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介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之间,面积约 31722 平方公里,最深处达 1642 米。历史上曾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区域,唐代称 "北海",清代纳入版图。17 世纪后随着沙俄东扩,这片水域的归属权逐渐发生变化。那么曾经中国独有的贝加尔湖,为何三分之二属于俄罗斯?
![]()
公元前 3 世纪,匈奴帝国将贝加尔湖纳入势力范围,冒顿单于在《史记》中留下 "北海" 的最早记载。这片水域周长约 2100 公里,湖面海拔 455 米,像一弯新月镶嵌在蒙古高原边缘。当时生活在湖畔的丁零人,每年向匈奴进贡貂皮和鱼类,湖畔的乌兰乌德地区逐渐形成游牧贸易集散地。
贝加尔湖流域拥有 336 条入湖河流,其中色楞格河贡献了 50% 的水量。646 年,唐代黠戛斯可汗失钵屈阿栈亲自前往长安朝贡,唐太宗李世民在大明宫麟德殿设宴款待,席间失钵屈阿栈献上贝加尔湖特产白狐裘,并奏称:"臣国北有巨泽,方圆千里,中有灵鱼,其长丈余。" 这段记载明确将贝加尔湖纳入唐朝羁縻统治范围。
为巩固北方边防,清朝康熙皇帝于 1654 年派理藩院侍郎明安达礼巡视贝加尔湖地区。当时的喀尔喀蒙古诸部在湖畔放牧,土谢图汗部营地就设在色楞格河三角洲。清军在安加拉河下游建立的驿站,至今仍留有 "察罕鄂博" 的石碑遗迹,蒙古语意为 "白色的界碑"。
![]()
1685 年正月,康熙皇帝下令组建黑龙江将军府,任命朋春为都统,率领 3000 八旗兵和 500 福建藤牌兵出征雅克萨。这支军队携带 20 门红衣大炮,沿着黑龙江顺流而下,6 月 23 日抵达雅克萨城下。俄军托尔布津率领 450 人据守,双方激战三日,清军以伤亡 300 人的代价攻克城池,托尔布津被迫投降。
沙俄西伯利亚总督戈洛文伯爵在谈判中坚持以勒拿河为界。1689 年 9 月 7 日,中俄代表在尼布楚签订边界条约,明确划分外兴安岭以东领土归属,但对贝加尔湖地区采用 "待议" 措辞。当时担任清朝翻译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日记中写道:"戈洛文狡猾如狐,坚持称贝加尔湖为达斡尔语 ' 北海 ',不应纳入中国版图。"
蒙古土谢图汗部首领察珲多尔济在 1688 年遭遇噶尔丹突袭,被迫率部南迁。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使清朝失去在贝加尔湖驻军的依托,原本部署在湖畔的 500 名索伦兵被调往多伦诺尔防御。沙俄趁机派遣哥萨克移民,在伊尔库茨克建立城堡,到 1690 年已形成 2000 人的定居点。
![]()
1727 年 8 月 27 日,中俄使团在波尔河畔签署《布连斯奇界约》。清朝代表策凌郡王与沙俄代表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在界碑上刻下:"北自恰克图,南至额尔古纳河,凡四十有七碑。" 根据条约规定,贝加尔湖以南划归中国,湖北岸则属俄罗斯。当时测量的界碑位置,今天在布里亚特共和国档案馆仍保存着手绘原图。
贝加尔湖蓄水量达 23.6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 20%。1731 年,沙俄政府颁布《西伯利亚移民条例》,鼓励农民迁往贝加尔湖地区,承诺给予免税 20 年的优惠。到 1741 年,湖畔已形成 12 个哥萨克村庄,人口达 8000 余人,而同期清朝一侧的牧民不足 3000 人。
1860 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最终确认中俄边界走向,贝加尔湖完全归属俄罗斯。当时负责勘界的清朝大臣成琦因醉酒误事,将原定在湖边树立的界碑向北推移了 20 公里,这一失误导致中国永久失去了安加拉河河口地区。如今在伊尔库茨克地方志博物馆,仍保存着成琦与沙俄代表穆拉维约夫的会谈记录原件。
至今贝加尔湖地区生活着 28 个民族,其中布里亚特蒙古人占比 30%,俄罗斯族占 60%,这种人口结构正是三百年来归属变迁的鲜活见证。湖岸线 2100 公里的轮廓依旧,只是岸边的界碑早已更换了主人,唯有湖水依旧倒映着蒙古高原的明月,诉说着那些被条约改变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