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您的血压最近又高了,平时有没有熬夜、吃咸菜?”体检室里,52岁的王阿姨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前段时间单位加班多,晚上总睡不踏实,还常常吃点方便面,觉得自己还年轻,没太当回事……”
这一幕让在场的医生忍不住深叹口气:“中风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我国每5分钟就有3人因中风倒下,且近三分之一中风患者不到60岁。”
![]()
尤其是眼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中年人成为中风高发“新目标”。事实上,中风的种子,往往在生活中的点滴不良习惯里悄悄埋下,等到发作时,常常防不胜防。
那么,人到中年,怎么做才能真正远离中风威胁?可能你自认为“没这风险”,但接下来的6个细节,做到位的人并不多,特别是第4点,很多人都在忽视。现在改,还不晚!
很多人习惯性地将“脑卒中”“中风”等词和老年人划等号。但据2022年《卒中防治报告》显示,45-59岁人群中风发病率过去十年上升了12.6%。专家指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长期缺乏运动和慢性压力,都是影响脑血管健康的关键因素。
![]()
其中,高血压被称为“中风的第一元凶”,据北京协和医院数据显示,77%的中风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此外,糖尿病人中风几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饮食过咸、暴饮暴食、油腻食物、频繁熬夜等现代生活习惯,都在悄然推高中风风险。
脑血管壁像“水管”一样,长期高压、长时间高油高盐饮食,就像往水管里塞油垢、泥沙,时间久了更容易堵塞、破裂,引发中风。
科学控盐控油
数据显示,每日摄盐超6克者中风风险提升23%。油脂摄入过多则易导致血脂升高,每增加10克油脂,卒中风险上升7.9%。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不超6克、烹调用油不超25克。在烹饪时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红烧,调料以天然植物油为主。
![]()
维持正常体重和腰围
体重指数(BMI)≥28为肥胖人群,中风风险几乎翻倍。腹型肥胖尤需警惕: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减重5%-10%有助于显著降低卒中几率。建议每日保证4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活动要稳步增加,贵在坚持。
严控三高(高血压、高糖、高脂)
65%的中风患者有“三高”问题。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按照医嘱合理用药。高血压患者应把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内。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建议HbA1c(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6.5%以内。同时,戒烟限酒,对脑血管健康大有益处。
![]()
保持良好睡眠和情绪管理
现代人压力重、睡眠差,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者中风风险增加22%,而失眠、焦虑、常发脾气更会影响血压、加剧脑血管收缩。建议每日22-23点前入睡,养成规律作息。遇事心态平和,多和亲友沟通疏导压力。
适度锻炼,远离久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应有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久坐(每连续坐超过90分钟不活动)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增加血栓风险。可以多做bai日间“碎步走”,饭后散步或站立工作,每小时活动一下。
![]()
定期体检、早期筛查
很多中年人“自觉健康”,往往忽视体检。有研究显示超6成中年卒中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脑血管超声、颈动脉彩超及相关血液检查。高危人群应遵医嘱随时复查。这些细节,越早开始越受益,做到就是赚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