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
地下非机动车库
近日,家住闵行区上海康城小区的业主多位业主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刚给电动自行车充上电,插头竟然被人拔下,供自己的车辆充电。更让他们担忧的是,一个月内,同样的事情竟然反复发生了3次。这让他又气又恼、无比糟心。
未充满电插头被拔
刘先生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上海康城小区属于“超大型小区”。整个小区分为4期,总占地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左右,居民楼超过100幢,常住人口9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位于小区的地下一层的非机动车车库有40余个。“住在这么大的小区里,电瓶车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充满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让刘先生颇为心烦的是,今年“十一假期”和10月10日,他两次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内,随即连上充电桩给车辆充电。谁知,当他下楼取车时,却发现了异样。查看订单后,他一下子“傻眼”了:充电的时间明显过短,两次都没有充过半小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排除机器出故障后,他不免怀疑是否是人为操作,将插头强行拔下。
![]()
智慧充电桩
没想到,更“过分”的一幕很快再次上演。据他回忆,10月26日晚上6时25分左右,当他像往常一样将电动自行车停入车位充电以后没过多久,订单便“戛然而止”。刘先生“冲”到车库,发现插头早已从自己的车上拔出,电线也直接“耷拉”在一旁。根据订单显示:上海康城三期瀑布湾道31号楼地库1号机器#4号插座,时长14分钟,收费0.04元。
![]()
收支账单
记者前往实地查勘。沿小区“瀑布湾道31号楼地库”逐级而下,步入位于小区地下一层的非机动车停车库。放眼看去,数十辆非机动车停放有序,一只“智能充电桩”被安装在一处角落里。走近观察,这台机器自带数字显示屏,共有编号1-10号的10个充电位,可通过“扫码”和“投币”两种方式支付充电费。刘先生指出,为防止业主误操作,机器上还写有“插上充电器并记住插座编号”的温馨提示。打开手机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后,迅速弹出名为“享充充电”的小程序,界面上显示处于“空闲”和“充电中”状态的共10个充电位。
物业回应上报解决
刘先生坦言,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迅速将插头拔下,系统并不会马上断电,可以给其他车辆继续供电。因此他怀疑,是否有人“故意为之”,说白了就是“蹭电”;还有一种可能性便是,会不会有人认为,刘先生是占了他人的“固定充电位”?不过,新民晚报记者从其他业主处了解到,康城小区内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并无“固定位”一说,业主们都是“随到随停”。
![]()
充电设置
而刘先生的遭遇也并非“孤例”,业主黄先生是一名外卖骑手,他表示也曾“中过招”。他曾在小区3期的另一处地下车库内充电时,发现电并未充满,只充了不到半小时,订单就“断”了,甚至还险些耽误他的日常工作。
![]()
客服无人应答
随后,记者联系上管理该片区的康城小区3期物业。一名值班工作人员坦言,此前确实多次收到过来自居民关于“拔插座”的投诉。“不止是‘瀑布湾道’,其他停车库里,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名工作人员透露,非机动车停车库内暂时未安装监控探头。“现阶段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我们已经将情况上报给领导了,后续会商量着怎么去解决这件事。”
存安全隐患需规范操作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后获悉,若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被人强行拔下插头,可能面临安全问题和法律风险。强拔插头不仅违反公序良俗,若造成充电设备线路过载、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当事人可能面临民事责任和刑事风险。
![]()
车辆充电
有业主指出,充电桩本身是否应当“版本升级”,形成断电保护机制,严格把控安全风险?“智能充电桩”的机身并未显示联系方式,线上“问题解答”也只罗列出8条给定的“常见问题”,其中并未明确指出,系统是否有“断电保护措施”,以及如何才算是“规范操作”。记者点开“问题反馈”界面后留言,截至发稿,也未得到任何回复。
今年10月24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应具有短路、过流、过压、欠压、空载、充满断开、最长充电时间、超温等保护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检测方法。
资料显示,针对非机动车充电桩较为标准的一套“操作规范”是:通过扫码支付系统,确认结束充电、费用结算后,再“拔插”插头;使用机器前,也应检查设备状态,确认充电线路无破损。对此,上海康城小区业主们呼吁,广大业主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操作机器,切莫为图省事“硬拔”插座;另外,小区物业也应当尽快补上监控漏洞,为居民们筑牢“安全屏障”。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原标题:《一个月内遭遇3次!业主刚给电动自行车充电14分钟就被人拔掉插头……》
栏目编辑:陈浩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