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知道父辈祖辈们的青少年时代生活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吗?现在就让你搭乘时光机去看看。
1955 年,法国纪录片大师克里斯 · 马克(Chris Marker),应邀到中国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Sunday in Peking)。从小就梦想到中国看看的 Chris Marker,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巴黎一路向东,穿越时空,飞往另一个国度,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秘东方之旅。
![]()
这部 19 分钟的短片由一部 16 毫米柯达胶片摄影机拍摄而成的,记录了 60 年前中国北京的珍贵片段。
片头是这样的 ……
![]()
" 北京的星其匀日 " 是什么鬼?
虽然导演对新中国的热情让人感动,但仍然改变不了片中存在错别字的事实 ……
![]()
到北京市内,一开始的镜头是一个雾霭朦胧的早晨(PS 这并不是雾霾 ……),在歪果仁眼里,就像是舒展开的水墨画。
![]()
那时北京没有地铁,有轨电车载着人们慢悠悠地赶往目的地,整个城市不拥堵,也不匆忙。
![]()
老妇和扎着小辫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当时这种人力三轮车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
就在那个年代,竟然也有 " 专车 "。
![]()
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父母的同辈人。背带裤萌萌哒,有没有想起方枪枪?
![]()
还未被拆的古老城门。北京内城在西方人被称为 " 鞑靼城 "。古城楼孤独地屹立着,它脚下的人们有些喧嚣。
![]()
当时的前门大街是这样的,各种繁体字的店牌。此时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火热朝天。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到隔年即 1956 年才基本完成。所以依然能看到 " 资本主义 " 的尾巴。
![]()
小巷里,人们扛着各式工具谋生计。
![]()
大街上,北京糖葫芦散发出让人垂涎的甜香。
![]()
市场上的食物并不丰富,但只要买到,就是有机食品。
![]()
琉璃厂的瓷器
![]()
那时没有广场舞,街边随便一个杂耍节目,就能引来围观。
![]()
裹脚的老奶奶背着婴儿,走在冬天的太阳下。
![]()
带孩子累了,就坐在路边小憩。
![]()
而在另一个角落里,一位老人在温暖的阳光中打盹,面前人来人往。当他醒来,又是一段新时光。
![]()
上体育课的中学生,你看这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
![]()
在双杠上腾挪转体的孩子,
![]()
女生也不甘示弱,脚踩高低杠一展身姿。
![]()
如今,中国已经是体育大国。但是,青少年的体质大不如前,却是不争的事实。
![]()
那时的阳光干净,明媚,轻轻地吻着孩子的脸庞。
![]()
在校园里做个观测箱记录气象的日子,你们一定没经历过 ……
![]()
而在另一个角落里,热爱科学的学生痴迷于实验。
![]()
导演给孩子们看一本法国的童书,这也许是他们此生第一次接触西方的文化。
![]()
那时的故宫并不拥挤。
![]()
故宫里的小姑娘,看着导演天真地笑。
![]()
北京动物园。
![]()
动物园里,孩子们隔着铁栅栏流连忘返。
![]()
颐和园的水面上,让我们荡起双桨。
![]()
岸上郁郁葱葱,挡不住今来古往。
![]()
国庆节
![]()
哦,方队中居然还有杂技表演。
![]()
在?完?错别字显得可爱啊。
导演用这样一个词来描述北京,"feast of color"(色彩的盛宴)。的确,整部影片颜色绚丽,浓重而质朴,就像泛黄的旧照片突然恢复了本来的色彩,尘封的记忆又鲜活了起来,焕发出震撼人心的美,就像是一部绝美的风光片。
2012年7月29日,91岁的Marker逝世,但他留下的这部作品,放到今天看依然熠熠生辉,也让我们打开一扇回首历史的窗,看看中国的从前慢、从前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