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导读:千万人口俱乐部,要扩容了。
01
第19个千万人口大市,不远了。
日前,《佛山市人口发展规划(2025—2030年)》发布,提出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1016万人。
去年,佛山常住人口达969万人,离千万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未来几年,只要实现年均5万左右的增量,站上千万就没太大悬念。
佛山一旦突破,将成为广东第4座、全国第19座千万人口大市;
也将成为全国第17座GDP破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之城。
此前,广东省内已有广州、深圳、东莞3座千万人口大市。
其中,广深常住人口已逼近2000万,实时人口则高达2400万。
![]()
仅广深佛莞4座城市,就云集近6000万人口,与湖北、安徽等省份相当,有力撑起了广东人口大盘。
要知道,除广州外,深圳、佛山、东莞面积都不算大,在万亿城市中处于倒数之列。
且不说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就是佛山面积也不到3800平方公里,相当于郑州的一半、合肥的1/3、杭州的1/5、重庆的1/20。
地少人多,意味着人口密度遥遥领先。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10座城市,广东占了6席,广深佛莞全部在列。
人口规模庞大只是一方面,年轻人众多、老龄化最低、生育水平较高,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根据七人普数据,我国“最年轻”的30座城市中,广东一省就占了7席,广深佛莞全部在列。
这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来源地,也是养老金转移支付的最大“粮仓”。
02
千万人口大市,都分布在哪里?
随着去年底合肥人口站上千万大关,我国已有18座千万人口大市,几乎涵盖所有强省会和经济强市。
![]()
其中,重庆独一档,是唯一的3000万人口大市,这也是重庆“一市堪当一省”之说的由来。
上海、北京、成都均超过2000万大关,成都与北京的人口差距已缩小到50万以内,人口第三大市或将易主。
广州、深圳则双双超过1700万,如果加上出差、旅行、探亲的暂住人口,实时人口则双双达2400万。
武汉、杭州、郑州等城市都在1500万以内,长沙、东莞、青岛、合肥等地刚仍在千万边缘。
总体来看,千万人口大市几乎都是万亿城市,但也存在例外。
石家庄、临沂不是万亿城市,两者都是凭借庞大的县域人口脱颖而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口泛指全市常住人口,既有城区也有县域和乡村,为广义行政区的概念。
即使以广义行政区来看,仍有一众经济强市,止步于千万人口俱乐部之外。
GDP十强城市中,南京仍旧付之阙如。
南京早在2016年就站上900万人口大关,但迄今仍在950万左右徘徊。
TOP20城市中,宁波、无锡、福州、济南等地仍旧缺位。
其中无锡仅有750万人,福州一直未能突破900万人,人口规模与经济体量不相匹配。
可见,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要想成为“双万”之城,并不容易。
03
千万人口竞速,谁会先行突破?
不只是佛山,与其同处900万人口俱乐部的城市,无不拥有剑指千万人口的雄心。
浙江的温州、宁波,江苏的南京、徐州,山东的济南,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都在候选之列。
![]()
在候选城市中,离千万大关最近的是温州和宁波,2024年人口分别为985和978万人,按照过去几年平均增量,3-5年内有望晋级。
南京、济南常住人口均已超过950万人,但作为首位度最低省会,没有虹吸全省之力,难有速成之路。
东北F3面临的困难更大,考虑到自然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巨大拖累,加上东北整体的人口外流,未来5-10年恐怕难有突破机会。
哈尔滨原本是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但人口连续多年下降,2021年已跌破千万,短期逆转的希望微乎其微。
不说东北,就是内陆省会,人口狂飙式增长的胜况,也很难再次上演。
今时不同往日。人口大盘已经见顶,自然人口普遍负增长,而抢人大战日益白热化。
只有经济竞争力强劲,或真正具有虹吸效应的强省会,才有晋级的可能。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