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与老龄化加剧,康养产业成为备受资本追捧的新兴赛道。2021年11月,河北省出台《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重点项目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然而,这份旨在惠民的规划,却在部分地区沦为企业与基层组织谋取私利的“遮羞布”——以康养项目之名报备审批,获批后却“狸猫换太子”,将农耕地变成小产权房对外销售,而这背后,离不开地方多部门的默许甚至纵容。
在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清辛庄村,一片本该生长庄稼的农田里,如今矗立着11栋高楼,组成了一个总建筑面积可观的“小区”。这里没有正式的楼盘名称,村民们口头称之为“辛庄小区”,但它的“前身”,却是被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润阳康体养老服务中心”康养项目。
农田里的“康养小区”:511套房屋售罄,不见半点养老设施
春日的砖路镇,田间小麦返青,农民忙于春耕,而穿过田间柏油路,数栋高楼在农田中拔地而起,与周边的农地格格不入。这个“小区”东侧是悟村初级中学,西侧是清辛庄村的玉米地,外围被铁栅栏围住,仅留南向一个出入口。大门两侧光秃秃没有任何标识,唯有迎面一块巨石的背面,刻着红色“福众”二字,其深意耐人寻味。
![]()
以康养之名建设的小产权小区
据实地走访,该小区共建有住宅楼448套、配套地下储藏室448间,以及63套商业楼(南侧2层14套、北侧3层49套)。其中,南侧商业楼与全部住宅楼已对外公开销售且售罄,北侧商业楼截至7月14日也已售出38套,业主已于2025年初陆续入住。
![]()
3月份物业公司、售楼部同在11号楼2单元一楼
走进小区,楼内电梯旁贴着物业通知,提醒业主分类堆放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维修电话清晰可见;电梯轿厢内,专业上料、沙子水泥、灯具卫浴等装修广告铺天盖地。9号楼1单元101室正在装修,客厅承重墙被直接砸开,装修师傅直言“业主要开超市,必须打通”;不少房屋已装修完毕,更换了高档入户门,楼道内还堆积着未清理的建筑垃圾;3号楼102室虽处于毛坯状态,但已安装地暖,室内温暖如春。
![]()
小区物业通知书证实该小区的属性
然而,这个看似成熟的“住宅小区”,却找不到任何与“康养”相关的痕迹。转遍整个小区,除了东、西两侧的车棚和垃圾站,报道中提及的福利院、劳保中心、护老院、老年公寓、餐厅、文娱活动室等养老配套设施,一处也未见。
“以前叫‘康养小镇’,现在就是卖房子的,每平米2000到3000元不等,特价房2300元。”一位正在装修的业主透露,小区占地原本是清辛庄村的耕地,“占了谁家的地,就按每亩折合80平米左右置换楼房,商业楼置换面积是楼房的两倍,不足部分再交十几万。”当被问及是否为70年大产权时,另一位清辛庄村民反问道:“你觉得可能是70年吗?这就是耕地里建的房子。”
村企共建的“猫腻”:宣传稿成“证据链”,支部副书记疑为企业代表
农田里的小产权房为何能顺利建成并销售?答案或许藏在一篇当地的宣传稿中。
![]()
村党支部与定州富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
2022年9月6日,“定州xx”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定州砖路镇清辛庄村:奏好“三部曲” 唱响强村富民“最强音”》的报道(据砖路镇党委供稿),文中详细介绍了清辛庄村通过“村企共建”发展康养产业的“政绩”:
- 村党支部通过资金补偿、土地置换、长期租赁等方式回收空闲宅基地35亩,解决了项目用地难题;
- 支部书记带队4次与定州富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商洽,引进投资1.2亿元的“润阳康体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打造农村养老“定州样板”,建成后可容纳800名老人集中养老;
- 通过该项目,村集体一次性增收100万元,每年还可获得10%的分红收益。
但这篇宣传稿,却与实地走访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暴露出诸多疑点:
1. 用地性质存疑:报道称项目用地为“回收的空闲宅基地35亩”,但村民证实小区占地为耕地。规划图中标注的“康养小镇”位置,如今已是小产权房,所谓“解决用地难题”,是否是将耕地违规转为建设用地?
2. 项目主体不符:小区大门巨石上的“福众”二字,与报道中提及的“富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名称高度相似,如今的小产权房楼盘,是否就是当初报备的“润阳康体养老服务中心”?
3. 养老承诺落空:报道中承诺的“800名老人集中养老”与各类养老配套设施,如今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对外销售的商品房,“农村养老样板”沦为空谈。
4. 利益分配不明:项目投资1.2亿元,村集体“一次性增收100万元”并“每年分红10%”,但未明确村集体在项目中的占股比例,这笔收益是否真实到账?
5. 人员关联可疑:报道中“村企共建”签约仪式的照片显示,右侧“富众养老”代表,与清辛庄村村委会公示栏中“两委”班子的党支部副书记长相高度相似。是巧合,还是村党支部成员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为违建项目“自导自演”?
![]()
图片来源:清辛庄村委会院内公示栏
![]()
图片来源:报道截图、村委会两委班子公开公示栏
监管真空:售楼部换名“隐身”,未验收楼房藏安全隐患
如今,该小区的售楼部已从最初的11号楼,迁至北侧商业楼309室,门口挂着“清辛庄商贸街服务中心”的牌子,看似是商业街管理机构,实则“换汤不换药”。
“门上贴招租信息的,都是已经卖出去的;没贴的,还在卖。”知情人士透露,309室就是售楼部,只是不敢公开挂牌。目前,北侧商业楼部分已开门营业,晓红美业、百味面馆等商户已入驻,其余商铺多贴着业主的私人出租电话,三层商业楼售价40多万元,仅售一、二层的则在20-30万元之间。
![]()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总建设规模达511套房屋、涉及资金近2亿元的“项目”,自始至终未经过正规的规划审批、施工监管与竣工验收。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商品房交付前必须通过竣工验收,确保建筑质量与消防、安全等达标,但该项目作为“康养项目”报备后,擅自变更用途建设小产权房,所有监管环节均被省略。
“承重墙说砸就砸,消防系统合不合格谁也不知道。”一位业主忧心忡忡地表示,这样的房子住进去,心里没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无从保障。
多部门沉默:镇政府宣传“站台”,监管部门集体“失声”
值得注意的是,清辛庄村的“康养变房产”项目,并非“悄无声息”地进行。砖路镇党委主动供稿,通过“定州xx”公众号宣传其“强村富民”的政绩,相当于为这个违法违规项目“摇旗呐喊”。若没有这篇宣传稿,外界反而难以将“润阳康养项目”与农地里的小产权房联系起来。
![]()
清辛庄村发展规划图 (图片来源:定州xx公众号)
这篇宣传稿的背后,是砖路镇政府对该项目的明确支持。而作为监管主体的定州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土地性质监管)、住建局(负责规划与施工监管)、市场监管局(负责房产销售监管)等部门,却对这起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房屋对外销售并售罄,再到业主入住,始终没有任何部门介入查处,形成了事实上的“监管真空”,仿佛为该项目撑开了一把“保护伞”。
媒体跟踪调查该项目一年多以来,多次向定州市砖路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求证,但截至发稿,砖路镇政府始终沉默不语,各监管部门也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
农耕地被违规占用,康养项目沦为违建工具,基层组织与企业疑似利益捆绑,监管部门集体失声——定州市清辛庄村的小产权房事件,不仅践踏了国家的土地政策与建筑法规,更损害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与政府的公信力。这场“康养之名”下的违建闹剧,何时才能得到彻查?那些被侵占的农田、被漠视的法规、被辜负的信任,又该如何挽回?
来源:头条-方鉴深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