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势Auto-First|赛满
在距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首秀倒计时115天之际,奥迪于慕尼黑品牌体验中心首次展示了其在这项顶级赛车运动中的形象设计。正如未来的量产车型一样,奥迪将毫不妥协的明晰设计理念带入赛道,并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表示,通过进军F1这一顶尖赛车运动,奥迪正在发出明确而雄心勃勃的宣言——企业革新进程正迈入全新篇章。F1赛事将推动奥迪向更精简、更迅捷、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加速蜕变。
![]()
高德诺透露,奥迪参与F1赛事并非只为加入其中,而是志在获胜。同时奥迪深知,F1顶级车队的建设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时间积淀、持久毅力与对现状的不断突破。到2030年, 奥迪将向世界冠军宝座发起冲击。
奥迪R26概念车以鲜明姿态呈现品牌首款F1赛车的配色方案与设计语言,该赛车将于明年一月正式亮相。该视觉标识基于全新设计哲学及其四大核心原则:清晰、科技、智能与情感。奥迪首席创意官范思明(Massimo Frascella)表示,F1项目将成为品牌全新视觉标识的先行者,这套设计语言未来将同步应用于F1车队及整个奥迪。
奥迪R26概念车是全新品牌视觉标识的首批诠释者之一。极简的图形表面通过精准的几何切割,与赛车本身的造型无缝融合。配色方案主打钛金属色(titanium)、碳素黑(carbon black)及新启用的奥迪红(Audi red)。作为品牌视觉标识的重要组成,奥迪的四环标识将采用红色,并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以强化其在F1赛事中的品牌辨识度。
![]()
F1项目是奥迪品牌战略的重要布局,全面体现了品牌在技术、文化与企业层面的革新,旨在激励客户与员工共同前行。该项目的研发与赛事运营建立在极具经济效益的框架条件内:适用于所有车队的成本上限机制,确保了预算的清晰可控与竞争环境的公平透明;而F1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则为品牌带来了极高的曝光度与丰富的商业合作机遇。
F1赛事作为全球顶级体育平台已历经数十年发展,拥有超过8.2亿粉丝,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系列赛事。2024年,其赛事电视观众累计已达约16亿人次。F1车队的估值普遍高达数十亿量级。奥迪正在组建的F1车队目前已锁定三家全球企业合作伙伴——adidas、bp集团及未来冠名赞助商Revolut。此外,还有众多企业对支持奥迪征战F1赛事表现出强烈兴趣。
![]()
为征战F1赛事,奥迪于今年初全资收购了位于瑞士的索伯集团(Sauber Group),并由此成功引入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战略投资方。奥迪F1项目由两位经验丰富的F1经理人执掌——前法拉利车队负责人马蒂亚・比诺托(Mattia Binotto)与之前效力于红牛车队的乔纳森·惠特利(Jonathan Wheatley),他们直接向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汇报。在车手阵容方面,公司采用经验与活力的组合:由经验丰富的德国车手尼科·霍肯伯格(Nico Hülkenberg)与年轻新秀——来自巴西的加布里埃尔·博托莱托(Gabriel Bortoleto)共同出战。
赛车运动深植于奥迪的品牌基因中,并始终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从首款中置发动机格林披治大奖赛赛车,到拉力赛场的quattro四驱系统,再到勒芒24小时耐力赛(24 Hours of Le Mans)、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 E)和达喀尔拉力赛(Dakar Rally)中应用的柴油、混合动力及纯电驱动力总成——奥迪凭借坚定的决心、无畏的勇气、持久的毅力与团队精神,在每一个赛车项目中屡创佳绩,不断开拓全新疆域。奥迪参与F1赛事,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
这项顶尖赛车运动被誉为全球最严苛的“试验场”,其紧凑的开发周期、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及高效的决策机制,将为整个企业树立标杆。与此同时,奥迪得以深度融入前沿技术发展与新型材料应用。得益于开放且公平的竞争环境,F1正成为电动出行与可持续电子燃料(e-fuels)的技术驱动引擎——这两大领域同样与量产车型的研发紧密相关。现行赛事规则为这两个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自由度与发展空间。
自2026年起,F1技术规则将迎来深远变革,这为作为新晋参与者的奥迪提供了进军这项顶级赛事的理想契机。届时,所有车队均需同步适应底盘与动力系统方面的新规及技术体系。
自2022年春季起,奥迪便开始在多瑙河畔诺伊堡研发F1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一台1.6升涡轮增压V6内燃机(ICE)、包括能量存储装置(ES)和电机-发电机单元(MGU-K)的能量回收系统(ERS)以及电子控制单元(CU-K)。除动力单元外,变速箱同样在诺伊堡研发,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动力总成。F1新规聚焦于提升动力总成与量产车的关联性,引入了全新混合动力概念:电动机输出功率约提升至目前的三倍,在未来将与内燃机达到相近功率水平;而内燃机则从2026年起全面采用可持续燃料。
![]()
车队在瑞士欣维尔的F1工厂研发并制造赛车,该基地同时承担赛事运营的规划与执行。此外,位于英国比斯特的技术办公室已于2025年夏季投入运营。该地区被誉为“赛车谷”,进驻到此能让车队充分接触到当地深厚的F1专业资源。各基地之间开展紧密的技术协作,通过动力单元与底盘的无缝集成,充分发挥作为厂商车队的优势与潜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