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行背后的财富流转与资产重建逻辑
房价加速下行期,不同人群的财富流转如何发生?对立是否永远存在?为何大跌后的房价终将重新增长,这一轮出清又会成为资产重建的绝好机会?今天,我们从财富分配的视角,聊聊未来房价的大致走势。
这一过程中,核心涉及两个群体:普通大众与精英群体。解决普通大众的需求之余,精英群体的诉求同样不可忽视——若精英的核心诉求得不到回应,未来的生产力又该由谁来创造?
此前,我从当前经济运行机制的症结、消费与生产的失衡角度分析过:未来房地产行业仍需承担创造货币、开启新债务周期的责任。最终结论是,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在大跌之后,必然会迎来重新增长,且这种增长仍具备金融属性与投资价值。至于具体时间点,无人能精准预测,但走势已然明确——最佳方式是跟踪数据,待数据向好、新周期开启,部分城市的房产仍可作为优质投资标的。
今天,我们继续围绕消费与生产的失衡,从财富分配的视角,深入探讨房地产的未来走势。
上一篇内容中,我详细解读过资本主义的终局悖论:财富会不断集中,分配失衡最终引发崩盘。而真正可持续的分配方案,必然诞生于东方——需要一种非资本的力量来推动财富重新分配。西方经济体几乎全由资本主导,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政府,都试图通过混合制度解决分配问题,但机制缺陷导致社会缺乏制衡资本的力量(这部分可参考我之前的内容)。而东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混合制度运作的典范。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分配滞后的问题会愈发凸显,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调节社会财富,但调节需把握合理比例:比如将50%的社会生产成果向普通大众倾斜,即便不参与劳动,也能获得基础生活保障;剩余50%则留给能创造核心生产力的精英群体,让他们有动力通过自身才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完全的计划经济缺乏效率,纯粹的市场经济终将走向分配失衡,唯有混合制度,才能化解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
理清这一核心逻辑后,我们聚焦具体的房地产行业。
一、主动出清:债务化解与贫富差距缩小的双重目标
这一轮房地产下行,本质是主动出清行为,核心目的包括债务出清,而缩小贫富差距更是关键目标之一。房产目前是家庭财富的最大组成部分,房价下降50%,家庭财富差距会显著缩小,部分小城市的降幅甚至可能超过这一比例。
与此同时,大量保障房的建设,核心是保障普通大众的基本居住权。但很多人忽略了:解决普通大众需求的同时,必须兼顾精英群体——若精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未来的生产力创造便会失去核心动力。
二、分化行情:为精英群体创造价值出口
正如引言所述,未来科技高速发展,精英群体将占据生产力创造的主导地位,通过转移支付让普通大众受益的同时,精英群体仍会持有50%(或其他合理比例)的社会财富,这些巨额财富需要找到合适的出口。
说白了,必须创造能区分富人与普通大众的需求场景。传统的“吃喝住行”中,“住”是绕不开的核心,且具备无限的价值叙事空间——豪宅价格无上限,核心地段、稀缺地段的房产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对于富人群体,需要创造两大核心:一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二是愿意高额消费的场景。未来富人的追求,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如实现梦想、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必然是物质层面的(如高端房产、游艇、私人飞机、太空旅行等)。只有精准对接这些追求,才能调动精英群体的创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花钱”,并通过创造价值反哺社会。
这就需要为富人构建“价值叙事”:如同美国,同一地段的富人小区价格远高于周边,这种溢价背后,是群体划分、专属服务、身份象征等一系列“故事”——这些人为创造的追求,正是富人愿意高额消费的核心逻辑。从这一角度看,部分核心资产(如高端房产)必须保持上涨趋势,否则社会运作的核心逻辑会出现断层。
因此,这一轮房地产调整的路径清晰:第一步通过房价下行、保障房建设,解决普通大众的居住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制造分化行情,为有钱人创造追求目标与消费场景,而高端房产正是这一逻辑的核心载体——让核心地段、豪宅的价格持续上涨,满足富人对身份与地位的诉求。
三、需求支撑:核心城市的购买力基础
支撑这一逻辑的关键,是富人群体的规模与潜力。我国有14亿人口,即便当前经济面临压力、失业人数增加,富裕群体的规模依然可观(否则便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
仅四大一线城市的户籍人口就达4000多万人,只要不是近几年加杠杆高位买房的群体,大多具备强劲的经济实力与家庭财富储备。再加上其他强二线城市(总计约10个核心城市),富裕群体的规模足以支撑局部房价上涨。
此外,“十五五”规划明确了发展大科技产业的目标,这将催生出一大批新中产群体——类似过去十几年的互联网从业者,未来5~10年,这一新兴群体的增长速度会非常快,他们将成为核心城市房产需求的重要支撑。
四、财富流转:新周期下的人群迭代
财富永远在流动,债务的创造者与受益者从来不是同一拨人。
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周期中,有人成为既得利益者,有人在近年高位加杠杆买房被套牢——但这两波人的观念与处境,都不会影响未来一线与强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因为未来的获利群体是全新的一批人。
未来5~10年,新的赚钱群体将崛起,他们会在新的叙事逻辑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自身收入会持续上涨,认为自己的工作光鲜、赚钱能力突出。他们会像过去的互联网从业者一样,从购置房产开始规划财富,而这一轮房价出清,恰好降低了他们的购房门槛。
随着普通大众的居住问题得到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运作会更健康,一线与强二线城市房产的金融属性将快速回归,新群体将主动加杠杆,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债务周期。
五、机会分化:资产重建只属于少数人
任何一轮时代变革,总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对立永远存在,机会从来不会普惠所有人。
这一轮房地产调整中,有三类人群的命运截然不同:
1. 近年加杠杆高位买房的群体:已完全被套牢,未来的资产重建机会与他们关联不大;
2. 早年(如2015年之前)低价买房的群体:房价尚未跌破其购入价,心理上无损失,且过去10年积累了一定资金——当前房价下行让这笔资金的购买力大幅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核心地段房价的重要推手(虽有过往出清的痛苦记忆,但看到新群体入市后,仍会成为后续主力军);
3. 过去赚钱能力一般、未赶上房地产红利甚至被套牢,且当下与未来赚钱能力有限的群体:他们是吐槽房价过高的主要人群,资金储备有限、消费能力不足,未来的资产机会与他们关联较小,但受益于房价下行与保障房体系,其购房成本会大幅下降,生活幸福度将逐步提升。
因此,我始终认为,这一轮房地产出清是资产重建的绝好机会——但它不属于所有人,只属于少数有准备、有实力的群体。任何机会都不可能覆盖所有人,而每一次机会的本质,都是财富从一波人群向另一波人群的转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