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对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强行干预,波及全球汽车行业和供应链紧张。
后来传出中方同意对部分芯片出口予以豁免,欧洲汽车业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整个行业依然心有余悸,担心危机并未真正结束。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荷兰在今年9月底,以所谓“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公司。
就在荷兰采取行动的前一天,美国也出台了针对闻泰科技及其子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规。
尽管荷兰方面一再否认,但法院公开的文件显示,荷兰确实曾与美国就相关规则进行过协调。
这一系列动作也导致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骤然紧张。
多家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担忧,那种因零部件短缺导致生产线停摆的局面可能重演。
欧洲报道称,中方在关键产业链上的影响力,仅靠安世半导体这一张“牌”,甚至无需动用稀土等其它战略资源,就足以在博弈中占据主动。
随着事态升级,中美在10月底举行了高层经贸磋商。
之后,美方决定暂停实施部分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中方也随即恢复了芯片对欧出口。
欧盟方面随后确认,中方已同意豁免部分严格许可要求,允许向欧洲汽车业继续供应关键芯片,前提是这些芯片必须用于民用目的。
荷兰也表现出愿意妥协的姿态,暗示可能撤销之前的措施。
表面的缓和之下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欧洲汽车业方面透露,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公司至今仍未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这意味着芯片短缺的风险依然存在。
有制造商警告,库存仅能维持数周,如供应不能尽快恢复,全球生产线仍可能陷入停滞。
![]()
一些欧洲客户正在尝试绕开目前的僵局,比如自行采购硅晶圆运往中国封装,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在这场争端中,中方展现出通过出口管制进行反制的能力。
在危机稍缓后,荷兰表示并不后悔之前的决定,甚至声称如果重来一次,仍会采取同样行动。
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推动问题解决,荷方未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反而坐视安世荷兰公司拒绝向中国企业供货,导致风险持续存在。
目前,中方已同意与荷兰进行磋商,强调荷方能拿出建设性方案,而不是重复错误或制造新矛盾。
中国是个“大块头”,面积和欧洲差不多;
荷兰是“欧洲小精灵”,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三分之一的国土是从海里“抢”来的。
中国经济像个“全能选手”,从衣服、玩具到手机、高铁什么都造,产业链完整。
荷兰地方虽小却是农业出口大国,鲜花、种子卖遍全球,还拥有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成为欧洲物流中心。
中国卖给荷兰的主要是电子产品、服装等;
荷兰卖给中国的则是高端设备、医疗仪器和奶粉等“尖货”。
荷兰是在关键领域做到极致的聪明小国。
荷兰搞乱了全球芯片供应链,却似乎毫无悔意。
亲爱的读者们,请加下面微信
邀请您加入国际热点群
每日分享热点新闻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