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一系列挑衅言论之际,菲律宾这个"南海搅局者"又开始不安分了。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菲律宾加强与外部势力的合作,与美国和日本在南海的联合巡航)
1、“重拳手”出击,解放军亮剑
最近,菲律宾武装部队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11月14日至15日与美国印太司令部、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所谓的"西菲律宾海"开展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这已经是近期菲律宾第三次拉拢域外势力在南海搞事情了。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的表态掷地有声:"我们正告菲方立即停止挑起事端、升级紧张局势。"这话说得够直白,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解放军的实际行动 - 首次组织轰炸机编队在南海进行例行巡航。这可不是普通的军事行动,而是向某些不安分的势力发出的明确警告信号。
要知道,轰炸机可不是普通的战机,它是空中打击力量中的"重拳手"。在南海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出动轰炸机编队巡航,就像是在棋盘上落下了一枚极具分量的棋子。这步棋背后,是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决心,也是对某些域外势力插手南海事务的明确回应。
![]()
(解放军组织轰炸机编队巡航南海,稳定南海局势)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当前南海局势就像一锅即将沸腾的热水。日本政客的危险言论、菲律宾的不断挑衅、域外势力的频繁介入,都在给这锅水不断加温。而解放军的轰炸机编队巡航,就是要告诉这些势力: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控制火候,绝不会让这锅水沸腾溢出。
2、"单点应对"升级为"体系对抗"
当轰炸机的轰鸣声响彻南海空域,这场军事博弈已经进入全新阶段。解放军首次以轰炸机编队的形式直面菲律宾的挑衅,这不仅是战术层面的升级,更是一次战略层面的宣言。让我们先来细品这次亮相的"主角"——轰-6系列轰炸机。
这些空中巨无霸包括专门对海打击的轰-6K、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轰-6N,以及海军航空兵专用的轰-6J。它们组成的编队,就像一支悬在南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与歼击机相比,轰炸机的载荷能力更强,打击半径更远,对海打击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用专家的话说,这就是专门针对大型水面舰艇的"饱和攻击利器"。
![]()
(首次,解放军以轰炸机编队形式应对菲律宾挑衅)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巡航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解放军在南海的战备巡航已经实现常态化,但出动轰炸机编队应对所谓的"联合巡航"尚属首次。这说明什么?说明解放军的应对策略正在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威慑",从"单点应对"升级为"体系对抗"。
特别要强调的是黄岩岛这个战略要地。它就像南海的"咽喉",控制着重要的海上通道。轰炸机编队在这一空域的出现,无异于向外界宣示:中国不仅有决心,更有能力守护这片蓝色国土。任何试图在这一区域制造事端的行为,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3、强者为尊,实力才是“通用语言”
但这场军事棋局的精妙之处远不止于此。此次轰炸机巡航,实际上是在为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协同作战进行预演。航母战斗群与轰炸机编队的联合作战,将实现打击能力和打击半径的倍增效应。
![]()
(解放军此次巡航,亦是为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协同作战做准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巡航中,轰炸机编队并非单独行动,而是有歼击机编队全程护航。这种多机种协同作战的模式,展现出解放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成熟。在现代战争中,单一兵种的威力再大也有限,真正的战斗力来自于各兵种的有机配合。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日益成熟,轰炸机编队与其的协同作战将成为常态。这种"航母+轰炸机"的组合,将使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威慑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届时,任何试图在这一区域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后果。
这场发生在南海的军事博弈,实际上是一场关于未来区域秩序的前哨战。通过这次轰炸机编队的巡航,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用最先进的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国际舞台上,实力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