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房地产市场极为严峻,有多严峻?说两个例子。
一个是上周的广州圆大厦的流拍。相较于2023年55.89亿的起拍价,这次起拍价13.6亿,相当于打了2.4折。不出我所料,依然流拍。这也意味着无论是继续拍卖还是其他出让方式,价格仍需进一步打折。按拍卖市场惯例,最基本也要再打一个8折。也就是下次起拍价在10亿左右。届时和2023年起拍价相比,相当于1.92折以下。
就我近期对多个城市的商办类物业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广州圆的情况绝对不是特例,当前商业及办公类别物业的基本情况是:法拍物业量空前巨大,但交易量则是凤毛麟角,价格下跌的趋势和幅度都非常惊人。
![]()
图片源于网络
以广州琶洲CBD的核心建成区域的一小块位置为例,目前正在整体拍卖或准备拍卖的整栋物业有N栋之多(具体名字不便提,部分是落成没使用的,部分已经在运营当中,详情可在公开的拍卖市场信息获得)。它们有些是拍债权,有些则直接拍物权。至于价格就吓死人了,几乎所有在拍或待拍的超甲级写字楼,每平方起拍价都在1万元附近。1万元每平米是什么概念?仅盖这些物业所要花费的资金都不够。何况还有更大头的地价。公开资料显示,抖音集团于2025年3月竞得琶洲中二区办公地块,楼面价就高达1.7万元/平米。2024年广州地王的琶洲住宅地块,综合楼面地价约7.8万元/平米。
琶洲的商办类物业起拍价,每平方价格才1万多。还只是挂牌价格。最终成交,我确信还要继续打折。所以商办物业价格到底跌了多少?跌到什么时候才能稳下来?现在没有人能够说清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市面上的公寓,几乎都是商办类物业。它们的实际估值,只能脑补。
以上,说的都是商办物业,接下来看看更多人关心的住宅市场。
上周有一条卖保利天汇二手房的视频火了。说的是业主以1330万买下一套189平单位。刚收楼,灶台和抽油烟机都没拆封,现房卖。一再降价都卖不动后,找了知名的网络中介专门拍视频推广,中介残酷地告诉她,要交易,现在最多只能卖750万。3年亏600万,一台劳斯莱斯。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这个梗,因此也在圈内迅速发酵。
不过,以上只是前菜。因为有网络中介又发布了最新消息:同小区,同户型的产品,急于回笼资金的业主开出了650万的价格,相当于每平米3.4万元。要知道,保利天汇峰值时是卖到8万多单价的。这套单位价格和峰值相比,跌去了60%,哪怕这套单位是位置特别差的天地楼层。牛奶厂片区房价和峰值比跌去了50%,这个表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我想提醒大家,这已经是一线城市的广州,最核心最抗跌的区域——天河。至于广州的近郊呢?远郊呢?周边城市呢?更远的三四线城市呢?
有人会说,在"山顶"被套的可能是少数吧。错了,广州2020和2021两年时间,新房+二手房成交总量在40万套左右。也就是说,广州约有40万个家庭,房产价值比买入时跌了50%左右。天啊,跌了40万台劳斯莱斯?!?!我特意查了一下,这家英国车厂2024年的交付量。全年只有:5712辆
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官方统计数据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我之前分享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回找相关文章。除了统计口径差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近期房价在加速下跌,尤其最近一个月的二手房市场,直接有"坍塌"的感觉。这是需求长时间交易低迷,导致的大规模的"以价换量"的结果。
楼市的底部在哪里?怎么解这个难题?
我提几个看法:
1、近期,瑞银发表报告称:中国房地产下行周期或再延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几乎成了投资界的共识,唯一区别是:这个看法能不能公布?或公布了你能不能被看见而已。而就我的体感,最近半年的楼市,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来没经历过的至暗时刻。连市场上一向的乐观派,也对前景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悲观的感觉并不是市场的大幅下行,而是连出台支持性政策的可能都看不到。
按当前趋势,今年全国新房成交总额会继续下跌到7万亿左右。如果明年继续下滑,那国内的房地产从业人员,连同周边产业可能还将萎缩30%左右。
2、让统计数据回归真实,务必如此!广州已经彻底取消限购,首付也将到15%,地方能出的大政策,已经几乎全部出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情况类同)。再刺激需求的释放,实现楼市的止跌,哪怕是放缓下跌速度,都必须有更高层级的大利好政策。但更高级别的利好,取决于更高管理层对当前楼市的判断。如果各地方还搞各种官方安排的集中签约,以粉饰新房市场的繁荣度,如果继续任由二手"金融客"通过"高评高贷"实现"续命"。那楼市在统计数据上看,无论成交价还是成交量,都肯定感觉还不会特别差。所以得出稳中向好,最终决定政策保持不变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将问题暴露,可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稳楼市的大招还是有很多的。当年给楼市降温也是奇招百出,比如:二手房交易要按指导价,房企融资有"三道红线"限制,土地拍卖可以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反过来,当前市场如此低迷,一样可以严控地方新增开发用地供应,房贷利率降到2%以下,提高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价格,提升交易规模。限制法拍房流入市场等等。用什么招,这是专业问题。但公众需要知道,目前并没有到无计可施的地步。而房地产持续大幅下行,对经济、金融、消费乃至地方债造成的冲击却是清晰和直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