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月电费怎么又一千多?” 陈默盯着缴费单皱起眉。
他独居,家里电器还都是一级能效,电费却连着三个月往上涨,实在蹊跷。
深夜,他忍不住去查电井,竟发现一根电线从自家主线上偷接,直直通向对门 —— 原来是邻居王浩一家在偷电!
陈默没声张,出差前悄悄改造了电路,把偷电线路的电压调成了 400 伏。
等他在外地刷到业主群,王浩家的电器已经全被烧毁,正闹着要物业赔偿。
陈默嘴角微扬,这场给贪婪设下的 “局”,才刚开始……
01
陈默今年三十五岁,是一家电气设备公司的技术主管,在这座南方的一线城市打拼了十二年。
三年前,他掏空积蓄又贷了笔款,买下了这套位于市中心老小区的房子,虽然每个月要还五千多的房贷,但终于不用再挤在出租屋里,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他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喜欢跟人打交道,但一直记得老家“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平时遇到邻居,都会主动打招呼,能帮的忙也从不推辞。
住在他家对门的是一家三口,男主人叫王浩,看着四十岁左右,在一家建材公司当部门经理,女主人赵兰是全职太太,还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叫王小宝。
王浩一家搬来比陈默早两年,陈默刚入住的时候,特意买了水果和牛奶送过去,想着以后邻里之间能互相照应。
一开始,相处得还算融洽。
只是时间久了,陈默发现王浩夫妇有些爱占小便宜。
比如赵兰经常把垃圾袋放在陈默家门口,等陈默出门的时候顺便带下去;有时候还会在楼道的公共区域晒腌肉,味道飘得满楼道都是。
陈默想着都是小事,没必要计较,每次都默默忍了下来。
直到半年前,一张电费单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那天他下班回家,在楼下的信箱里看到了上个月的电费通知单,打开一看,上面的数字让他瞬间懵了——一千一百二十块。
他仔细算了算,自己每天早上七点出门上班,晚上七点左右回家,周末偶尔会在家看看电视、用用洗衣机,家里最耗电的电器就是空调,而且夏天也就开两三个小时,冬天基本不用,怎么可能用这么多电?
他第一反应是电力公司算错了,赶紧拿出手机,拨通了电力公司的客服电话。
客服人员很有耐心,帮他核对了电表的起止度数,还告诉他每个时间段的用电量,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挂了电话,陈默坐在沙发上,心里满是疑惑。
难道是家里的电器出了问题,偷偷漏电?
作为一名资深的电气维修人员,陈默立刻从柜子里翻出工具箱,里面的万用表、钳形电流表都是他平时工作常用的工具。
他先检查了家里的总开关和线路,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数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老化或者漏电的迹象。
接着,他又逐个检查了家里的电器,从冰箱、洗衣机到空调、电视,把每个电器的待机功耗都测了一遍,结果也都符合标准,没有任何异常。
这就奇怪了,电到底是从哪里“跑”掉的呢?
陈默带着疑问,还是按时交了电费,心里想着,可能只是偶然情况,下个月说不定就正常了。
可没想到,第二个月的电费单寄过来的时候,上面的数字比上个月还高——一千三百八十块!
![]()
看到这个数字,陈默彻底坐不住了。
他很清楚,自家的用电习惯没有任何改变,问题肯定不是出在自己家里。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对门,心里冒出一个荒唐却又不得不怀疑的想法:会不会是王浩家偷用了自己家的电?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陈默开始留意王浩家的用电情况。
他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天只要自己一出门上班,对门的空调外机就会开始运转,一直到自己快下班回家的时候才停下来;而到了周末,如果自己一整天都在家,王浩家的空调就很少启动,偶尔开一会儿,也会很快关掉。
这太不正常了。
谁家会特意避开邻居在家的时间用空调呢?
陈默决定做一个实验。
周六早上八点,他像往常上班一样,背着包走出家门,还故意在楼道里咳嗽了两声,让对门听到自己出门的动静。
然后他没有下楼,而是悄悄走到楼梯间,从窗户里盯着自家和对门的空调外机。
果然,不到十分钟,对门王浩家的空调外机就“嗡”的一声启动了,风扇不停地旋转着,而自己家的空调外机则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没有任何动静。
陈默拿出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作为初步的证据。
但这还不够,他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证明王浩家确实偷接了自己家的电线。
这栋楼的电表和总开关都装在每层楼道的电井里,平时用一把普通的三角锁锁着,对别人来说可能不好打开,但对陈默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那天晚上十一点多,等整栋楼都安静下来,大部分住户都睡了,陈默拿着手电筒和工具,轻手轻脚地走到电井门口。
他用专用的工具轻轻一撬,电井门就打开了。
电井里的线路密密麻麻,各种颜色的电线缠绕在一起,但陈默很快就找到了自家的电表和空气开关,上面贴着清晰的房号标签。
他关掉手电筒,拿出钳形电流表,小心翼翼地卡在自家的主火线上。
此时家里所有的电器都已经关掉了,按照正常情况,电流表上的数值应该是0。
可结果却让他怒火中烧——电流表上显示着一个稳定的数值:6.2A。
陈默在心里算了一下,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UI,民用电压是220V,220V乘以6.2A,就是1364W,这个功率正好是一台1.5匹的空调满负荷运转时的功率。
真相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王浩家在偷用自己家的电!
陈默强压着怒火,打开手电筒,顺着自家的线路仔细查找。
很快,在电表下方一个很隐蔽的角落,他发现了一根不对劲的电线。
这根电线用灰色的电工胶带缠得严严实实,颜色和周围的线路差不多,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但它的走向很奇怪,不是连接到自家的室内线路,而是从自家总开关的上端接出来,绕过电表,然后钻进了墙体的缝隙里,朝着对门的方向延伸过去。
这种偷电手法很专业,显然是找懂行的人做的。
他们竟然直接绕过电表,从自家的主线上偷电,这就意味着,王浩家所有的用电,都算在了自己的电费单上!
陈默一想到自己这几个月,不仅要还房贷,还要替王浩家交高额的电费,连他们家那台老旧又耗电的空调,都是自己在买单,就气得浑身发抖。
他恨不得立刻冲过去,砸开对门的门,跟王浩当面理论。
但他很快冷静了下来。
他见过王浩的为人,平时就爱耍无赖,就算自己拿出证据,他也肯定会矢口否认,甚至可能倒打一耙,说自己冤枉他。
就算报警,警察来了也顶多是调解,让王浩把偷电的线路拆了,补交一部分电费,这样的惩罚太轻了,根本解不了自己的气。
陈默想要的,不是简单的调解和道歉,而是要让王浩夫妇为他们的贪婪和无耻,付出应有的代价。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慢慢形成。
他是做电气维修的,对电路和电压了如指掌,既然王浩家这么喜欢偷电,那他就“送”他们一份足够“惊喜”的电力大礼。
02
计划一旦在心里确定,陈默就开始默默准备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表面上跟往常一样,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晚上下班回家,遇到王浩夫妇,还会笑着打招呼,仿佛对高额电费的事情一无所知。
而王浩夫妇,似乎完全没察觉到陈默的异常,依旧心安理得地用着偷来的电,有时候赵兰在楼道里碰到陈默,看他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好像在看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
有一次,陈默下班回家,在楼下碰到正要去超市的赵兰。
赵兰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购物袋,看到陈默,热情地打招呼:“小陈,下班啦?看你最近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工作太忙了?年轻人也要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
陈默笑了笑,回应道:“谢谢兰姐关心,最近公司有个项目要赶,确实有点累。”
赵兰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小陈,我听楼下张阿姨说,最近的电费又涨了,你一个人住,每个月电费应该花不了多少吧?我们家三口人,平时都省着用,一个月还得四百多呢。”
陈默心里冷笑一声,脸上却装作苦恼的样子:“别提了兰姐,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个月的电费都快一千四了,正愁着找不到原因呢,可能是家里哪个电器出问题了,等周末我再好好检查检查。”
赵兰听完,眼睛里闪过一丝得意的光,但嘴上还是假惺惺地安慰:“哎呀,怎么这么多啊!那你可得赶紧查清楚,这钱花得也太冤枉了。我们家老王懂一点电路,要不我让他周末去帮你看看?”
“不用了兰姐,不麻烦王哥了,我自己就是做这个的,这点小事我自己能搞定,别耽误王哥休息。”陈默连忙拒绝,他可不想让王浩趁机检查自己家的电路,暴露了计划。
看着赵兰转身离开的背影,陈默心里的怒火更旺了。
他们越是得意,就越让陈默觉得,这个计划必须完美执行,让他们付出足够惨痛的代价。
从那天开始,陈默就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
首先,他要确保这个计划不会影响到其他邻居,更不能对自己家造成任何损失。
他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对自家的电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他在自家的配电箱里加装了一个副开关,把通往各个房间的线路,都从原来的主开关下端,转移到了这个副开关上。
这样一来,只要关掉副开关,自己家所有的电器就都会断电,而那根被王浩家偷接的线路,依旧连接在主开关上,不受副开关的控制。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调整电压。
民用住宅的标准电压是220V的单相电,而工业用电大多是400V的三相电。
陈默住的这栋楼虽然是老小区,但当初开发商为了方便一楼的商铺用电,引入了三相四线制的电源,也就是说,在电井里,除了平时使用的火线和零线,还有另外两根火线和一根地线。
只要稍微改造一下线路,就能把输出到偷电线路上的220V单相电,变成400V的三相电。
这对陈默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比如三相空气开关和高规格的电缆。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陈默以公司项目需要为由,从合作的供应商那里申请了这些材料,悄悄带回了家。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没有任何人发现异常。
陈默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能让他长时间离开家,又能让计划效果最大化的机会。
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
公司接了一个外地的项目,需要派技术人员去现场指导,工期大概半个月,领导第一个就想到了经验丰富的陈默。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陈默心里很清楚,实施计划的最佳时机,终于到了。
出差的前一天晚上,陈默等到凌晨一点多,确认对门的王浩一家都已经睡熟了,才拿着工具,再次来到电井前。
这一次,他的心里没有丝毫紧张,反而带着一种冷静的期待。
他熟练地断开电井里的总电源,然后把原本接入自家的220V单相线路拆下来,将三根火线接入新准备的三相空气开关。
接着,他从三相空气开关的下端,引出两根火线,接到了原本连接偷电线路的端子上。
这样改造之后,原本输出220V电压的线路,就变成了400V的高压线路。
要知道,市面上所有为民用220V设计的电器,一旦接入400V的电压,瞬间就会被烧毁,没有任何例外。
做完这一切,陈默仔细检查了好几遍,确保线路连接正确,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会影响到公共电网和其他邻居家的电路。
然后他把电井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关上大门,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悄悄回了家。
回到家,陈默把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箱放在门口,然后走到自家的配电箱前,关掉了那个加装的副开关。
他检查了一遍家里的电器,确认所有设备都已经断电,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控制偷电线路的主开关上。
他仿佛能想象到,当自己合上这个开关,400V的高压电流会顺着那根偷电的电线,涌入王浩家的每一个电器。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还有王小宝的学习电脑,都会在瞬间发出一声闷响,然后变成一堆没用的废铁。
想到这里,陈默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伸出手,没有丝毫犹豫,“啪”的一声,合上了主开关。
屋子里依旧安静,没有任何声音,但陈默知道,一场“好戏”,即将在对门上演。
03
第二天一早,陈默像往常一样,提着行李箱走出家门,准备去机场。
就在他锁好门,转身要走的时候,对门的门突然“吱呀”一声打开了。
王浩穿着一身运动服,看起来像是要去晨练,看到陈默手里的行李箱,愣了一下,然后脸上立刻堆起了虚伪的笑容:“哟,小陈,这是要出差啊?”
“是啊王哥,公司派我去外地做项目,得去半个月。”陈默平静地回答,语气里听不出任何异样。
“半个月啊?那时间可不短。”王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他一边说着,一边假装关心地提醒,“出门在外可得注意安全,家里没人的话,水电总闸记得关好,万一漏水漏电,麻烦就大了。”
陈默心里很清楚,王浩这话看似是关心,其实是在试探,怕自己关掉总闸,断了他家的免费电源。
他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不仅没关总闸,还特意为他们“升级”了电压。
“谢谢王哥提醒,我都检查过了,水电总闸都没问题,您放心吧。”陈默笑了笑,跟王浩挥了挥手,转身走向电梯。
电梯门缓缓关上,隔绝了王浩探究的目光。
陈默靠在电梯壁上,心里很平静,他知道,从自己离开小区的这一刻起,王浩家的“灾难”,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坐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陈默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兴奋,反而很平静。
对他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报复,更像是在清理附着在自己生活里的一颗“毒瘤”,让自己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
他甚至能在脑海里清晰地勾勒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王浩夫妇发现自己出差了,肯定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用电,空调会24小时开着,洗衣机、电热水器也会随时使用,享受着免费电力带来的“快乐”。
可他们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当他们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视或者空调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会是熟悉的画面和凉爽的风,而是电器烧毁的闷响和刺鼻的焦糊味。
第一次电器烧毁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以为是电器本身出了故障,不会太在意,只会换另一个电器用。
可当第二个、第三个电器接连被烧毁,甚至插座都开始冒黑烟的时候,就算再迟钝的人,也会意识到问题出在电上。
到那个时候,他们会惊慌失措地拔掉所有电器的插头,然后打电话给物业投诉,说小区电压有问题。
可物业的电工上门检查,只会发现他们家的电路没有任何异常,因为偷电线路是从陈默家接过去的,只要拔掉电器插头,偷电线路就处于断路状态,根本测不出电压异常。
想到王浩夫妇那种从得意到惊慌,再到困惑的表情,陈默的心里没有丝毫同情,只有一种“罪有应得”的坦然。
到了机场,离登机还有一段时间,陈默找了个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悠闲地刷着手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概在他离开家两个多小时的时候,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突然热闹了起来。
有邻居发消息说:“刚才是不是谁家跳闸了?我家的灯闪了一下,吓我一跳。”
紧接着,又有几个邻居附和:“对对对,我也感觉到了,好像是咱们这栋楼,我还听到外面有‘啪’的一声响。”
“我在阳台看到12号楼那边好像有电火花闪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事。”
陈默住的正好是12号楼,看到这些消息,他心里明白,这应该是王浩家的某个大功率电器,在接入400V电压后被烧毁,瞬间产生的大电流触发了楼层的总保护开关,导致了短暂的跳闸。
看来,“好戏”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早开始。
没过几分钟,小区的物业经理也在群里发了消息:“@所有人,刚才接到12号楼502业主(王浩家的房号)的电话,反映家里的电器全部被烧毁,怀疑是小区电路有问题,我们已经派电工师傅过去了,请大家先不要慌,有情况会及时在群里通知。”
这条消息一发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所有电器都烧了?这么严重吗?”
“不会是小区电压不稳吧?我家刚买的冰箱,可别出问题啊!”
“物业赶紧查清楚啊,要是电压有问题,整栋楼的电器都得遭殃!”
看着群里邻居们的恐慌和讨论,陈默喝了一口咖啡,嘴角微微上扬。
王浩,你不是最喜欢偷电吗?现在,该为你这种贪婪的行为,好好买单了。
他很清楚,王浩主动打电话给物业,其实正好中了自己的圈套。
只有把事情闹大,让物业和更多邻居参与进来,后续的调查才会更公开,王浩偷电的事情,才更容易被曝光。
很快,登机口开始检票了,陈默关掉手机,收拾好东西,跟着人群走向飞机。
飞机缓缓升空,窗外的城市渐渐变小,陈默的心里却无比轻松。
王浩,这只是开始,半个月后我回来的时候,还会有一份更大的“惊喜”等着你。
04
陈默在外地出差的这半个月里,虽然每天都忙着处理项目上的事情,但一直没有忘记关注家里的情况。
他特意把小区业主群设置成了特别提醒,只要有新消息,就能第一时间看到,相当于远程“观看”这场自己导演的“大戏”。
物业的电工师傅很快就赶到了王浩家,经过初步检查后,在群里发了一条通告,安抚大家的情绪。
![]()
通告里说,经过现场检测,小区的公共电路和电压都一切正常,其他住户家也没有出现电器损坏的情况,初步判断是502住户家内部线路存在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业主,请大家放心。
看到这条通告,陈默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物业的电工只会检查王浩家室内的插座和线路,而偷电线路是从陈默家接过去的,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王浩家的插座上根本测不出400V的高压,自然找不到问题所在。
更重要的是,王浩绝对不敢告诉电工,他家的电是从邻居家偷来的,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于是,这件事就成了一桩“悬案”。
王浩显然不甘心,在群里大发雷霆,一口咬定是物业的电路有问题,要求物业赔偿他家所有电器的损失,还说要找媒体曝光,甚至去法院起诉物业。
他在群里发了好几张照片,都是被烧毁的电器:屏幕裂开的液晶电视、外壳被烧黑的冰箱、插头熔化的空调外机,还有王小宝那台键盘都变形的学习电脑。
每一张照片都显得惨不忍睹,王浩还在照片下面配文,说这些电器刚买没多久,总共花了六万多,现在全毁了,物业必须负责。
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试图博取其他邻居的同情。
“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我们交着高额物业费换来的服务!好端端的家里电器全被烧了,物业还推卸责任,这日子没法过了!”王浩在群里愤怒地控诉着,语气里满是委屈。
赵兰也在群里帮腔,发了一段语音,声音带着哭腔:“昨天晚上孩子还在用电脑写作业,今天早上一插电就烧了,孩子吓得直哭,家里到处都是焦糊味,我们现在连饭都做不了,物业要是不赔偿,我们就跟他们没完!”
一开始,有些不明真相的邻居确实很同情他们,在群里安慰王浩夫妇,还帮着他们一起催促物业尽快解决问题。
但没过多久,群里的风向就慢慢变了。
有一位住在王浩家楼下的邻居,在群里提出了疑问:“我有点好奇,为什么整栋楼只有你们家的电器被烧了?我们家跟你们家户型一样,电器也差不多,怎么一点事都没有?”
另一位从事电工行业的邻居也跟着说道:“一般情况下,电器全部被烧毁,大多是因为接入了过高的电压,比如零线断了或者接错了火线,但这种情况通常会影响整个单元甚至整栋楼,不可能只针对一家。除非……问题出在你们家电表之后的线路上。”
这位邻居的话,一下子说到了关键点上。
王浩看到消息后,立刻在群里反驳:“什么电表之后!我们家装修的时候找的是正规公司,线路都是按照标准装的,怎么可能有问题!肯定是物业的主线路有问题,只是我们家倒霉,正好赶上了!”
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任何说服力。
越来越多的邻居开始怀疑王浩家的线路有问题,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他们自己私拉乱接线路,才导致了电器被烧毁。
陈默看着群里的讨论,心里很清楚,大家的怀疑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王浩夫妇在群里闹得越凶,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偷电的事情,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物业经理被王浩闹得焦头烂额,为了证明物业没有责任,只能联系了电力公司,请求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整栋楼的电路进行一次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