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周养浩用劈柴把黄埔五期的原四十九军中将军长郑庭笈打得头破血流,郑庭笈头上缠着纱布还愤愤不平:“打架他不行,就会撕衣服!”
郑庭笈嘴上说得挺硬,但那场架确实是他吃亏了,因为周养浩比他下手更狠——周养浩一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也没有洗心革面,反而一门心思要到台湾投靠蒋家父子,被拒之门外也没回来,可见他的骨子里还是黑的。
周养浩破罐子破摔,明里暗里抗拒改造,所以动起手来肆无忌惮,而郑庭笈表现良好,当然不想因为重伤周养浩而受处分。
![]()
在电视剧里,中将军长郑庭笈脑袋和衣服都破了,周养浩也被关了禁闭,但那只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在真实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是不可能发生的——有回忆录记载的“战犯打架”,也就是“小煤山抗日之战大捷”,原军统局电讯处副处长、第十五绥靖区第二处少将处长董益三扇了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耳光,再有就是更早的周养浩板凳突袭沈醉。
沈醉当然没写周养浩为什么要拿板凳砸他,而且那一下也没打着,也就是那一次“险情”,证明了军统特务的“武功”大多是吹出来的,跟百战余生的正规将军相比,无异于萤火之于皓月:正在聚精会神和川陕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钟彬下棋的宋希濂用眼角余光发现周养浩异动,旁边观棋的沈醉居然毫无察觉,而周养浩拼尽全力砸下来的板凳,宋希濂不但一伸胳膊就挡住,还能顺手夺下,这倒跟三国时期吕布一把扯住纪灵“如提童稚”一样轻松。
说蒋军第十四兵团司令是钟彬,可能有读者会有些费解:第十四兵团司令不是宋希濂吗?怎么到你这里变成了钟彬?
![]()
第十四兵团司令确实曾为宋希濂,但后来却变成了钟彬,这两位黄埔一期生被俘后在重庆白公馆下象棋,还有过一件趣事被沈醉写进了《我这三十年·一个军统特务的忏悔录》:“宋希濂与钟彬坐在那里‘拼杀’得各不相让。钟彬连输四盘,王陵基对宋希濂说:‘你连一个兵团司令都肯让给他,怎么连一盘棋也不肯让他呢?’原来,宋希濂和钟彬都是黄埔一期的同学,两人私交很好,宋希濂当川湘鄂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兼十四兵团司令时,钟彬是二十六军军长,后调任广州第四编练司令。当时,宋希濂就向蒋介石保荐,让钟彬来接管他的十四兵团司令的职位。可是,在下棋的时候,他却一步也不肯让,大家都觉得好笑。”
沈醉再多写几句,估计就要写周养浩拿板凳砸他了,但是我们翻遍沈醉五本回忆录,也找不到于那件事的记载,这是很好理解的:沈醉一向以“武林高手”自居,关键时刻还得宋希濂救命,写下来确实不太好看。
很多特务所谓的“武功”,也不过是对手无寸铁的被捕人员“施展”,跟真正战场上的杀人技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像周养浩那样当了多年集中营一把手的狠毒特务,打的都是没有还手之力的人——不用吴京李连杰出手,马保国也能把徐远举周养浩打得满地找牙。
![]()
沈醉可能是会一些武功的,但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也没听说有什么“家传武功”,可是却能在军统临澧特训班当“行动术”教官,这就有些奇怪了。
沈醉在当军统局总务处处长之前,确实当过一段时间行动特务,枪法和身手也只能说是凑合——他晚年一只眼睛不太好使,一条腿也有点瘸,那都是当年被地下党打的,而且把他打瘸的还是一位女地下党。
沈醉这两次“负伤”都是罪有应得,他在回忆录中也毫不讳言,他的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第四章标题就叫《多行不义》,在那一章中他还预言自己“必自毙”。
军统“三剑客”“四杀手”名单中都有沈醉的名字,沈醉可能有两下子,另外两位“剑客”徐远举周养浩纯属浪得虚名,就连有“军统第一杀手”之称的陈恭澍,真要格斗,也未必能打过黄埔四期毕业、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文强(就是《特赦1959》中的刘安国)——文强曾在上海把一个手里有枪的日谍少将一招制服并打得跪在地上哭,而陈恭澍却被一个日本军曹一脚踢翻。
陈恭澍居然把自己被抓的丑事写进了回忆录《英雄无名》:“我一看此人(中野军曹,万里浪给叛变的陈恭澍摆寿宴,中野作陪),就记起在蒲石路持枪追我的那个萝卜头了。就是他趁着我立足不稳险些跌倒的一刹那,用厚皮靴朝我腿肚上一踢,一屁股压在我身上的那番光景。”
![]()
所谓“杀手”、“剑客”,只是特务们互相吹喇叭抬轿子,跟地下党员单挑,他们肯定非死即伤,进了功德林之后,这些特务们再也嚣张不起来,在管理员面前装得老老实实,但是对那些“将军同学(战犯在管理所互称同学)”,却总想动手动脚,董益三打黄维,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
沈醉也承认,如果董益三不是有人“拉偏架”,黄维自己就能把董益三打死:“那位组长既打人在先,黄维也就决心还击于后;只见他剑眉倒竖,怒眼圆睁,右手握拳朝对方脑门猛力击去。如不是梁司令官(梁培璜)手疾眼快,把那位组长向旁边一推,那一拳落在头上不死也得重伤。”
特务“小打小闹”还行,跟百战将军生死格斗,他们可能连一招都接不住,所以笔者看沈醉回忆录,总是分析着看,并不完全相信他的武功有多高,连他自己也在《我的特务生涯·被迫起义》中承认,云南起义部队士兵的枪口下,他根本就不敢反抗:“我心里明白,当时只要一反抗,他们就会立即开枪,先打死我。‘好汉不吃眼前亏’,我索性双手高举,任他们全身搜遍。”
![]()
徐远举周养浩(可能还包括沈醉)等特务在战犯管理所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董益三还通过积极表现当上了小组长,这才是他敢扇黄维耳光的底气——要不是被俘进了战犯管理所,董益三见了黄维,敬礼的时候都未必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在内战期间,蒋军建制不停变来变去,有的绥靖区直接变成了兵团,也就是说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和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康泽基本平级,董益三要是到了黄维兵团,也就能当个情报处长,借给他两个胆子,也不敢打黄维。
功德林里的正规军出来的“将军同学”中,还真有不少擅长拳脚和刀枪的高手,笔者曾写过盘点功德林将军级高手的文章并介绍了他们的简历和战绩,这里就不再复述,我们只需知道一点:号称“军统三剑客”中“武功最高”的沈醉,见了浙西师管区司令兼金华城防指挥、黄埔一期毕业的周振强,也是心惊肉跳——他们之间有些过节:“周振强在管理所有个绰号叫周老黑,后来他又被同学们称作狗熊。这不是侮辱他,而是对他的爱称。因为他不但长得黑不溜秋的,并且气力很大,到北京战犯管理所,彼此一见,我还有点提防他,怕他报复我。”
![]()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像周振强那样身强力壮的正规将军有很多,而且“同学”之间还有一条鄙视链:黄埔系瞧不起杂牌军,杂牌军瞧不起特务,军统特务瞧不起中统特务,大家最瞧不起的是汉奸。
军统特务在鄙视链的中间环节,他们也就敢惹“人缘不好”的黄维,对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真正的军中大佬,他们只能套近乎而不敢触霉头,这也给读者诸君留下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功德林里将军级特务不少,但上过战场的正规军将领也不少,如果特务们真把正规将军惹急了,双方打起来,特务会不会被团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