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父亲肺癌治疗4年体重不减血糖稳定,我们的5点饮食秘籍大家都能做

0
分享至

讲述者:徐大发

整理者:pear

2021年,父亲被确诊为肺癌IIIa期。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砸向我们这个平凡却温暖的家庭。雪上加霜的是,父亲本身还有高血压、高血糖的基础病。一时间,未来仿佛被阴霾笼罩。但很快,我们全家就达成共识:齐心协力,陪父亲打一场硬仗。

如今四年过去,父亲生活自理,心态开朗,肿瘤控制稳定,生活质量远超我们最初的预期。回顾这几年的经历,我们觉得在心态调整和营养支持这两件事上做得尤为用心,也想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共同走好抗癌路。

1

突如其来的肺癌,

一家人携手的抗癌路

2021年10月,父亲咳嗽带血丝的画面,像一根尖锐的刺,扎进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其实他持续咳嗽已有两三个月,我们只当是普通感冒,直到那抹血色出现,才慌慌张张地带他去了医院。增强CT结果出来的那天,医生把我们几个子女叫进诊室,委婉地告诉我们:“左肺有阴影,怀疑是肿瘤,需要立刻穿刺活检。”

穿刺结果确诊了肺腺癌IIIa期,左侧肺部有4.0*3.4厘米大的肿瘤。拿到结果那一刻,我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在晃动,诊室外的喧嚣瞬间被抽离,只剩下心脏“咚咚”的狂跳声。父亲辛劳半生,用挺直的脊梁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肺癌”这两个字会和他联系在一起,那么沉重压弯了他的腰。走出诊室,看到等在外面的父亲,我的眼泪完全不受控制,只能赶紧别过脸去。悲伤和难以置信之后,一个更紧迫的难题压在我和兄弟姐妹们的心头:该怎么告诉父亲?

父亲一辈子要强,又有些讳疾忌医,很排斥打针吃药。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得了肺癌,这几乎等于天塌了,他可能会更抗拒治疗。我们决定,必须“弱化”病情,一点点让他接受。我们告诉他:“爸,肺上有个小东西,发现得早,咱们好好治,吃药就能控制。”绝口不提“癌”字,用“早期”“小毛病”来弱化病情,也会从网上找长生存的病例讲给他听,一点一点地给他做心理建设。更重要的是,父亲找到了他非常信任的主治医生王主任。医生的耐心专业,一句劝慰鼓励的话就能让父亲拾起治疗信心。

后来他自己也开始查看检查报告,我们才逐渐向他透露实情。我们无法替父亲承担病痛,但至少在最初可以用温柔的方式包裹残酷的真相,为他撑起一段心理缓冲,让他能平稳地接受治疗。

医生制定了三十三次放疗和三次化疗方案。万幸,放化疗过程中父亲出现的副作用不大,还算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的治疗,肿瘤也缩小到了2.7*2.6厘米。我们最初的设想很直接:因为父亲病灶没有出现转移,我们想着通过放化疗把肿瘤缩小,然后手术切掉,一劳永逸。但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底子一般。在放化疗结束后,医生评估后觉得手术风险高,加上对侧肺部还有一个性质不明的1.3cm的小结节,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手术方案。

2

靶向治疗带来的意外之喜

好在,之前做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父亲是MET14跳突,可以用靶向药治疗。医生当时给了我们两种靶向药做选择。第一种药,父亲用药副作用很大,头痛、呕吐,人都蔫了。咬牙试了两个月,实在撑不下去,我们果断换成了第二种MET靶向药——卡马替尼。

换药之初,心里仍是忐忑,既怕副作用像之前一样凶猛,父亲的身体吃不消,更怕新药效果不好,以后的路更是难走。幸运的是,用药后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发现父亲只是在晨起时手脚有些水肿使用利尿剂就可以缓解,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我们自己也注意让他饮食清淡,控制饮水,平常多散散步也能好很多。

而真正的惊喜,悄然而至。父亲本有高血压病史,但开始服用卡马替尼后,我们意外发现他的血压竟逐渐回落至正常范围。起初我们半信半疑,连续观察数日,又特意咨询了医生,才确认这确实是靶向药带来的意外之喜——对多数人而言的副作用,反而帮父亲稳定了血压,从此无需再额外服用降压药。父亲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直呼这药“神奇”。对每天要吞下一大把药片的他来说,这无疑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带着这份稍稍轻松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换药后的第一次复查。走进医院时,心跳仍不自觉地加快,手心微汗。直到增强CT结果出来——肿瘤缩小到了2.1*1.2厘米,那一刻,我们那颗悬了许久的心,才终于稳稳落地。

主治医生看着片子,也点头说:“效果不错,坚持用下去。”后续的复查更是鼓舞人心,肿瘤一直缩小到1.9*1.2厘米,并且能长期维持稳定。从2022年7月算起,父亲吃靶向药已经三年多了,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在我们全家最需要的时候,为我们守住了这片来之不易的安稳。



图片来源:包图网

3

与死神赛跑,

心脏手术与抗癌之路的抉择

2024年初,新的危机毫无征兆地袭来。父亲开始觉得胸闷,走路没几步就喘不上气,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我们立刻带他去检查,结果显示心脏血管堵塞已达80%,情况非常危急。

心脏的问题瞬息万变,它的优先级瞬间超过了所有。医生评估后,认为心脏支架已无济于事,必须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为了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我们从上海请来顶尖心脏外科专家过来主刀。

手术前,我们与心脏外科医生和肿瘤科的医生都做了沟通,心脏外科的医生明确告知我们,为了确保手术安全,也担心与心脏治疗的药物冲突,建议在术前一到两周停用靶向药,术后也需要视恢复情况,暂停一段时间。生怕停药期间癌细胞会“卷土重来”,我们把担忧同肿瘤科医生和盘托出,医生权衡之后,同样认为 “救命要紧,必须先保障心脏手术的万无一失”。他让我们放心,短期停药的风险是可控的。

道理都懂,可那一个多月的停药期,对我们全家来说简直是煎熬。每一次看到父亲吃药,发现靶向药那个格子空着,心里就空落落的,总忍不住胡思乱想,生怕肿瘤会趁这个机会“反扑”。

万幸的是,请来的专家技术精湛,开胸手术仅用一个多小时便顺利完成。父亲的身体虽因此大伤元气,术后虚弱了许多,但总算有惊无险,闯过了这道生死关。术后一两个月,待身体指标稍趋稳定,我们便在医生允许下第一时间恢复了靶向药的使用。令人欣慰的是,后续复查结果显示,肿瘤依然保持稳定!命运垂怜,为我们留了一线温柔的光。



图片来源:包图网

4

老爸体重不减的5个营养秘诀

如果说药物治疗是前锋,那么营养支持和用药管理就是我们抗癌路上最坚实的后勤保障。父亲同时面临抗肿瘤、控血糖和护心脏三大任务,在饮食和用药上丝毫不能马虎。

改变习惯是一场“持久战”。一开始,父亲非常抗拒。他是闽南人,习惯了早餐喝升糖快的白粥,午餐吃油汪汪的红烧肉。当我们把水煮青菜、清蒸鱼端上桌时,他抱怨像吃树皮一样,没味道。

我们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反复告诉他这对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有多重要。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这些都是为了他好。

我们在烹饪上也动了更多心思:采用“少量多样”的方式,每餐准备三五个小碟菜,用胡萝卜、青椒等搭配出漂亮的颜色;同时保留一些他喜欢的、相对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白灼海鲜,蘸点酱油就很鲜美。就这样,他从最初的排斥,到皱着眉头尝试,再到后来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接受了。

我们的“独家营养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主食“粗”一点:彻底告别白米饭、白粥。改成杂粮饭,或者白米混合小米、糙米一起煮。
  • 烹饪“淡”一点:告别红烧、油炸。多用蒸、煮、快炒、凉拌,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食用油也换成了更健康的橄榄油。
  • 蛋白“优”一点:去掉肥肉,选择去皮鸡肉、瘦肉、鱼虾和贝壳类。鱼虾多是清蒸或白灼,然后蘸一点酱油吃。每天保证牛奶、水煮蛋和一顿无糖蛋白粉的加餐。
  • 蔬菜“多”一点:我们遵循“蔬菜 > 肉类 > 主食”的餐盘比例。每餐我都准备一大盘各式各样的绿色蔬菜(像是西红柿、青菜、黄瓜等),确保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 水果“慎”一点:像菠萝蜜、荔枝、香蕉等高糖水果坚决不碰。选择柚子、圣女果、蓝莓、西梅等低糖水果。

就这样,我们全家人的饮食习惯都跟着父亲变得健康起来。一蔬一饭,构筑起对抗疾病的防线。饭桌之上,是精心搭配的营养;饭桌之下,是烟火氤氲的暖意。

我觉得抗癌饮食上面其实没有那么多玄乎的忌口,只要不过敏,大多数常见食物都可以吃,关键是要食物搭配多样、营养均衡、少食多餐、摄入充足,好好吃饭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治疗力量。而让家人吃得营养一些,不被疾病夺走体重,我想这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另一个让我们得心应手的“神器”,是分格药盒。父亲每天要吃靶向药、降糖药、心脏药、护胃药……种类繁多,餐前餐后规矩也不同。为了避免他吃错、漏吃,我买了一个一周七天、区分早中晚的药盒。每个周末,我会把下一周的药全部仔细分装好,并且在餐前餐后的格子上做好标记。这样父亲一看就知道该吃什么,再也不会搞混。我们上班也安心,不用时刻担心他吃错药。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5

爱会抚平伤痛,苦难亦是礼物

如今,父亲的病情稳定,生活也重归平静。他每日下楼散步,与邻居闲话家常,含饴弄孙,颐养天年。那些曾被疾病打乱的日常,正一点一滴地归来,如风过林梢,岁月静好。

疾病带来伤痛,但苦难亦是礼物。它重塑了我和父亲的相处模式,让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生病前,我们父女俩通电话从不超过一分钟,他脾气急,我性子倔,彼此都不善表达,中间仿佛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

现在,这层纱被彻底掀开了。生病后,他住在我家,我们开始了成年后最密集的相处。他变得依赖我,每天起来哪里不舒服,会主动跟我说;复查回来,医生讲了什么,他会急着问我意见。我们可以坐在一起,泡着茶,聊很久的天,我会跟他讲讲我工作里的烦恼,他也会说说他年轻时的往事。这些年来,爱人也用他的耐心和体贴,彻底赢得了父亲的心,现在父亲逢人便夸他这个女婿好。亲情在靠近中重新生长,隔阂在对话里悄然消融。日子有了回应,他的焦虑便少了些,有我们一大家子儿女在身边,他不再觉得这场病是自己一个人要扛的事,心踏实了,人也慢慢轻松了起来。

我最大的感触,是家人的团结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加上各自的家庭,在父亲生病这件事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推诿和计较。谁有时间谁就陪父亲去复查,每次复查回来都会把和医生的对话发到群里,我们晚上就开视频会议一起讨论。经济上,大家更是二话不说,共同承担。我格外感恩,在我们家,遇到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共同解决,而不是相互推诿。这种“我们在一起”的信念,是给父亲最坚实的精神盔甲。家,从来不是没有风雨的港湾,而是风雨来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站成一道墙,为彼此遮风挡雨。

而风雨来临前,未雨绸缪也十分重要。非常幸运的是,我曾无意中给父亲买过一份保险,在父亲确诊后,我们一次性拿到了10万元的赔付。这笔钱,在当时犹如雪中送炭,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初期治疗时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减轻父亲的心理负担。在能力范围内,尽早为家人、特别是父母配置一些保险(比如当地的惠民保),真的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由衷地感谢一些人。感谢父亲的主治医生王主任,他的人文关怀和专业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感谢论坛里的包大包版主,在我们迷茫时给予了无私的专业指导;最要感谢的,是我团结一心的家人们,我们永远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陪着父亲,稳稳地走下去。也真心祝福每一位正在奋战的战友,在爱与智慧的守护下,拨云见日,见证更多生命的奇迹。只要不放弃,日子总会照进光来。



图片来源:包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58年蒋介石最后一次见张学良,说道:西安的事对国家损失太大了

1958年蒋介石最后一次见张学良,说道:西安的事对国家损失太大了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03
中国昭告全球,介入台海连着一块打!美国火速改口:支持两岸和统

中国昭告全球,介入台海连着一块打!美国火速改口:支持两岸和统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44:54
全国陷"关停潮"!一年亏损上千万,艰难求生的客运站,慢慢消失?

全国陷"关停潮"!一年亏损上千万,艰难求生的客运站,慢慢消失?

毒sir财经
2025-11-16 23:04:57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文史微鉴
2025-11-17 14:29:30
"万人痛批"宋佳拿影后!成龙,这就是为啥我们不愿去电影院的答案

"万人痛批"宋佳拿影后!成龙,这就是为啥我们不愿去电影院的答案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1-17 21:36:25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桑启红原
2025-11-15 16:03:29
意大利惨败国米无辜躺枪:尤文兴则意大利兴?国米兴则意大利亡?

意大利惨败国米无辜躺枪:尤文兴则意大利兴?国米兴则意大利亡?

狗哥是一名内拉
2025-11-17 14:43:51
视频丨外交部:中国政府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非法采集或存储数据

视频丨外交部:中国政府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非法采集或存储数据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7 16:35:15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熙熙说教
2025-11-16 18:59:41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娱乐团长
2025-11-17 16:07:52
美军担心事发生,全球首款无人机航母076完成海试,攻击21将上舰

美军担心事发生,全球首款无人机航母076完成海试,攻击21将上舰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17 23:52:58
初中生开窍的规律,还挺准的!

初中生开窍的规律,还挺准的!

好爸育儿
2025-11-17 09:25:09
段永平,大幅度加仓!

段永平,大幅度加仓!

证券之星
2025-11-17 14:43:15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新京报
2025-11-18 00:00:45
浙江巡抚午睡后,与通房丫头一次偶然之欢,诞下名震民国的谭延闿

浙江巡抚午睡后,与通房丫头一次偶然之欢,诞下名震民国的谭延闿

历来纵横
2025-11-10 22:15:14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神舟二十二号发射禁航发布!神22飞天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已变轨!

神舟二十二号发射禁航发布!神22飞天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已变轨!

火星一号
2025-11-17 22:30:23
外交部再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外交部再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界面新闻
2025-11-17 15:27:48
日本试探台海底线,背后必是美国授意,中方一旦示弱,后患恐无穷

日本试探台海底线,背后必是美国授意,中方一旦示弱,后患恐无穷

临云史策
2025-11-17 23:24:04
解决Siri这座“屎山”,是苹果新掌门的头号任务

解决Siri这座“屎山”,是苹果新掌门的头号任务

字母榜
2025-11-17 16:09:01
2025-11-18 00:35:00
与癌共舞论坛 incentive-icons
与癌共舞论坛
科学抗癌知识与患者经验分享
894文章数 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房产
本地
家居

教育要闻

“汉语桥”选手们接力演唱周深《小美满》, 一起倾听中文之美 #世界中文大会

数码要闻

苹果基本放弃 Mac Pro!Mac Studio 坐稳专业桌面未来核心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