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失败者的经验,听听就得了

0
分享至


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人表示担忧,但也有一些专家教授认为中国经过40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在回落到5%甚至4%都是很正常的,还拿很多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但小镇觉得,这种说法,似曾相识,之前已经发生过两轮。另一个视角可参见《》《》《》

1.认为环境卡住增长极限

第一轮是改革开放后不久,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被翻译到中国,引发了国内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危机的讨论。

《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由罗马俱乐部委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名教授撰写,1973年首版,中文版于1984年刊印,主要是预测人类未来处境。这个报告的背景是,二战后西方各国采用凯恩斯主义人为促进经济增长,出现了滞胀等问题,于是引发了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悲观预期,认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迅速消耗,原料与能源匮乏、环境负荷过重,会导致出现“世界末日”。《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就是“世界末日”论调的代表作。

这个报告引入中国的时候,恰逢中国酝酿三峡工程的建设问题,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1985年全国政协三峡工程考察团对三峡工程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时,考察团内部就有完全不同的意见。《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就引发了非常多的讨论,这个报告比较创新性地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说白了就是用计算机做了几个函数图形,放在现在也就是一般本科论文,但放在当年可是新鲜东西。

当时很多人神话西方经济学,也把计算机当成能掐会算的神仙,于是这本集西方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的报告就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三峡工程就成为这场全国性大讨论的焦点。

最终1986年6月印发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三峡工程所有重大技术、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问题进行全面论证,直到1989年2月,论证结束,历时2年8个月。其间国内聘请了来自各领域的412名专家组成了14个专家组,仅领导小组会议就召开了十次,此外还邀请世界银行及加拿大咨询公司平行进行可行性研究。

关于三峡工程的这次全面论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完成了由自然和社会要素构成的复杂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兴建三峡工程的利弊。这次论证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民主和包容性,被后来所有重大问题决策效法。

经过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和全面论证,最终打破了对“增长”的恐惧。认为环境不是一个封闭、脆弱的系统,而是一个充满着变化和可能性的开放系统,不必担心《增长的极限》描述的世界末日般的未来景象,通过人的主动作为,完全可以打破极限,人的发展也可以与环境形成有益的互动。

这是第一次打破西方关于增长恐惧的大讨论,随后迎来了长达40年的中高速增长,而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因为发展变差,反而越来越好。

2.认为资源卡住增长极限

第二轮是中国入世之后没几年,当时国际上有一个非常尖锐地质问“谁来供给中国资源?”,认为中国增长面临资源极限,甚至还会进一步拖累全世界。

当时国内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极为活跃,某媒体从2003年开始持续评选年度公共知识分子。而这股国外对中国发展的担忧,也被部分“公共知识分子”进行了广泛传播,“普世价值”这个词非常火爆。

有一篇报道很有名,那就是评选“年度公共知识分子”的该媒体,在2004年第9期发表的《警惕中国增长的极限》一文,作者是当时非常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认为走美式政治路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篇2004年文章又拿《增长的极限》说事,认为中国提出“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两番”以及2050年的发展目标不切实际,具体内容小镇不想赘述了,摘抄他的几个核心观点:“如果中国经济总量再翻几番,哪里去弄那么多资源供中国消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很可能是一个没有高速增长或者经济奇迹的中国。中国必须适应这一形势”“中国要克制自己追求经济增长的强烈冲动”等等,甚至还把反对他的人暗讽为思想不独立、不理智、不清醒、不自由等等。

这篇文章以及当时部分公共知识分子,是第二轮增长极限论调的代表。但没过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这一论调迅速土崩瓦解,“公共知识分子”也成了臭不可闻的“公知”,而中国自2004年开始直到2019年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提前40年完成目标。

于是第二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极限的论调,有一次破产了。

3.认为产能过剩卡住增长极限

但很快,就来了第三轮,这次是针对产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就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美国的这一论点被一些人奉为真理、传到中国,最终形成了一个先进替代落后的论调,认为要削减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行业,还认为中国应当主动推进去工业化,更多依赖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代表是2012年世界银行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制定的报告。

这一论调去年又在西方盛行,也就是所谓“中国产能威胁论”,跟入世之后几年的论调几乎一致,无非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冲击全球。只不过第二轮说中国增长会消耗全球资源,这一轮说中国增长导致的产能溢出会冲击全球各国的制造业。

几十年来没什么新鲜玩意。

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工业产值占世界的一半,这时候二战后的复建浪潮已经基本结束,但就算这样,从1949年到1959年,美国GDP平均增速仍然高达6.7%,几乎翻番。

那么凭什么说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中国,就只能保持中低速甚至低增长?中国现在人均GDP才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还正在经历两次科技和工业改革的宝贵机遇,无论从任何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在未来,而非过去。

怎么现在又开始讨论所谓的“增长的极限”?就这么害怕增长吗?

不过这次的影响力低了太多,毕竟第一次讨论中国还没有证明自己能够完成市场经济转型、解决环境问题,第二次讨论中国还没有证明能够解决资源不足问题,到了现在,环境问题已经解决了、能源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和人类勘探技术的进步也解决了,甚至全球市场需求随着中国不断开拓发展中国家也被证实潜力无穷。

现在特别重要的是坚信中国的增长远未到极限,尤其中国的工业产能仍然不够。毕竟14亿人要想达到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多数商品只能靠中国的工业体系才能满足,现在的产能扩大十倍都未必够,何况全球还有60亿庞大的潜在市场。

打赢论战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策略。

比如现在中国特别强势、产能不足的造船业,2024年底手持未完工订单为20872万载重吨,而2024年完工量仅为4818万载重吨,也就是说就算不再接新订单,以目前的产能也需要4.3年才能完成。

而2025年即使在美国制裁压力下,新接订单出现了大幅下降,但前三季度仍然达到6660万载重吨,使得手持订单量达到24224万载重吨,而前三季度完工量仅为3853万载重吨,要完成当前订单,需要4.7年,而2023年底全部造完还只要3.3年。


中国造船业加班加点,结果从2023年到2025年,待完工的订单更多了。随着美国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中国新接订单必然出现爆发式增长。

显然,中国造船业是产能不足,而不是产能过剩。然而在第二轮对“增长极限”的恐慌论调下,2013年中国造船业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遭到了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经历了一段颇为困难的时期,当然,回过头来也可以说,当时的限制倒逼中国造船业实现了由量到质的发展转型,更加重视技术进步。


但一码归一码,从2025年中国造船业产能不足来看,十几年前认为造船业“产能过剩”,这个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还有很多行业都出现过类似情况。

4.识别外来错误论调

一定要清醒地识别,来自西方的理论、研究、论调,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值得吸收的?又有哪些存在认知局限?

比如关于先进替代落后的论调。

到底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

曾经一度认为纺织业是落后,半导体是先进。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么当前纺织业大量应用的“黑灯工厂”是先进还是落后?


而且中国是14亿人,不是1.4亿,光靠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支持如此庞大的人口吗?

不可能的。回顾过去十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极为迅速,高技术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9.1%上升到2024年的15.7%,但绝对值也不过是从2010年的1.4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36万亿元,与此同时,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0.54万亿元。

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谁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

当然,高技术产业不能只看增长的绝对值,这就像一把宝剑的剑刃,从重量上只占宝剑很小的比重,但没有锋利的剑刃,杀伤力就大为下降,就打不过其他对手;但反过来,如果没有坚韧的剑身,剑刃再锋利也不持久。

工业以及整个经济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依赖整个生态的进步。不可能在剥离传统制造业的情况下,促进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因为传统制造业正是高技术工业的客户和市场,如果传统制造业流失了,高技术工业也就成了无根之木,也能难长久。

美国之所以出现严重且几乎不可逆的“去工业化”,正是因为在资本至上的理念下,利润低又辛苦的传统制造业被摧毁了,美国高技术工业乃至科技研发,不得不依赖中国。

美国之所以打不赢与中国的贸易战,也正是因为传统制造业的缺失,对民生而言,不起眼的传统制造业产品,才是刚需。

幸运的是,经过前两轮的磨炼,第三轮一眼就被看穿了。所以2021年国家确立了“先立后破”的原则,2024年3月进一步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包括AI、半导体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缺乏实际市场需要,正是美国AI产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今天的文章简单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增长极限”的三轮“论战”,结论就一句话:

不要给中国经济的增长自我设限,不要恐惧增长、恐惧产能;必须打破错误的、扭曲的西方式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束缚。

在工业和经济增长上,西方相对中国,是失败者。失败者的话,要听,但得有选择性的听,未来更应该由中国去教育西方到底应该怎么搞经济、搞工业。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篮新霸主横空出世!一年内狂揽三冠:郑薇确实比宫鲁鸣更强?

女篮新霸主横空出世!一年内狂揽三冠:郑薇确实比宫鲁鸣更强?

篮球快餐车
2025-11-18 08:09:44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现在找工作已经不是工资的问题了。

现在找工作已经不是工资的问题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7 20:37:54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8 09:09:21
美女美图7239期

美女美图7239期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8 01:04:25
刘强东三亚敬酒爆火:豪气干一壶酒,这才是大佬最真实的江湖气!

刘强东三亚敬酒爆火:豪气干一壶酒,这才是大佬最真实的江湖气!

商悟社
2025-11-18 14:32:26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39:36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蚂蚁大喇叭
2025-11-17 09:56:58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娃哈哈集团:2025年实现5个亿收入增长

娃哈哈集团:2025年实现5个亿收入增长

界面新闻
2025-11-18 17:58:42
詹姆斯霸气表态:世界上没有任何球队,我无法融入!

詹姆斯霸气表态:世界上没有任何球队,我无法融入!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8 15:03:12
乌军能否守住红军城?不能!

乌军能否守住红军城?不能!

史政先锋
2025-11-17 16:09:20
已确认!是上海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

已确认!是上海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

TVB的四小花
2025-11-17 13:40:25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饶卫被查,曾任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饶卫被查,曾任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

澎湃新闻
2025-11-18 12:26:26
52岁男演员深夜痛哭,最新发声:感谢古天乐!

52岁男演员深夜痛哭,最新发声:感谢古天乐!

半岛晨报
2025-11-12 14:01:36
“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日本买豪宅并成立3家公司,“以获得长期居留资格”

“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日本买豪宅并成立3家公司,“以获得长期居留资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6:15:33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单反时代谢幕!双十一销冠仅卖100台,万元镜头白菜价

商悟社
2025-11-15 23:03:04
琉球群岛想要脱离日本独立!有哪些难点?主要有3个,进来看看

琉球群岛想要脱离日本独立!有哪些难点?主要有3个,进来看看

凡人侃史
2025-11-17 17:05:40
2025-11-18 18:24:49
大树乡谈 incentive-icons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434文章数 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宝蓝和叔叔一起玩充气小汽车,还放了很多彩色小球,玩的很开心!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数码要闻

VAIO推出迪士尼联名F16 / F14笔记本,A面激光雕刻IP插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