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重固镇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创新治理模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通过积分制管理激活村民参与热情,依托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这座江南精致小镇正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善治

![]()
走进重固镇新丰村,村民李阿姨正用手机查看自己的“文明积分”:“上个月垃圾分类加了5分,宅前屋后卫生评比得了3分,现在能兑换一桶食用油!”像李阿姨这样积极参与积分管理的村民已成为重固镇乡村治理的主力军。
![]()
为破解乡村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重固镇以环境整治为契机,创新推出“积分制”治理体系。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介绍,重固镇围绕平安建设、文明新风、人居环境等5大类35项指标制定量化细则,村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环境卫生、践行文明行为等获取积分,并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作为评优评先依据。
![]()
“积分制不是简单奖励,而是构建了一套标准化治理闭环。”该负责人表示,线上,依托“微管家”数字化平台,村民可实时查询积分、申请兑换;线下,积分数据与“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挂钩,形成“行为-积分-荣誉”的良性循环。据统计,制度推行以来,全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率提升62%,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38%,真正实现了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的转变。

“多业态”联通“产业链”
协同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动能

![]()
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优势,重固镇的实践同样令人瞩目。立足“都市近郊型乡村振兴”定位,重固镇打破传统农业单一模式,推动农、文、旅、研深度融合,打造出多条特色产业链。
![]()
在“花田里”农创综合体,游客既能体验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也能参与亲子研学课程。项目运营方介绍,通过“农业+教育+旅游”模式,园区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相距不远的“百草园”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则探索出“中草药立体种植+康养旅游”新路径,黄精、石斛等特色药材亩产效益达传统作物3倍以上。
![]()
“我们坚持‘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产业发展逻辑。”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重固镇通过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和网红IP资源,进一步延伸价值链。例如章堰村科技农业园瓦大番茄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种植;“重固鸭稻米”“绿色生菜”等爆款,线上年销售额突破230万元。

“治理+发展”双轮驱动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重固镇的探索不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在积分制推广过程中,镇里同步建立“村民议事厅”等共治平台,全年收集意见建议逾千条,推动解决道路修缮、养老助餐等多项民生问题。产业项目则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带动就业600余人,村集体经济持续跃升。一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
重固镇以治理创新激发活力,以产业反哺治理提升,以数字化治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二者的协同效应为长三角乡村振兴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
记者:孙洁
摄影:融媒体重固镇分中心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