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多家媒体消息报道,停产逾两年的威马湖北星晖工厂,或将被当地的能源企业“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接手,开启“电池+整车”的全新发展模式。
据悉,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注册资本高达60亿元(人民币),是威马全资控股的一家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上经营策略出现失误,该公司逐步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2023年9月,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其破产重整申请,并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来推进重整程序。截至2025年,该公司虽处于存续状态,但经营状况异常,还涉及多起法律纠纷和司法案件。
![]()
与拜腾、博郡、爱驰、高合等同样破产或处于停滞状态的新势力企业相比,威马能吸引更多接盘者关注,主要得益于威马的产能和资质。威马星晖工厂便是其其中一项。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星晖工厂是湖北省唯一拥有整车制造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基地,总投资202亿元,一期工厂规划产能15万辆,在2020年1月8日正式投产,曾是威马汽车的第二个全资质制造基地。
回顾威马的闪光时刻,其也登顶过冠军宝座,虽然比较短暂。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全年销量分别为1.28万辆、2.19万辆和4.42万辆,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不过到了2022年,威马全年销量断崖式下滑至2.93万辆。
目光聚焦到当下,近期威马官方的表现也很活跃,推断可能与上述情况有关。
11月3日,威马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布了一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海报,配文“好事将近,敬请期待”,这引发了市场对其回归的诸多猜测。5日,威马官方APP“小威随行”重新在主流应用市场上架,并重新修复了蓝牙车控、远程操控等核心功能。
![]()
在此之前,威马已经迎来了一波“好消息”。在提交破产申请一年半后,今年4月初,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威马的重整计划。
![]()
4月中旬,威马黄冈基地的总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检测即将出厂的新车
今年9月,威马汽车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翔飞成为其投资人和新股东,接管这四家威马公司。
翔飞与威马汽车此前签订的《重整投资协议》表明,重整主体的债权总计超过148亿元,另外还有超过112亿元的暂缓债权。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战略投资人后续的持续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
根据白皮书显示,翔飞汽车为威马汽车制定系列目标。2025-2026年是重整阶段,今年9月开始复工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底产销达到1万台,力争实现2万台;2027-2028年是发展阶段,年销量目标或将升至25-40万台,并启动IPO筹备工作;2029-2030年,进入跨越阶段,挑战1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1200亿元的营收目标,成为行业新标杆。
据报道,威马温州工厂自6月起就已悄悄复工,目前大约有五六十个工作人员,分布在设计、采购、人事、行政四个部门。不过,威马在重整过程中困难重重,销售与售后体系近乎处于崩溃状态,销售渠道的恢复进程十分迟缓。当下,零跑、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品牌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以及更强的产品力在市场中攻城略地。而威马既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又没有健康的销售渠道,即便拥有生产资质,恐怕也难以避免被市场边缘化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