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成为检验成效的关键重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此,第七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如期而至,并于10月9日正式启动,主题聚焦“百千万 幸福莞”,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5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过程中,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的优秀案例。
今年以来,东莞以破解民生关切的学位难题为抓手,通过“多项目同时落地+多学段精准攻坚”,圆满完成2025年教育扩容提质工作目标。据介绍,今年东莞除建成1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3300个高中学位外,全年推进17个公办高中项目、6个公办义务教育及2个特殊教育项目加快建设,未来将新增约4.87万个普通高中学位、2.19万个初中学位、1.36万个小学学位及837个特教学位,既化解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资源矛盾,又以优质教育供给提升人才留存率,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筑牢民生根基,彰显“百千万 幸福莞”的教育温度。
![]()
锚定“百千万”目标
破解教育民生痛点
随着东莞城镇化纵深推进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落地,人口导入带来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东莞普通高中学位缺口较大,公办初中学位需求仍很强烈,特殊教育学校超规模运转问题显著。
为响应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的部署,2025年东莞将新增公办学位作为重点民生目标。为此,东莞将教育扩容提质作为核心民生实事,以“攻坚加速度”构建全学段、多维度学位供给体系,全年聚焦项目落地与质量提升双目标,切实回应群众“上好学校”的迫切期盼。
![]()
据介绍,今年东莞将教育扩容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创新“财政 + 社会”多元投入、“建扩挖潜”多路径供给、“全学段覆盖”精准施策的模式,既破解教育资源不均难题,又以优质教育赋能城市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生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学位攻坚的关键一年,2025年东莞教育扩容成效显著,全年超额完成年度学位新增目标,公办学位供给持续领跑全省。伴随学位供给充足与教育质量提升,2025年教育领域民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优质教育供给成为人才扎根的重要支撑,带动临深、滨海湾等重点产业片区人才留存率显著提升;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经验也获省教育厅肯定并在大湾区推广,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样板。
![]()
三维攻坚
筑牢教育民生保障网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顶层设计保障,擘画项目蓝图。东莞持续加强学位供需监测,建立“精准测算—规划引领—考核倒逼”的工作机制,2025年落地实施教育重大项目规划,形成“市财政主导、镇街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明确攻坚目标,压实属地责任,如要求黄江、大朗等镇年底前完成高中项目供地,南城、凤岗加快地块规划调整,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二是多学段精准发力,破解学位供给瓶颈。其中,高中阶段着重缓解“普高焦虑”。据介绍,东莞公办高中项目中,东莞市湾区中学项目、水乡未来学校项目、东莞市第九高级中学项目、东莞市虎门中学扩建项目将于明年建设完成,待全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提供0.93万个优质普高中学位,惠及东莞广大考生和家长。
同时,义务教育“建买转挖”补缺口。通过推进东城立新九头村中学、高埗低涌中学等7个公办学校项目,新增2.19万个初中学位、1.36万个小学学位;通过公办学校挖潜转段新增0.8万个初中学位。不仅如此,东莞还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或发放学位补贴,加强免费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实现“公办保障、民办补充”的全域覆盖。
此外,补齐特殊教育民生短板。记者了解到,2025年东莞两所特殊学校建设进展顺利,东莞市慧雅学校主体完工,启慧学校也在积极推动建设中,两所特校建成后,可提供837个户籍特殊教育学位,进一步加强东莞特校学位保障。
三是全链条提质赋能,实现“建成即优质”。今年东莞还持续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构建“名校+新校”全覆盖体系。一方面,将新建学校、薄弱学校优先纳入优质教育集团,目前全市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已达76%,9个教育集团获评省优质培育对象,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另一方面,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行“管理互通、师资互派、课程互享、资源互用”机制,龙头学校选派骨干管理团队驻点成员校,开展教学诊断、课程研发等帮扶工作。
此外,各教育集团还搭建统一的教研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教学竞赛、课题共研等活动,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与教学成果,有效提升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硬件软件“双提升”,切实实现“建成即优质”的办学目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慧萍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