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热带植物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新潮玩。常见的“热植”有龟背竹、花烛、鹿角蕨、蔓绿绒、彩叶芋等,它们凭借硕大奇特的叶形、独特的叶片质感以及布满脉络的独特纹路,成了一些年轻人的心头好。100万元一株的鹿角蕨、50万元一株的龟背竹,这样的天价植物在“热植圈”里并不少见。
其中,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是一种因为基因变异的“锦化”热植,因为足够独特,一片叶子能卖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锦化”到底是什么神奇现象?这些热带植物真值这么多钱吗?
部分“热植”标价百万元
“锦化”品种被热捧
在被称为“热植圈”的小圈子里,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几款被热捧的热带植物,它们的价格“没有上限”。今年处在“C位”的是鹿角蕨,一种形似梅花鹿角的热带植物。
一株披着白色绒毛的鹿角蕨,标价整整100万元,在昆明的一场热带植物展会上,像这样的“天价植物”,园艺自媒体博主汪文俊见到了不少。
“这株100万元的鹿角蕨叫做侏儒,是非常罕见的一个品种。一株植物要长好多年才能长成这样,成品自然比小苗贵。再加上它养得特别好,所以就会卖一个相对高的价格。”
实际上,在“热植圈”,品种并非决定植物身价的唯一因素。在不少热植展上,也有龟背竹、花烛这类常见家居绿植的身影。但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标价却显示了这些植物的不同,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锦化”表现。
![]()
△汪文俊在热带植物展上发现标价50万元的龟背竹
汪文俊解释,“锦化”指的是植物基因突变导致的局部颜色变异现象。“植物‘锦化’实质是叶绿素缺失,是一种病态。因为植物体内同时有胡萝卜素、叶绿素和花青素,当叶绿素缺失时,绿色就少了,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就会显现出来,于是就会出现红的、黄的、白的等彩色。”
“带锦热植”天价成因:
突变概率低、时间成本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主任吴福川介绍,由于植物“锦化”表现无法预测,且出现概率较低,少数成功品的成本就被摊得极高。
“常绿的大家都看惯了,没什么新奇的,逐步把目光集中在有‘锦化’的现象上。突变这种现象好多植物都有,有的突变率高,有些突变率低,突变率约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在好多‘热植’中,突然发现有一株可能是这种变异的,活力还不是太弱,从孢子、小苗子繁育成大苗子,可能需要三四年,周期特别长。它稳定了以后再扩繁,所以贵一些。”
实际上,动辄几十万元天价的热带植物并不是市场主流。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热带植物的价格差距很大,根据品种、大小和“锦化” 程度不同,从几十元、上百元到几千上万元不等。
以龟背竹为例,有圈内经验帖总结:价格几百元的白锦龟背竹是入门款,其他颜色“锦化”表现价格更高。如果“锦化”分布均匀,比如叶子以叶茎为界,一半绿一半其他颜色,一片叶子的价格就需要几千元。
汪文俊介绍,天价热带植物通常是母本,一般不在普通爱好者手中流通,买家主要用来扩繁,更多是商业行为。“比如种植户买了一株很贵的植物来繁殖,未来繁殖出来的小苗自然也贵,这就是投资。爱好者购买的大多集中在几千元。
养护门槛高、跟风炒作有风险
“热植”新手需谨慎
热带植物原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湿度有着天然的高要求,尤其是“锦化”品种,养护条件更为苛刻。
吴福川表示,养护好这些热带植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对环境要求严格,一般气温不低于15℃才能生长,湿度要稍微湿一点。新手可以拿一些普通的先练练手,掌握它的生活习性后,再慢慢入手。”
近年来,随着扩繁技术成熟,一些经过大量组培繁殖、基因突变性状稳定的品种已经跌落“神坛”,价格逐渐亲民。
在汪文俊看来,作为植物爱好者,选几株喜欢的“热植”寄托情感无可厚非,但盲目跟风炒作存在很高的风险。
“每四五年会有一种新植物被炒作起来,然后因为扩繁的量比较大,养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它的价格滑到谷底。量力而行,没必要突破自己的购买能力去追高。”汪文俊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陈俊妍丨责任编辑:杜晓华丨监制:白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