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只是心中的一团火,更是脚下的一条路。”济南第一中学一名新团员的课后感悟,道出了济南市团校“我的第一堂团课”团前教育项目的育人初心。这场青春与信仰的“双向奔赴”,不仅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写下了“破壁”答卷,更用创新巧思,让理想信念的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回溯初心:一场教育变革的启航
![]()
一年前的3月29日,济南青年运动史馆内,随着市团校与槐荫区教体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团员教育基地揭牌,首批40名入团积极分子开启了“我的第一堂团课”。这场团教联动的教育实践,为破解团前教育“师资弱、内容旧、形式僵”三大痛点埋下创新的火种。
硬核攻坚:三大突破重塑团教生态
协同育人“造体系”。济南市团校组建“专兼挂”师资矩阵,开发《弘扬商埠文化》《泺口九烈士》等在地化课程,依托“理响泉青宣讲队”,用“青年说青年”模式将政策翻译成青春语言,使82%课程与城市文脉深度绑定,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团课不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奋进乐章”。
模式创新“破次元”。如何让团课从“三尺讲台”迈向“社会大课堂”,实现“破圈”?“1+X+N”立体育人矩阵给出了超赞答案:以济南青年运动史馆为“C位核心”,全区中小学为紧密相连的“半径”,全域红色场馆、社区实践基地为不断延展的“广阔面”。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将理论嵌入老商埠建筑、大明湖遐园、黄河生态等红色场景,搭建“现场教学 + 典型宣讲 + 线上课堂”三维教学链,让团课从“纸上谈兵”变成“实战演练”,实现“知行合一”。
![]()
![]()
实践育人“见真章”。迄今,项目已深入107所中学,开展培训129期,培训学生1.2万余人。通过精心锻造师资、全力升级阵地,成功破解团前教育的“成长烦恼”,以“在地化课程 + 沉浸式场景 + 青春化表达”的创新范式,为青年学子铺就通往未来的“信仰之路”。
随着青年运动史馆的智慧升级,2026年将推出“理响泉青”能量值系统,联动全市9个红色研学基地打造进阶式研学地图。“我们要让信仰教育像泉水般润泽心灵。”济南市团校负责人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