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
最近大家是不是被“张家界七星杯荒野求生” 刷屏了?看着选手们钻木取火、搭建房屋、啃树皮、找野果......小编隔着屏幕都觉得太牛了!
眼尖的小编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些在荒野里被选手当成“救命粮”的宝贝,好多都是咱们老祖宗认证过的“药食同源”食材。
山药

土里挖出的“充电宝”
刷到短视频的网友们肯定都知道,山药可是大部分参赛选手在山上饱腹的常客。
![]()
山药在《本草纲目》里就是“C位明星”,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其淀粉含量也不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山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2.4g/100g。
山药的钾含量也还不错,为213mg/100g,虽然不如土豆,但却比红薯高,是红薯的近2.5倍。另外,山药还含有山药多糖、胆甾醇、麦角甾醇、植酸及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在现代社会,堪称打工人续命、户外人充能的 “地下人参”。老一辈的人,过去没什么食物时,就吃山药来充饥。
在荒野的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我们常常能找到山药的身影。它的藤蔓细长,叶片呈三角状卵形,地下根茎粗壮呈圆柱形,表皮棕黄色,断面洁白。对于荒野中可能出现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问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黄精

野外发现的“仙人余粮”
当参赛选手在丛林深处找到了黄精,那就是运气的象征。因为在古人眼中,黄精可是 “仙人余粮” ,辟谷修行都靠它,补气滋阴、强健筋骨,堪称“体能外挂”。
![]()
传说,古时候有一肺痨患者,认为自己活不久了,就跑到深山躲了起来。几年后他非但没有死,反而身体强壮起来,说话声如洪钟,走路健步如飞,不少人说他成了“神仙”。一日,华佗行医路过此地,听了此事就决心弄个明白。
于是,他遍访附近名山大川,终于找到了这个隐世的“神仙”。从这位“神仙”口中得知,他是长期食用一种开绿花、长黄根的植物治好病的。华佗看着这种具有补虚填精功能的植物,顺口说道:“真乃药中之精啊。”于是,就有了“黄精”之名,并一直流传至今。
黄精多生长在阴湿的山地林下或灌丛中,茎秆直立,叶片呈轮生状,花朵白色或淡黄色,浆果球形成熟时呈黑色。它的根茎呈结节状,是重要的药食同源食材。将黄精根茎洗净蒸熟后可直接食用,也可切片晒干后泡水喝。
《本草纲目》夸它“补诸虚,填精髓”,对于选手们来讲,黄精简直是野外耗能模式下的“回血神器”。但要注意,黄精性质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者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另外,生黄精有一定刺激性,必须经过蒸制后才能食用。
葛根

温和不上火的“力气水”
荒野求生的终极阶段,有选手竟然过上了“小康生活”,做成了葛根粉、摊上了葛根饼、吃上了淀粉肠!
![]()
葛,作为最早被中国人发现并使用的植物之一,其身影纵贯岁月长河,直至今日,仍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葛随处可见,生命力极强,即便砍断它的藤,挖出它的根,也能存活。因此,在野外很容易找到葛根的影子。
葛的名字也大有来头。相传晋代时期瘟疫流行,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茅山脚下发现了一种青藤植物,并用此植物的根挽救了众多老百姓的性命。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这种植物命名为葛,它的根就叫葛根。
这个季节的七星山,天气寒冷,保暖驱寒尤为重要。葛根具有解肌退热,通经活络的功用,这对于在野外生存的选手来说是非常有用。当身体受到了寒邪侵袭,外在的肌肤就会凝滞收缩,肌肉就会发紧。此时葛根就让收紧的肌肤肌肉松开来,把寒邪排出体表之外。
葛根解肌的同时还有一个潜在的功能就是生津液,肌肉紧张了,就像毛巾被拧紧了,里面的水分也会随之流失,没了水分就会更干更紧。而葛根在解的同时,也能把津液补上去,所以肌肉在舒展的同时也会被滋润,一举两得。
发热是因为肌表被寒邪束缚了,所以阳气不能正常的散发出去,就堆积在体表,自然就比正常时候温度高。此时的情况就类似于我们的感冒,就可以食用葛根汤。
鱼腥草、马齿苋、灵芝……在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们的荒野日记里,食物从来不止 “饱腹” 二字,那些不起眼的杂草野菜,是大自然埋下的 “药食双宝”。
不过野外生存从不是 “见草就采、遇菜就吃” 的冒险,这些食物的背后,藏着必须敬畏的自然法则。许多野菜与有毒植物形态酷似,一旦误食轻则呕吐腹泻,重则危及生命。
所以,千万不能大意,唯有辨得准、吃得慎,才能让大自然的馈赠真正成为生存的助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子成为赛事“人气王”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四川宜宾的人气选手“林北”(本名张博林)备受关注,不少网友为其加油鼓劲。
![]()
“林北”今年25岁,是目前剩余选手中唯一的一名“00”后,他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专业,以其风趣的风格、专业的知识、“微醺”的精神状态,遥遥领先众人,贡献了诸多笑点,也让人看到了一名属于中医药学生的“自我修养”。
![]()
![]()
在生存过程中,他展示了一名中医药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别的选手在野外为食物发愁的时候,林北已经凭借在课堂上攒下关于动植物的知识,在野外“吃到撑”。
![]()
![]()
“都是上课时学到的,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基本都有个判断。有些东西煮熟了是香的,但是你像昨天我看到的那个红蘑菇,那个叫什么来着,吃了是真得直接躺……”,林北说到。而随着比赛的深入,林北又展示出了用烧红的泥土自制“荒野求生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的技能,并且可以清晰地判断哪些动植物甚至岩石中能够获取少量的盐以缓解缺盐的症状。
这位中医药学生,用他幽默的风格、专业的实力,让人感觉到“原来医学生这么风趣,原来中医药知识这么有用”!林北在荒野中展现的能力,恰恰印证了中医药学不仅是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更是一种理解自然、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蒲公英 视觉|花椒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