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先生曾在谈到2025年九三大阅兵时说:
“我相信,美国、日本、印度都在仔细研究这次阅兵。”
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媒《国家安全杂志》就在九三大阅兵次日,援引一名美国退役军事情报官员的观点指出,中国的武器研发已经超脱了西方体系,这也说明中国的战争底层逻辑也已经彻底改变。
![]()
【相关报道截图】
所谓“21世纪现代化作战系统”
其实针对上述美媒援引观点说的“中国武器研发已超脱西方体系”,大部分西方专家都持认可态度。
就比如说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安基特·潘达,他直言中国如今已经建成了很强的“21世纪现代化作战系统”,其实就是“智能化作战体系”。
“智能化作战”也不是什么新概念,自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开始飞速发展,相关体系建设就被各国提上了日程,只不过正儿八经取得相应成果的国家,却并不多。
![]()
【智能化作战概念图】
这主要是因为智能化作战的交战方式较之从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智能化作战主要依靠无人化武器装备“在泛在云联网络体系”支撑下,“在后台人的控制下或授权”自主地在前沿一线实施一系列危险作战行动。
且不论各大无人作战设备之间的“云联网络”,光是足够多、足够新锐和先进的无人作战装备,就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
以参阅本次九三大阅兵的无人机系统为例,在六款固定翼无人机当中,有五款都采用了隐身设计,这说明我国在隐身技术的运用上已经非常熟练。
且在这些参阅无人机当中,除了“翼龙3”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外,其他无人机看着都像是知名军用无人机的升级版本。
比如编号“21”的无人机,被认为很可能是攻击11无人机的升级版本,在航程等关键性能上应该有所提升,在智能化作战中主要承担对地攻击任务。
![]()
【九三大阅兵参阅的无人机作战系统】
而大量先进无人作战装备的引入,也让中国的战争底层逻辑彻底改变。
中国的战争底层逻辑已改变
首先,中国拥有了超越其他国家的“制智权”。
这是智能化作战中一条新的制权需求,说白了就是敌对双方“借助智能化手段辅助”,对“认知速度和质量优势”展开争夺。
需要强调的是,早在机械化战争阶段,人类其实就意识到了争夺“认知速度和质量优势”的重要性。
![]()
【比如一战期间,芬兰狙击手们伪装隐藏在雪地当中】
那时候的人类采用非常传统的“隐蔽伪装”手段,在对战中追求占据“认知速度和质量优势”,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战争样式转向现代化、信息化,敌对双方夺取这种“制智权”的手段就变成了电子静默以及电子对抗。
等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出现,敌对双方争夺制智权的手段无疑又发生了改变。
聚焦“智能化辅助”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如今已经能做到在陆地、空中、海上以及太空等传统的物理实体空间内,通过完善的“云联网络”进行多域配合,以实现最终的作战目的。
![]()
【智能化作战概念图】
甚至在实体空间之外的“认知、社会、赛博”这一类无形空间,对敌方形成压制。
如此粗略一分析,其实就能发现美国专家的评价不无道理。
并且通过本次九三大阅兵,也明显地让一些国家打消了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图谋。
当然了,有国家“及时止损”,自然也就会有一些国家“执迷不悟”,比如最近又开始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出声挑衅的日本。
![]()
【高市早苗最近简直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参考资料:
【1】《高志凯:我相信,美国、日本、印度都在仔细研究这次阅兵》 观察者网[2025.9.4.] 【2】《“AI、激光、芯片…解放军装备已经Next Level”》 观察者网[2025.9.4.] 【3】《认识智能化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网[2018.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