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刚落,社区花坛边的老张大爷又端着一杯温热的菊花茶坐了下来。邻居们早已习以为常,“老张这是学谁养生呀?”“有人说菊花茶护肝,我可不信这些。”
老张笑了笑:“我才喝了俩月,等体检单出来看是不是吹牛!”大家七嘴八舌,有的怀疑,有的羡慕,也有人偷偷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小偏方。
![]()
到底每天一杯菊花茶,真的能帮助养肝、护身体吗?大爷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尤其是第2个结果,或许很多人都没料到。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解开这个被忽视的“养生细节”,看看每天坚持喝菊花茶背后的科学秘密,以及哪些人更适合、哪些方法才能让健康效果最大化。
“喝菊花茶真能护肝吗?能!”中国中医科学院《菊花养护指南》这样写到,菊花本身含有多种黄酮类、类胡萝卜素及挥发油,具备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尤其在近年,国内外大量实验发现,菊花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能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肪肝发生风险。
![]()
以《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3年一组受试者实验为例:每天饮用200ml无糖菊花茶,连续60天后,参与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平均下降了11.2%-15.4%(P<0.05),改善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
此外,菊花茶独特的香气与苦甘味道,属于中医“养肝、清热、明目”的重要药材之一,经常被推荐用于调理肝火旺、眼花乏力等亚健康状态。
《中国食药用植物志》门诊数据也显示,每周饮菊花茶3-5次的老年人,肝脏B超检出异常率比同龄非饮用者降低了约13.8%,但前提是喝法得对、用量适宜。
![]()
但要注意的是,菊花茶虽好,其作用无法“包治百病”,单靠一味饮品难以替代系统的肝脏管理。真正健康养肝,还需科学搭配饮食、规律作息、控制酒精摄入等多重配合。
不少人觉得,喝菊花茶的效果“神乎其神”或“无甚区别”。这两个极端其实都不准确——科学数据显示,只要方法恰当,坚持2个月或许能看到这样3大转变:
肝功能指标有望改善。持续饮用菊花茶的老年人,在肝酶(ALT、AST)检测中出现下降,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降低。
《中国老年营养健康研究》明确指出,坚持60天后,75%的老年人肝功能检查指标向好转变,尤其是此前有轻度脂肪肝、肝功能波动者受益更明显。
![]()
视力疲劳、眼干眼涩的概率下降。长期对着手机、电视的人群,很容易出现眼部干涩疲劳。菊花茶“养肝明目”由来已久。
2022年北京大学医院门诊随访数据显示,连续饮菊花茶的人,视力主观疲劳调查填表结果比对照组改善率高出8.6%,其中女性和高用眼频率者感受更明显。这或许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隐藏好处。
身体抗炎能力加强,亚健康症状缓解。研究发现,菊花提取物可抑制炎症因子IL-6、CRP等介质的释放,帮助人体抵御慢性炎症。
对高脂饮食、作息紊乱导致的隐匿性不适(如口苦、乏力)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受试者反馈中,约63%的老年人主诉睡眠质量和晨起口气改善。
![]()
选择合适菊花种类和用法。市面常见的菊花分为“贡菊、杭菊、胎菊”。杭菊、胎菊性味最温和,护肝作用较佳。
每次取3-5克,用80℃左右热水冲泡,不宜过浓、不过量。切勿空腹或长时间泡隔夜茶——新鲜最有效。
搭配枸杞、决明子,增强效果。将菊花与枸杞(3-4粒)、决明子(3-5粒)同泡饮用,既养肝明目,又补肾平肝。但肝肾功能异常者,最好先咨询医生,避免自主过量搭配。
![]()
坚持+定期检测,防止“误喝误用”。健康养生靠日积月累,建议每周坚持饮用≥5次,并至少每半年做1次肝功能血检和B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