他七岁入小学,十三岁入中学,十七岁中学毕业又进铜(仁)松(桃)江(口)省(溪)四县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史研究院”学习四年。万武炯的姑丈王家烈,当时是贵州地方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一师师长。
万式炯二十四岁时从铜仁到贵阳,在王家烈师部当秘书。后来,王家烈保送该师连、排长十余人入贵州陆军崇武学校学习,其中就有万式炯。
![]()
1930年,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与第四十三军军长李燊内战发生,万式炯被编入学生军,参加了贵定石门坎、镇宁黄果树等战斗。
1932年,蒋介石不满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毛光翔与桂系往来,发表王家烈为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调毛光翔为只有空衔的第十路军总指挥。
王家烈主黔政后仍联桂,蒋介石大失所望,又暗中扶持该军副军长犹国材倒王,并发表犹国材为军长。王家烈被犹国材打败后退至榕江。在榕江稍为整顿,并调集湘西、洪江的何知重师回援,反攻贵州。
王家烈将指挥所设在贵阳城外,贵阳城连攻十六天都未攻下。时任独立营少校营长的万式炯,在分析了攻城不下的原因后提出攻城对策:按照城墙高度特制楼梯七架,每架楼梯配七个士兵共四十九人编成敢死队,并将每组士兵按次序编号,前名伤亡,后名继续上。爬城时,每个士兵左手持草人,右手执马刀,身背步枪。黑夜中先以草人在城墙上举晃,待敌方刺刀刺了草人落空,然后右手举刀朝敌人砍杀。登城之后,朝左右两面扩大战果,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大部队入城。
1933年1月19日夜,万式炯亲自担任敢死队队长,率敢死队攻城,在各团强大火力支持下,一举攻进贵阳。万式炯立了战功,升为第八团上校团长。
第八团军纪较好,又得王家烈关照,装备较精良,所以战斗力强,在黔军中有“万八团”的美称。
“万八团”曾参加了讨伐割据铜仁的车鸣翼师的战斗。在田坪的猫猫岩,万式炯率第一营从敌人左侧进攻,打败了对手。战后,万式炯奉调驻守关岭、花江地区。
1934年至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蒋介石派中央军薛岳部入黔追击红军,王家烈率第二十五军参加了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万式炯奉命率第八团从关岭、花江河开赴湄潭,担任湄潭境内乌江段的江防。
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蒋介石电令王家烈亲率部队进行阻击,并派督察专员督战。此时,万式炯奉命率第八团在遵义城北董公寺构筑阵地,阻止红军前进。
2月27日,第八团与红军激战一天,因其左翼第一团驻守的飞来石阵地被红军攻破,红军迂回包抄第八团阵地,万式炯奉命撤到遵义南关,等待驻贵阳的薛岳派吴奇伟发兵援救。28日,援军赶到,万式炯奉命以一部守公路,保住与贵阳之间的通道;以一部向遵义新城进攻,亲率第二、第三营及炮兵连、重机枪连绕道铜锣井,进攻遵义新城。从上午10时打到下午5时,第八团攻到新城汽车站附近。
由于红军一支队伍直捣吴奇伟和王家烈的指挥所,王家烈连忙电令万式炯向金沙撤退。他边打边撤,死战得脱,第三天才到达金沙。撤退途中,他的右腿负了伤。后来,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西进云南,万式炯又奉蒋介石命率第八团追击在后面掩护红军主力的红九军团罗炳辉部队。
王家烈被蒋介石逼得辞去军政职务离开贵州后,黔军被改编为五个师,归蒋介石直接指挥。万式炯的第八团改编为一0三师六一八团。他被调到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学习。
![]()
“七七事变”后,万式炯率第六一八团开赴江苏战场,先在南通、刘海镇掩护上海作战,后开赴江阴,守备定山、云亭镇一线,参加保卫江阴要塞战斗。
1937年11月29日,日寇凭借战车掩护,向江阴要塞进攻。在万式炯部守备的阵地前,一辆辆敌战车陷入壕沟不能动弹,入夜,他组织敢死队冲进壕沟彻底炸毁了战车。两天后,第六一八团奉命向镇江撤退,参加南京保卫战。
在南京,万式炯率团守备中山门。进入阵地时,日寇已从孝陵卫方向开往中山门。
在这紧急情况下,他即组织营、连、排长登上中山门城楼视察地形,构置火网。第一天晚上,敌人用云梯攻城;第六一八团官兵严密防守,用刺刀将爬上城墙的敌军戳死。第二天,日寇改用炮兵攻城,想炸殿城墙打开通道。第六一八团事前准备了大量沙包,一旦城墙被炮弹炸成缺口,士兵们立即扛上沙包去填补。
第三天,日寇采取定点式炮击法(即以数十门、上百门火炮轰击城墙一点),致使城墙缺口被越打越大,随后凭借大量战车冲入城内。
![]()
万式炯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才率第六一八团往浦口寻找唐生智。撤退途中,第六一八团来到下关,因原来准备作交通用的两艘轮船被烧,人流十分拥挤,无法过江。
万式炯站在一个高坎上向士兵大声呼喊:“弟兄们,我自已报名,叫万式炯,是一0三师的团长,我愿带头冲一条血路打出去。但必须组织起来,有个队形。大家看好不好?”人群中许多人回答:“好!好!”于是,组织起一支临时队伍反击。
后来,万式炯被七个鬼子围住,凭着自幼学习武术和气功练出的本领,击毙四个敌人,其余三个鬼子见势不好后退逃跑。万式炯乘机甩掉追敌,得以脱身,历尽艰辛过了江,在汤泉镇找到自己的部队。
![]()
不久,第六一八团奉命开始开往湖北黄陂整补,旋又奉命开往湖南平江。这时,万式炯升任第一0三师少将副师长。
武汉会战前夕,万式炯被调到武昌珞珈山中训团受训一个月,受训结束后,他与师长何绍周即率师参加武汉保卫战。第一0三师奉命参加长江北岸田家镇要塞的防御,与第一二一师一起被派到广济、笔架山、石佛寺作纵深配置。
1938年8月3日晨,日寇开始用飞机侦察,然后就以大炮轰炸第一0三师阵地工事,接着用战车掩护步兵进攻。负责第一线指挥的万式炯亲率全体官兵,冒死迎击。苦战一天,伤亡虽大,但士气甚高。傍晚,日军从该师右翼迁回,攻其侧背,两军血战到半夜。后万式炯按照军部命令从左翼山麓转进入预设阵地,利用石铺岭有利地形迎击敌人。
9月7日,奉白崇禧的命令,万式炯和何绍周率第一0三师移至直接保卫田家镇要塞的松山口阵地。进入阵地后,当晚日寇今村支队就向松山口南面三百来左右的前沿阵地发起进攻。万式炯与何绍周即率队伍从敌右侧背后发起进攻,牵制了敌人,迫使敌人转入防御。
相持十天后,一夜大雨如注,第一0三和一二一两师相互配合,冒雨发动进攻,给日寇沉重打击,日军部急忙派出一个混成大队驰援今村支队。由于万式炯早有防备,日混成大队在松山口附近又遭到一0三师的阻击,只好退去。
![]()
此时,蒋介石为阻止日寇占领田家镇要塞,下令破环距武穴镇六公里处的长江堤防,使武山湖一带顿成一片汪洋。经过一段时间相峙,日寇集结了陆海空大量兵力向田家镇要塞反复进攻,田家镇要塞终于失守。第一0三师伤亡过重,被调到湖南辰溪整补。
1939年4月,万式炯被调到陆军大学学习一年,后调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训部任少将部附。经何应钦保荐,被委为第一二一师少将副师长兼四川夔巫师管区司令。三年后,经过铨叙选拔升任中将司令。
抗日战争胜利后,师管区机构撤销,万式炯被调到南京“中训团”受训。受训结束后,随任“华中剿匪总司令”的白崇禧到汉口,在总司令部任中将高参。
1947年,蒋介石为阻止解放军南下,采纳美国顾问的建议,实行所谓“总体战”,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大巴山脉以东、划为若干个绥靖区,实行“党政军一元化”。白崇禧即向蒋介石保荐万式炯任第十三绥靖区中将兵团副司令并兼暂编第一军军长(兵团司令是王凌云)。
![]()
1948年,解放军太岳兵团在陈赓率领下,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万式炯和王凌云指挥部队在邓县、内乡、淅川、镇平四县与太岳兵团作战,被打败。这四个县相继解放。接着又在南阳以东的社旗镇被解放军打败。万式炯等退守南阳城。解放军攻打南阳,白崇禧乘飞机在南阳上空督战,万式炯负责与在空中指挥的白崇禧联系。打了一星期,万式炯部队屡屡失败。白崇禧担心守南阳的三个军被解放军全部吃掉,遂下令王凌云、万式炯率部撤退。万式炯等在桂系精锐第七军掩护下,才从南阳得脱。
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白崇禧乘机暗中发动河南等五省参议会联名发电劝蒋介石下野。蒋、白矛盾激化。因万式炯、王凌云驻守河南南阳,积极参与劝蒋下野活动,引起蒋介石仇恨。蒋介石对王凌云采取硬逼的办法要其交出兵权,对万式炯则采取软调的措施。
1949年1月10日,蒋介石给万式炯一电,要万式炯“来京一叙”。他接电后,先到汉口见白崇禧,白崇禧当即对万式炯说:“我看他(指蒋介石)不怀好意。”又说:“你不去也行,我看不久时局要变。”万式炯说:“若不去,他说不服从命令怎么办?”白崇禧又说“你去也行,若他把你调开,我又将你调回来。”
于是,万式炯乘军用飞机到南京。他到达南京时,正是1月21日,也就是蒋介石通电引退之日。参谋总长顾祝同要他到上海见何应钦。
何表示不愿管这件事,万式炯只得又回南京找顾祝同,顾祝同经向在奉化的蒋介石请示,告诉万式炯蒋介石请他担任国防部中将部员,指定在总长办公室服务。万式炯领命后即给在汉口的白崇禧打电话,白则对他说:“莫理他,快回来。”于是,万式炯未到国防部总长办分室上任,迳直回到汉口。
同年3月,白崇禧建议行政院调万式炯任滇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官兼贵州安龙指挥部指挥官(司令官是张光炜)。
这个绥靖区的设立,是为了镇压滇黔桂三省共产党地下武装的游击活动。9月,白崇禧又决定派他到贵阳协助贵州省主席兼绥靖主任谷正伦指挥作战。
万式炯由百色来到贵阳,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11月12日,解放军第五兵团先头部队已到离贵阳仅八十公里的贵定县城附近。
这天凌晨,谷正伦要万式炯打电话给在桂林的白崇禧,要求调兵援救。白告诉他调兵支援已来不及了,并通知他在当天上午9点有飞机到贵阳,要他上飞机去台湾。
这时,万式炯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他想如果去台湾,因曾劝蒋介石下野,蒋必定不再信任他,白崇禧已失去广西地盘,跟随其走也不会有好下场;若同李宗仁去美国,连谋生也成问题。
他认真考虑了共产党的《约法八章》、《四项公告》,决心回广西与张光炜商议率部起义。12月1日,他离开贵州,经同张光炜密谈,次日派出代表到桂林与解放军联络起义事宜。事情办妥后,万式炯立即返回安龙,做好了指挥部直属部队的起义准备。
12月17日,万式炯在安龙给贵阳的解放军五兵团发电报,表示愿率滇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安龙指挥部所属警卫营、通信连及一个师(二三四师)起义。次日,他接到了解放军五兵团政委苏振华、副主任赵健民的回电,电文说:“你部愿意归向人民,我等代表人民极表欢迎,望就地维持秩序。”
12月26日,万式炯赶到贵阳,受到解放军五兵团联络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赵健民当面委托他争取铜仁专区保安司令欧阳性成率部起义。次年3月,欧阳性成也归向了人民。
1950年1月21日,万式炯根据解放军五兵团的命令,率起义部队赴都匀进行政治整训。
3月1日,以钟仁辉为首的军事代表团三十余人到都匀发表命令:“任命万式炯为军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享受中将副兵团级的经济待遇。到6月底整训完成,编入解放军第十七军,此时,万式炯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西南军政大学学习。
1954年6月,万式炯从部队转业回到老家。此后,万式炯历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常委,撰写《忆南京保卫战》等史料,致力祖国统一工作。军事科学院评价其为“抗战期间黔军代表性指挥官”,铜仁地方志称其起义“加速贵州解放进程”。
1991年7月,贵州抗战名将万式炯在贵阳去世,亭年86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