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猪八戒照镜子”。它的意思是里外都不是人。我以前听过这话,只以为是说人办事差,两头不讨好。后来,我听到了一个在东京流传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关于一个叫李文彪的人。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全部含义。它说的是一种失去根本、无处可去的处境。
![]()
故事从1979年的上海开始。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李文彪在一家外企工作。这个工作在当时算很好。他比别人更早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看到的“洋气”让他看轻了自己的上海户口。在那个年代,户口本决定了一个人能住在哪里,能领多少粮票。他认为这张纸束缚了他。他想离开。他要换一种生活。
他做了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他卖掉了家里的红木柜子。这些柜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它们在今天价值很高。但在他眼中,这些柜子只是换钱的工具。他用柜子换来美金,去寻找他想要的“自由”。
他没有选择热门国家,而是选了南美的玻利维亚。这在当时看是一个聪明的计划。他把玻利维亚当作“跳板”。他计划先拿到这个小国的国籍。他想以后再用这个身份去日本或者美国。他办成了这件事。他拿着钱,飞往玻利维亚。
他去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注销了户口。那时他可能觉得自己很有远见。他没有想到一部新法律。我国在1980年颁布了《国籍法》。法律的第九条说得很明白。一个人如果自愿加入外国国籍,他就不再是我国公民。他自己切断了这条线。
![]()
玻利维亚的生活并不好。他到了那里,现实给了他重击。他没有遇到遍地黄金。他遇到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千。这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数字。这意味着,你早上用一百元能买一袋米。到了晚上,这一百元可能只够买一张纸。他上午领到的工资,晚上就成了废纸。他的发财梦破灭了。
在南美的生活很困难。他决定再次寻找出路。他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到了九十年代,他拿着玻利维亚护照去了日本。他想,这次他总算到了好地方。但坏运气没有结束。他在日本打零工。他的玻利维亚护照快到期了。他去玻利维亚大使馆申请延长。大使馆的答复让他震惊。
大使馆告诉他,他太久没有回玻利维亚。他没有履行公民的义务。玻利维亚注销了他的国籍。他成了“失踪人口”。
![]()
李文彪开始慌张。他跑到日本的“入国管理局”。他想说明自己的情况。日本方面查了他的资料。他的玻利维亚护照失效了。他从“合法外国人”变成了“非法滞留者”。日本想把他遣送走。
但是能送他去哪里呢?玻利维亚大使馆拒绝接收他。
那么我国呢?他跑到我国领事馆。他请求“回家”。领事馆的答复很明确。根据法律,他已不是我国公民。
他就像一个皮球。两边都不愿意接。他想留在日本。日本只当他是“非法滞留”。他成了一个没有国籍的人。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他睡在网吧。他吃便利店的过期食物。他还要躲避当局的盘查。
2012年,他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他在上海的母亲病重。他很着急。他想办法回国。日本方面给了他一张“无国籍难民旅行证”。这可能是出于人道考虑。他拿着这张证件赶回上海。他回到浦东老家。他还是晚了一步。他只看到了母亲的骨灰盒。
另一个打击也来了。他站在老家的街口。他发现这里完全变了。老弄堂不见了。这里成了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老邻居告诉他一个消息。他家老宅在九十年代就拆迁了。
拆迁补偿是按户口本上的人数来算。李文彪的名字不在户口本上。他在1979年注销了户口。邻居估算,他错过了价值900万的补偿款。这笔钱和他没有关系。
他当初卖掉祖产换了钱。现在他错过了900万。
他办完母亲的葬礼。他必须离开。他没有我国身份,不能停留。他只好又回到日本。日本当局看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没有地方可去。日本给了他一张“特定活动”签证。
![]()
这不是“居留权”。它只是一张“打工许可证”。他可以去洗碗或打扫。但他必须自己支付全部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日本的保险和养老金费用很高。他需要不停工作来支付这些钱。
今天,李文彪的故事在东京华人圈子里流传。它成了一个“笑话”。人们会说:“就是他。他为了出国,丢了900万。”
他折腾了大半辈子。他只换来一个“临时在留”身份。他以前看不起那张我国身份证。现在他用900万也买不回这张身份证。没有它,他在我国无法买高铁票。他无法使用银行服务。他无法申请健康码。他成了一个局外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