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给关羽关二爷安排了许多的虚构光环,比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所以这也导致了很多人搁那聒噪,说关羽就是被强行捧起来的典型!
果然是无知者无畏呀!有虚构光环就是硬捧吗?大家也不想一想,汉末那么名将,为什么后世去捧别人呢?比如威震逍遥津的张辽?比如带着百来号人就如入无人之境惊得司马师眼疾发作而丢了性命的文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嘛!
比如斩杀华雄的人其实是孙坚,而且华雄也不是很牛的军事将领,在西北军中就是一个小头目。但罗贯中为什么要把华雄写得那么厉害,然后安排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呢?因为关二爷确实很厉害但却是一个最终失败者,所以导致他的正史传记一定会被大量精简,会被用蒙太奇的手法一笔带过的。安排这种无伤大雅的虚构故事,既不会让大家太过于较真,又能巧妙地暗示大家关二爷是真的很猛。
![]()
其他的故事不一一解释了哈,咱们直接解释最后一个——华容道义释曹操。很多沙雕拿这个说事,说诸葛亮不会用人,说关羽不分轻重……那都是纯扯淡的。要是这事是真的,诸葛亮会把关羽送上军事法庭的!关羽是不可能干出这么没觉悟的事情来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为了呼应曹操和关羽之间的一段男人之间的浪漫,做一个逻辑闭环。
话说官渡之战前夕,因为刘备的不战而逃,关羽落入了曹操之手。然后曹操就带着关羽火急火燎地赶赴官渡前线去全面应付大魔王袁绍了。
曹操硬实力拼不过袁绍,那就必须要多动点脑子才能自我拯救嘛!所以其谋主荀攸便建议曹操,说袁绍兵多将广,战线拉得很长,咱们应该声东击西,让他们摸不清方向,等把他们搞糊涂了。再集中优势兵力袭击白马(黄河渡口之一)的颜良军。
曹操觉得这主意不错,便亲率主力来到延津(白马西边的黄河渡口)吸引袁军的注意力,然后偷摸着带领精兵奇袭白马。
![]()
白马袁军的负责人颜良在曹操距离还有十几里的时候,收到了消息,很是吃惊,曹操不是在延津吗?怎么突然跑到白马来了呢?注意哈,人家是惊讶不是惊怕。要是惊怕,就会因为自己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就跑路了。
颜良这个时候的正确做法就是就地紧急布防,延津到白马一百多里地,你曹操喜欢长跑,那就等你把最后十几里路跑完,等你累得跟哈巴狗一样,正好以逸待劳地收拾你。
但是,颜良这个猛男估计是太过于自信了,居然主动率军去迎战。所以说,一个人觉得自己太牛逼了,通常不会是一件好事。咋想的呢?以逸待劳、提前设伏、提前布阵这些巨大的战术优势,你都不要了,而选择跟人家去硬碰硬,脑子有泡还是觉得胜负的成本对你来说不重要呢?
关于任命颜良为白马战区司令一事,其实沮授明确的表示反对过,理由就是颜良脑子不好使。沮授说得对,但说得对又如何呢?你沮授倒反天罡地专门跟袁绍唱反调,袁绍能听你的吗?
![]()
两军遭遇之后,曹操果断派出张辽和关羽两人率领敢死队去冲锋。结果因为颜良也是刚刚赶来,来不及布置军阵,关羽发现颜良的司令部所在地后,就开挂地往颜良的位置冲锋,最后成功在万军丛中捅死了颜良,并砍下了颜良的脑袋,又杀了一个回马枪。
很多人对关二爷这一壮举不太了解,其实这是英雄辈出、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唯一一次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案例。就算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别拿黄忠在汉中之战斩杀夏侯渊来比,不是一回事哈)
![]()
因为真正了解军事的朋友都知道,指挥部和司令部其实一般都是设在敌人火力范围之外的,前面会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能力和空间的。而正常的军事作战,要是前线作战部队落败了,基本上就会撤退了,至少要稳住阵型才行。比如界桥之战的公孙瓒便是败退之后再组织反击的。所以一军之首其实是非常难被直接捅死在战场上的。甭管你多猛,真要冲进了千军万马之中,其实是寸步难行的。四面八方的长枪扎、盾牌围,不讲你会不会死在里面,一顿厮杀之后,你还记不记得敌方司令部在哪个方向,都很难说……
咱们曾讲过,四大军功是啥?先登、战将、陷阵、夺旗!为啥这四个能成为军功之首呢?因为几乎就是九死一生嘛!在现代军事领域中,为什么会有“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这么一个说法呢?更不要说特等功了!
![]()
关二爷斩杀颜良之后,白马之战基本上就结束了,老大都给砍了,脑袋被对方挑着示威,还打个毛线,袁军全部一窝蜂散了。
首战告捷的曹操,知道这种战术支撑不了多久,见好就收,计划让出黄河一线,因为确实也守不住嘛!
![]()
但随着曹操让出黄河一线,东郡的鄄城就成了抗战第一线了。当时守鄄城的人是程昱(给曹操晒人肉干的狠人),手下只有700人。所以曹操便打算拨二千兵力助程昱守城。
但程昱却出人意料地给拒绝了,谢谢老板,好意心领了。您放心,守鄄城有700人足够了。人多了反而会坏事。因为袁绍那人心气很高,如果鄄城只有700人,他看不上反而不会来打,但只要增加2000人,有小三千人了,他就不会嫌少了,必定会拿鄄城当开胃菜。
后面的事情果然如程昱所料,但程昱的判断逻辑还是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其实他是站在袁绍的角度在分析战略威胁问题的。如上图,鄄城因为水路不通,对官渡战场并没有太大的直接战略威胁。鄄城最大的战略威胁是等袁绍南下之后,断了袁军的后路。如果鄄城只有700人,袁绍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了,700人还能翻天?但如果鄄城有三千人,袁绍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还真有可能先拔掉这个隐患。
![]()
言归正传,袁绍果然全力去追击曹操主力了。然后在袁绍准备动身的时候,沮授又出来劝阻了,说:“大军应当留屯延津,另分兵进攻官渡。如能攻克,再迎大军也不迟,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意思是先试试看!但袁绍表示优势在我,不愿意这么磨叽,所以再次没听他的。结果沮授就开始撒泼打滚、玩行为艺术了,在袁军渡河的时候,他站在黄河边上负面抒情:“在上者骄傲,在下者贪功,悠悠黄河,我还能渡回来吗!”完了之后就跟袁绍请病假,意思是我不愿意跟你去送死。
有些历史不忍细看呀!就沮授这种员工,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们是老板,你们能忍多久?
袁绍因为当时确实不能杀沮授,便让沮授回去养病,把沮授的所有部队给了郭图。可是郭图能指挥得动沮授的部队吗?这不开玩笑吗?反正袁绍最后兵败其实是很多不起眼的因素积累出来的结果。
![]()
曹操这边呢?这家伙鬼精鬼精的。黄河沿线可以让给你袁绍,但是人口、粮食你袁绍就别想了,我全部要打包带走。而且曹操还特别善于杀人诛心,他故意安排队伍沿黄河南岸向袁绍嘚瑟,值钱的我都带走了,气死你。
气得袁绍亲自带队去追击曹操,然后曹操跑到延津南阪看到袁绍的五六百骑兵正不要命地追来,便下令同志们都下马休息,等风来。吓得同志们都劝他,这太危险了,咱们回大营吧。又是荀攸,及时站出来呵斥众将,领导做的决定,你们负责执行就是了,别瞎哔哔!
这个时候,文丑和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已经追上来了。同志们又请示曹操,是否可以上马迎敌了?曹操表示再等等!直到看到袁军开始曹操抢沿途扔下的辎重了,曹操才下令反击,又在乱军之中斩杀了袁绍大将文丑(不一定是关羽杀的哈)。
![]()
但也是因为这一战,关二爷看到他大哥了,随后封金挂印去投奔他大哥了(千里走单骑是不存在的)。而曹操也没有为难关羽,虽恋恋不舍但还是体面放手了。前女友遇到了她最爱的那个男人,怎么留都留不住,能怎么办呢?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关羽离开后,曹操的禁卫军打算追杀关羽,但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一点,大家必须要给曹操点赞,一般男人没有他这种气度和情怀!
![]()
来吧!全面来讲讲曹操和关羽之间的“孽缘”吧!
第一个,曹操为什么会如此深爱关羽?
咱们之前讲过,其实曹操和刘备老早就有交集了(曹操第一次回家募兵时),这也就说明曹操和关羽也是认识很久了。曹操这个人,大家可以说他各种毛病,但是看人他是基本没有走眼过的。通过不断的接触,他是看出了关羽的非凡之处的。所以,第一批说关羽和张飞是“万人敌”的人之中就有曹操。多么难得的奇男子呀,只要能够得到他,咱付出啥代价都行!
![]()
第二个,曹操真的就是一个恋爱脑吗?
曹操抓到关羽之后,觉得关羽被他那个渣男大哥抛弃了,觉得自己用真爱感动关羽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没想到关羽心里只有他大哥,咱生是我大哥的人,死是我大哥的鬼,绝不搞“一女二嫁”那一套。
内心有点沮丧的曹操派关羽的山西老乡张辽去打听关羽的心思,能不能跟我好,你给句痛快话吧!
关羽也是咋想咋说,表示我知道曹操爱我,但我心里只有我大哥,容不下任何人了。只要我不死,我肯定会去找我大哥的。但是我也不愿意白白享受曹操的厚爱,我走之前会想办法回报他的恩情的。
这不是儿女情长的事情,一个死也不能为你所用的万人敌,还明确告诉你他要投靠你的情敌。这在所有枭雄的思维之中,关羽这个人都不能留了。包括张辽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都不敢如实向曹操汇报,就是怕曹操杀了关羽。后面是曹操主动问张辽啥时候走,张辽才如实汇报的。
所以,曹操对关羽很“痴情”,但他并不是啥也不明白的“恋爱脑”。
![]()
第三个,曹操和关羽之间君子坦荡荡的男人情怀是啥意思?
关羽知道曹操爱他;曹操也知道他留不住关羽。关羽其实已经知道他大哥在哪里了,但是因为还没有还曹操的恩情,所以宁愿活在死亡威胁之下;曹操知道自己的真心错付了,但也不愿意对关羽痛下杀手……
翻译一下哈:云长,你可知道我爱你?知道!但正因为知道你爱我,所以,孟德,我不能骗你。我知道我说我死也要去找我大哥有可能会真的因此而死,但如果因此去骗你,我关羽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你对我好,我都知道,我会想办法还你的,还完我再走……云长,你可知道我心里多郁闷,为啥是你大哥先认识你呢?所有人包括我的理性都告诉我,我应该杀了你,但我真的下不了手。
与其痛苦纠结,那就不如光明磊落地互相成全吧!关羽你不是找找机会报答我的恩情吗?那好!我就把你和张辽(新来降将嘛)第一手扔出去当敢死队长,成功了,你就算还了我的恩情,不必再对我愧疚了;但是你要是死在万军丛中,也别怨我,在商言商,我要对自己的利益负责。
![]()
总结一下吧!咱们现在很多人习惯性去物化一切,却慢慢忘记了爷们之间的义气、忘记了男人之间的体面和成全比算计和压榨更难能可贵……
罗贯中先生后面在赤壁之战时为何要虚构一个“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节出来?核心目的就是给曹操和关羽之间这段旷世的男人情怀与浪漫做一个逻辑闭环呀!当初你舍不得杀我,如今我放你一马,两清了。
![]()
其实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广大人民群众大多是读不懂的!质疑这个、质疑那个,这个是假的,那个是夸大的……关键是,大家要学会去思考一下,这背后的为什么呢?咱不是看不起谁,那些什么这个和吕布打了多少回合,那个又跟吕布打了多少回合,然后谁比谁武功高的大傻子,一辈子都不懂《三国演义》或《三国志》。
当然有些嘴硬的大傻子会说,我们读不懂没关系,我们开心就行了……没错,不光你们开心,还有很多人也很开心。用一些无中生有的低级趣味去禁锢、阉割底层人的认知和思想、精力和时间,开心的人能不多吗?
最后说一句哈,整个汉末,把忠义看得比生死更重要的武将,关二爷是第一人;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关二爷是第一人;来去坦荡、恩怨两清,不负如来不负卿,关二爷还是第一人;所有对曹作战中,打出最佳效果的,关二爷还是第一人……这些不接受任何反驳哈。要有喷子,那就你们说的都对!
![]()
我们现在一些人,尤其是我们的男孩子,都不知道学历史文化学了一些啥玩意,天天就知道去琢磨一些精致利己主义、阴谋诡计,要不就是大谈特谈乱弹琴地讲一些似是而非的成功之道……却不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色是真善美,历史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看着都让人感觉悲哀!
举个例子,咱们现在疯狂吐槽职场之中、感情之中的各种矛盾,如果雇佣双方、婚恋双方能像曹操和关羽这样去坦荡、真诚对待双方,会有那些狗血矛盾与纠纷吗?都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怕自己担一点点风险,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动用各种心思和手段去算计别人、要求别人,却永远不懂得反思和克制自己,怎么可能不是一地鸡毛呢?
像曹操一样,我喜欢你,所以我愿意给出我最大的诚意去追求你,在明确你不可能跟我好之后,咱也不当什么伪君子,不玩报复、不装大度,该还给我的你就还给我,还完了你就走人……像关羽一样,我知道你喜欢我,而且你还条件好,给我的待遇高,但我已经有人了,就是没法接受你。但我不能接受你,也不愿意骗你、吊着你,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还完你的人情债我就会去找我大哥,你要是接受不了要杀我,我也不后悔……大家这么学做人做事,难道不香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