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主要成就。
![]()
“十四五”期间,四川污染防治攻坚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PM2.5浓度进入“2字头”时代。今年1—10月降至25.3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全省345个国、省考断面及285个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连续2年达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天府粮仓”土壤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
![]()
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钟承林:五年来,我们协同发改、经信、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我们创建了39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0个“两山”基地,我们的数量稳居西部第一。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
“十四五”以来,全省划定14.87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率先开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完成530个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以及22个国家级和4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成效评估。
![]()
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 万洪云:围绕大熊猫保护,累计修复栖息地33.14万亩。四川片区野生大熊猫年遇见数从135只上升到2024年的185只,种群稳定恢复。
![]()
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 汪小琦:高质量完成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重大工程,完成修复面积348.75万亩。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四川生物多样性监测也迎来了“爆发式”收获,呈现出“新种不断、旧友回归”的生动态势。
![]()
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 俸强:它叫青头潜鸭,我们省曾经大部分地方已经难觅其踪。过去几年陆续在成都青龙湖、凉山邛海、泸沽湖等多地出现,它用行动在向我们宣告:川有好水、我即光临。
此外,“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门还通过优化环评审批与提升监管执法持续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绿色低碳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正持续增加。
![]()
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曾吉明: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国家级的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均居西部首位。
![]()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明騄:“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聚焦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来源:四川观察
两访两送精准服务,为民便民暖民心
两访两送精准服务,为民便民暖民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