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老张投研)
宇树科技,上市近了!
11月15日,宇树科技IPO辅导状态更新为“辅导验收”。宇树科技上市的推进,或将成为具身智能融资活动的重要催化剂。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达610笔,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幅高107.48%,实现了同比翻倍增长。
其中,第三季度我国机器人融资事件达到243笔,几乎与2024年前三季度的294齐平。
从金额来看,增势同样强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创业企业融资总额达到5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
![]()
事实上,经过一轮的资本整合,我国已形成较为清晰的上中下游机器人格局,但资本的选择从来都不是盲目的。
中鼎股份,作为上游供应商,目前已经获得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奇瑞战略合作与订单,同时部分产品正积极对接宇树科技和优必选。
那么,中鼎股份为何能得到头部的青睐?
答案在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依托现有汽车供应链。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均遵循“感知-决策-执行”三层技术架构,二者在核心零部件上高度复用。比如,激光雷达、域控制器、AI芯片、丝杠、电机等。
![]()
简言之,人形机器人正利用汽车成熟的规模红利以及技术积淀,快速跨越从0到1的产业化鸿沟。
中鼎股份业务版图包括智能底盘、汽车冷却系统以及密封系统三大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其中智能底盘覆盖橡胶、空悬和轻量化。
![]()
表面上看,相较于鸣志电器、卧龙电驱布局伺服电机,以及双林股份、震裕科技卡位行星滚柱丝杠,中鼎股份似乎并未直接切入人形机器人的传统成本焦点。
但实际上,中鼎股份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其在机器人“身躯”与“骨骼”上构建的系统级能力,即轻量化、橡胶减震与高性能密封技术的深度融合。
轻量化维度上,中鼎股份下注续航。
在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之前,轻量化是解决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续航问题的核心。
一方面,更轻的机身意味着更小的惯性,机器人能够更快地启动和停止,而不是笨重、迟缓,这是贴近人类生活的关键。
另一方面,轻量化缓解了人形机器人对电池密度的压力。当前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已经逼近理论极限,机器人本体减重可减弱对电池的依赖。
例如,特斯拉Optimus-Gen2使用了大量的PEEK材料,相比第一代其体重下降了约10kg,极大地提高了续航时间和灵活度。
中鼎股份轻量化产品主要围绕汽车底盘展开,包括铝合金控制臂、汽车底盘锻铝件以及高技术壁垒的球头铰链总成产品等。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轻量化累计订单达55亿元,上半年公司该业务营收达15.46亿元,毛利率达18.27%,展现出营收及盈利双增长。
![]()
当然,中鼎股份轻量化技术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积累层面上,而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实质性订单,其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骨骼已经向客户送样。
橡胶减震与密封维度上,补齐价值高地。
中鼎股份通过收购德国WEGU、KACO掌握了硅胶动力吸振技术与高端油封技术,而这些技术可完美迁移至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传感器甚至躯干等核心部位。
具体看,机器人在运动或抓取物体时,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会产生振动与冲击,若不加以抑制,会直接影响关节的使用寿命和运动精度。
谐波减速器同样需要面对高速、反复的旋转运动,其内部的润滑脂必须被严格密封,防止外界的灰尘、水分侵入影响性能。
目前,中鼎股份已经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有了技术背书,公司橡胶件成功打入奇瑞墨甲机器人供应链。
另外,公司密封技术也已应用于谐波减速器,技术开始逐步向人形机器人高价值环节转变。
![]()
现阶段,中鼎股份旗下子公司已经完成从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到行星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产品布局,其谐波减速器现与优必选对接中。
因此,技术、规模的背书,让中鼎股份得到了产业链头部的青睐,进而构建了“零部件+本体商”一体化供应链竞争力。
那么,抓住人形机器的中鼎股份,算是稳了吗?
仅看技术,中鼎股份已将其在汽车领域淬炼出的轻量化、橡胶等精密制造,转化为人形机器产业链中的“隐形刚需”。
但这种技术力能否持续领先,还要看公司基本盘稳不稳,这衡量的是中鼎股份现有业绩能否支撑后续资本投入。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速为13.04%,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26.26%,业绩增长足够稳健。
![]()
与此同时,2021年起中鼎股份净现比基本稳定在1左右,可见公司利润更多依赖的是真实的现金流入,而非应收账款、存货等非现金项目带来的纸面富贵。
![]()
并且,这种“含金量”成了中鼎股份产品落地的加速器。
2020年以来,中鼎股份平均每年投入约7亿元研发,2025年9月公司人形机器人合肥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已完成装修以及力矩传感器产线搭建。
随着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奇瑞等合作的推进,中鼎股份产能有望快速转化为业绩流入。
即便,抛开与头部的合作预期,中鼎股份业绩稳健增长短期看不算太难。
2025年上半年,公司空悬业务累计在手订单为158亿元,热管理及轻量化新签订单合计为126亿元,截至上半年其订单总计达284亿元。
总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中鼎股份人形机器人业务起步虽晚,但其握住了制约人形机器人续航的轻量化技术,以及决定核心零部件性能的橡胶、密封等精密技术,成了产业链不容忽视的参与者。
中鼎股份若能依托现有的汽车供应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一定的收入贡献,届时公司或将迎来价值重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