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COP30热带雨林基金(TFFF)我方支持,但暂不出资这件事。
COP30会场刚开场,气氛就不一般。热带森林基金要价1250亿美元,美国总统特朗普压根没来,西方国家却转头把压力甩给中国,可这回中国这回干脆利落拒绝了。
![]()
![]()
谁该掏钱?别拿“热带森林”说事儿
今年的 COP30 气候大会落脚 “地球之肺” 巴西,东道主提出的 “热带森林永久基金” 引发激烈争议 —— 巴西计划筹集 1250 亿美元,用于保护亚马逊等热带雨林,宣称要全球共担环保责任。
在特朗普明确缺席会议、美国表态含糊的背景下,国际舆论突然一涌而上,把焦点对准了中国,理由是“中国排放高”“中国有钱”。
这让人不禁想到一个场景,如果有人在饭桌上甩出账单,说你得买单,因为你现在挣得多,那你大概会笑着回一句:“这顿饭我可没点。”
![]()
这套说辞,听着眼熟吧?过去几十年,凡是涉及环境议题,总有一些国家一边自己不作为,一边把道德大棒挥向别人。外交部明确表态,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和雨林退化提供充足资金。
这并不是狡辩,更不是甩锅,而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据《巴黎协定》规定,发达国家要率先承担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这不是中国说的,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共识。
![]()
让我们把账本打开看一看。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占了全球总量的七成,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是中国的2.4倍。
也正因为这些历史“老账”,才有了《巴黎协定》中一条明文规定: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优先出资,不能把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可偏偏有人 “既想采购中国质优价廉的光伏板,又怕中国在绿色技术上领先,还不愿出钱支持气候基金”。这番操作,连 COP30 主席多拉戈都看不下去,直言 “这是典型的虚伪逻辑”。
![]()
气候公平不是口号,中国不会被带节奏
这次中国的拒绝,不是对环境不重视,而是对不公平说“不”。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承诺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金白银地在干。
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还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设施差,能源依赖高,如果不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怎么可能“绿色转型”?
![]()
这就是中国拒绝出这笔钱的底层逻辑:我们愿意参与,但不接受被“捆绑”;我们愿意合作,但不做冤大头。据路透社报道,会议期间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也表达了类似立场:气候资金的首要来源,必须是那些历史上排放最多的发达国家。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用实际行动帮助其他国家。比如非洲的绿色电力项目、东南亚的清洁能源合作,中国都在出力,而不是出风头。
这1250亿美元的基金,听起来很美,但前提是公平。如果规则写清楚、责任划明白,中国当然愿意出力。但现在的局面,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想还债,却想让别人先垫钱。这种做法,换谁都不会答应。
![]()
中国这次拒绝出资,是对不公平的制度说不,也是对全球气候治理规则的坚守。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做的是担当,不是退缩。我们不是不愿意为环境出力,而是不愿意被当“冤大头”。
环保不能靠道德绑架,更不能靠双标游戏。气候合作要靠规则,不靠喊话;责任担当要靠事实,不靠谁嗓门大。真正的全球治理,需要的不是替罪羊,而是守信用的合作者。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 美加州州长批评特朗普政府缺席COP30
观察者网 “中方支持,但暂不出资”?外交部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