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一场外交风暴悄然掀起。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番涉台言论,火药味十足,照常理,日本政客在台海问题上放炮,中方抗议一番,国际媒体吵上一阵,热度过去也就熄火了。但这次不一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在发布会上搬出《开罗宣言》,首次明确指出: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未定,日本对其并无合法主权。这一锤子落下,日本政界和媒体突然集体哑火,48小时无一主流报纸在头版正面回应。
平时炒作台海的那些“热心人”,这次一个个像是按了静音键。
![]()
这是一次历史账本的重启,也是一次法理战线的突破。日本最不愿意正视的琉球问题,被中国摆上了外交桌面,直接打在了它的战略软肋上。
从《开罗宣言》到“琉球主权未定”
林剑说得清清楚楚:根据《开罗宣言》,日本战后只能保留本州、北海道、九州与四国,其他岛屿的归属需由国际社会决定,它直接否定了日本对琉球的主权正当性。
对比一下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美国只是在那里面拿到了琉球的“施政权”,并不是“主权”。后来1971年美日签的《归还冲绳协定》,也只是美国单方面把“管理权”还了回去,根本没经过联合国,也没和其他战胜国协调。说白了,这是美日之间的“私相授受”,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
新华社早在多年前就指出,《开罗宣言》是联合国宪章的延伸文件,具有国际法的效力。这不是哪家媒体主编拍脑袋写的,而是由中、美、英三国元首共同签署的战后秩序基础。如果日本现在想否认这个文件,那就是在挑战整个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英国媒体当年就曾报道,美国移交琉球管理权时引发了广泛争议,中国政府当时也提出了强烈抗议。这些不是新话题,但被中方这次重新激活,显然是有备而来。
而日本这边,主流媒体像是集体失语。《读卖新闻》《朝日新闻》这些平时最喜欢谈中国话题的报纸,这次一个字都没敢写在头版,日本五大主流报纸头版对林剑回应全无。唯一在网上“破防”的,是几个右翼账号,疯狂输出“琉球早就是日本的”这类言论,看上去更像是自我安慰。
![]()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法理沉默螺旋”,一旦你把历史文件搬出来,日本就没法接话。它一开口,就得面对琉球是怎样被吞并的、是怎样在战后靠美军才保住控制权的事实。而这些,正是它最不愿触碰的历史原罪。
人心向背
琉球问题不只是历史旧账,更是现实撕裂的一面镜子。琉球人对于“自己是不是日本的一部分”,从来没有真正达成共识。
75%的琉球居民反对美军继续扩建基地,而有45%的年轻人认为“琉球文化的独特性强于对日本的认同”,这是代代积累的不满。
![]()
长时间以来,琉球人在日本的地位就是“二等公民”。他们的人均GDP只相当于日本全国的七成,发展机会少,资源分配不均。更夸张的是,据冲绳县政府统计,美军基地相关的事故已经超过500起,几乎年年都有事,却得不到正义的处理。
冲绳知事玉城丹尼,在中方发言之后并没有急于否认中国的言论。结果日本右翼媒体群起攻之,说他“缺乏国家认同感”。但老百姓却不吃这一套,玉城的支持率反而涨到了63%。这说明说明冲绳人民心里有杆秤,他们知道谁在维护他们的利益,谁在拿他们当挡箭牌。
![]()
2023年,边野古美军基地的建设再次引发大规模抗议,结果日本政府出动了3000多警察去驱散原住民。这种“用强压盖掉民意”的操作,在今天看来只会让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日本一直试图用“同化”来解决琉球问题,推行日语教育、推广神道教文化,想把琉球变成“第二个东京”。但结果适得其反,琉球人反倒更团结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拾自己的语言、宗教和历史记忆。
哈佛学者凯瑞·布朗曾指出,琉球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民主制度瑕疵”的一个缩影。一个连自己原住民都无法公平对待的国家,在国际上谈“普世价值”,未免显得太空洞。
![]()
中方“琉球牌”
这次打琉球牌是一个有铺垫、有步骤、有逻辑的外交行动链。从最早耿爽在联合国点出日本歧视琉球人,再到林剑抛出“主权未定论”,中方一拳接一拳,每一下都打在关键点上。
以前日本总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跳脚,指责中国“破坏地区和平”。这次中国没正面回嘴,而是换了个战场,直接从日本历史的软肋下手。你干涉我台海,我就戳你琉球。你说我不尊重国际法,那我们就来聊聊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
美国那边也坐不住了。根据CSIS的一份报告,中方操作琉球议题“可能动摇美日同盟的领土基础”。说白了,如果琉球主权真成了国际争议,美国再想靠冲绳当前沿阵地,就得掂量掂量了。
![]()
一旦琉球问题国际化,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原住民权利运动。这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挑战,也可能波及到美国在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等地的控制权。
中国外交的“琉球杠杆”正在成型。比如,可以推动琉球加入联合国的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会议,让这个议题进入多边机制。这不是喊口号,这是在用规则打规则。
当然,日本不会坐以待毙,它大概率会继续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把焦点重新引回台海。但问题是,它在琉球问题上没有多少可以操作的空间。历史的包袱太重,现实的民意又不稳定,打起牌来根本不顺手。
![]()
这次中国打出的“琉球牌”,精准、克制、但分量十足。它不是情绪化的反应,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外交布局,成功把日本拖进了它最不愿触碰的法理泥潭。
高市早苗的言论原本只是又一次政治表演,但中方的回应让这场表演变成了一次战略反噬。日本政府的沉默,不是大度,而是无招。
短期来看,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场合进一步放大琉球问题,比如在联合国环境会议上谈美军基地的污染问题;长期来看,将琉球文化申遗、推动国际认知,也将逐步削弱日本的单边叙事。
日本在台海点的火,最终在琉球这面镜子里,照见了自己最不愿面对的过去。
参考信息:《开罗宣言》《波兹坦公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