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圆方的第1354篇原创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可收听音频)
01
这几天,圆方带着二三十位小伙伴,一同奔赴越南,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考察之旅。
![]()
这是圆方第一次到越南,经过了这两天的交流学习,的确有许许多多刷新圆方认知的地方。
在这里和大家做做简单的汇报。
02
感受一
从基础建设和城市治理来看,越南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落后。
整体不管是从机场,城市的道路,还是修建的高速,基础设施(至少是几个核心城市)的建设水平,应该赶上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地级市问题不大。
晚上10点在路边摊吃夜市,也并不会感觉不安全什么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
原来圆方会觉得越南毕竟发展起来没几年,相比于大多数人更熟悉的泰国,可能越南的发展会差很多。
不过这次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从短期来看(3-5年),越南经济上赶上并超过泰国,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
03
感受二
越南制造业,并不存在什么“成本优势”。
走访了几个产业园区后了解到,从土地成本上来看,越南的工业用地并不便宜,不管是建设成本,还是租金,比许多国内沿海城市还要贵
(折算成厂房租金大概40元人民币/月/平方)
人工成本,也大概要去到3000-4000元的水平,管理人员工资更是动辄上万。而且招人也明显不如前些年好招聘。
剩下的水,电,气,物流成本和国内相比,也是不低的。
更更重要的,如果是比拼人才,比拼供应链能力,那更是不知道比中国落后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严格意义上,越南的整个制造业,并不是依靠成本优势存活的。
依靠的其实是“政策优势”,一方面是之前贸易战,很多企业为了关税,才去了越南。
而今天很多企业依然留在越南,为的已经不只是关税,而是“担心”一旦中美真的“脱钩”,那么必须有一个能“灾备”的生产基地。
而绝大多数欧美的“品牌商”,也早就有这个觉悟,他们宁愿付出更高的成本,也要确保自身供应链要有“去中国化”的能力。
所以,与其说越南有“成本优势”,不如说越南有“政策优势”。
04
感受三
中国品牌在越南影响力是远远不足的。
来越南之前,原本想象的是越南年轻人用的都是小米,oppo,vivo(华为先不说),开的都是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
实际上到这边之后发现,可能品牌露出最多反而是“蜜雪冰城”这样的茶饮企业。
这茬越南年轻人,绝大多数用的手机都是以苹果为主,还有很多越南人用的三星,国产手机的比例其实不高。
圆方查了一下数据,也验证了一些感官体验,2024 年越南手机出货总量约 1500万部,其中三星大约700万部,苹果大约400万部,其他才是中国品牌
而街上的汽车,主要还是以日本韩国的汽车为主。2024 年越南新车销量约 44.5 万辆,同比增长 19%。
品牌份额方面,日系(丰田、本田、三菱、铃木、马自达、雷克萨斯、日野等)合计约占 55%~60%,韩系(现代、起亚)合计约占 20%~25%。
越南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全国人口约 1.05 亿,中位数年龄仅 34 岁,20-34 岁人群占比 23%,消费占GDP超 60%,消费增速居东盟前列。如果说中国人是不敢消费,那么越南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太敢于消费了。
05
那,越南的未来会怎么样呢?
他会成为有可能“挑战”,甚至“替代”中国的对手么?
圆方觉得,不太可能。
因为两个国家所处的生态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这张棋盘的棋手的话,那么越南大概就只是棋盘上的棋子罢了。
越南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他的整个经济体系,几乎是完全依赖于美欧(特别是美国)的市场的。
是完全依赖于美国这些跨国企业给到的订单的。
一旦美国决定要迁移供应链,比如去墨西哥,或者回归美国本土……
一旦美国国内的需求出现问题,比如出现经济危机之类的冲击……
一旦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又重回蜜月期,把产业链迁回中国……
对于越南这样的经济体系就是灭顶之灾,毕竟同样的故事在1997年整个东南亚,就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06
那,如果美国没那么可靠,越南会全面倒向中国么?
其实答案,或许已经深植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之中。
越南的历史,是一部漫长的在强大邻邦与自身独立之间寻求平衡的史诗。
千年的北属时期,在其民族记忆深处刻下了对北方强邻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烙印,既有文化上的亲近与汲取,亦有对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执着坚守。
这种历史形成的“近而不亲”的集体心理,决定了“全面倒向”任何一种外部力量,都将在其内部激起强烈的排异反应。
从国际政治的冷酷逻辑来看,地缘是无法选择的命运。
作为地处东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国家,越南的地缘处境天然地决定了其战略上的两难。
它无法摆脱地理上与中国山水相连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同时又必须借助域外力量来平衡这种与生俱来的地缘压力。
这种“跷跷板”式的平衡术,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其生存哲学的必然选择,是其维护主权独立性与战略自主性的核心手段。
因此,越南的未来路径,极大概率不会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站队,而是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更加精妙地操演其传承已久的多边平衡艺术。
它会继续在各大力量之间穿梭,利用矛盾,制造杠杆,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策略充满了走钢丝的风险,但也可能是像越南这样的中等国家,在巨人环伺的丛林里,所能找到的最符合其历史惯性与现实诉求的生存之道。
或许,关于越南的命运
从考察过程中有位老兄的调侃中,可以窥见一二:
依靠美国亡党
依靠中国亡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