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概念“第一印象”。美国心理学家汤姆·哈特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在见到另一个人的第一眼,就已经决定了自己是否能够信任这个人。而这一个眼神所花费的时间仅仅只需要100毫秒。
第一眼定律不仅适用于人际交往,也适应于建筑。尤其是幼儿园,外立面不仅关系美观度,更是园所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侧面反映。想要吸引同频的家长,必须在外立面上做足文章。而外立面的特色,体现在色彩、形态、材料等多个维度。
一、形态“语法”,讲述想象故事
外立面的形态,是教育理念最宏观的叙事。尤其是那些摒弃千篇一律的方正“盒子”的幼儿园,往往更倾向于培养不一样的儿童。
充满趣味性的曲线、城堡般的拱门、小屋形态的坡屋顶,或是错落有致的几何体块等等,都在讲述一个个关于奇幻、探索与想象力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幼儿园对儿童的深切期待。
![]()
比如韩国松坡区维礼幼儿园,就通过一个宛如童话城堡的外形,暗示着这里尊重并鼓励幼儿的角色扮演与叙事游戏。而一个充满现代感、层次丰富的设计,则可能体现了园所注重培养孩子空间感知与建构能力的教育倾向。可以说,幼儿园的形态里藏着园所最底层的“性格”基调。
![]()
二、色彩“词汇”,调动儿童情绪
色彩是外立面最直接、最富有情感的表现力。它无需言语,便能调动人的情绪,塑造场所的性格。因此,幼儿园的外立面色彩选择至关重要。
![]()
阳光黄、苹果绿、天空蓝等明亮、温暖的色调天然能传递出快乐、活力与友好的信号,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米白色、原木色、大地色等色调则能让整栋建筑给人沉静、温和的感觉。
![]()
但优秀的色彩设计绝非简单的“五彩斑斓”。过于杂乱刺眼的色彩会带来焦虑,而柔和、协调的配色则能培养孩子的审美秩序感。因此,我们在龙岗区这个幼儿园外立面改造案例中,格外注重和谐与节奏。以白色这种主色调奠定园所温馨的基调,再以精心挑选的辅助色进行点缀,形成视觉亮点,增添园所活泼气场。
这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和园所对于“美育”的理解——美,是和谐,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而非喧闹的刺激。
![]()
三、材质“质感”,传达空间温度
材质,是外立面的肌肤,它传递着建筑的“温度”。油漆墙、真石漆、瓷砖、铝板、干挂石材、玻璃幕墙等等各有优劣。我们在此不多论述,只说那些能够给幼儿园增添光彩的设计。
比如天然木材的运用,能带来亲切、温暖与柔软的触觉联想,减轻钢筋混凝土的冰冷感,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人文关怀。部分裸露的砖石,可以讲述诚实与质朴的故事。
![]()
而大面积的开窗,不仅引入了阳光,更将室内外的空间视觉上融为一体,体现了教育中“开放”、“透明”与“接纳”的态度。同时,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本身就是在对孩子进行一场无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教育。
![]()
当我们重新审视园所的外立面,我们探讨的并非一次简单的“装修”或“翻新”,而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反思:我们希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设计本无优劣之分,只看我们想要传递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