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概况
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公路/龙山路交叉口前期为T型,随着龙山路东向道路的建成,路口已变为十字路口。亭卫公路作为金山区路网纵向关键道路日常车流量高,路口周边分布有科创园、学校等交通集散场所,交通流潮汐现象明显。此外,因该路口与南侧亭卫公路/金山大道两条主干道组成的交叉口相邻,日常过境车流量也极高。
![]()
图1 交叉口地理位置示意图
存在问题
一、交叉口几何条件
该交叉口现状为:南北向进口车道各设3 条,分别是 1 条左转车道、1 条直行车道和 1 条直右车道,出口车道均为 2 条;西进口设有 1 条直左车道、1 条右转车道及 1 条出口道,东侧道路建成后,东进口车道规划与西进口保持一致。
![]()
图2 交叉口渠化图
二、交通流量调查
为全面掌握亭卫公路与龙山路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已开展专项交通流量调查。结果显示,早高峰以南北向车流为主,其中南向北高峰小时流量达1200辆/小时,南北向总车流1700辆/小时,东西向车流200辆/小时;晚高峰南北向总车流1800辆/小时,东西向180辆/小时,以北向南车流为主且高峰小时流量达1050 辆/小时。除南北走向车流潮汐现象显著外,晚高峰南进口左转车流量约为早高峰的2倍,具体车流量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
图3 交叉口流量调查图
三、信号方案调查
该路口采用固定周期信号控制,其中晚高峰时段实行3相位控制(南北直行、南向西左转、东西同放),其他时段则采用2相位控制(南北同放、东西同放),具体信号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
图4 信号控制方案图
优化措施
冲突显著、通行不畅
依据现行信号控制方案,该交叉口除晚高峰期间南进口左转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存在冲突点外,因未为非机动车设置二次过街设施,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还会与机动车产生交通冲突,这既影响交通运行效率,也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且随着交叉口东侧道路建成,北向东左转车辆将随之出现,冲突点会显著增多。
![]()
图5 路口存在严重的直左冲突
优化效果
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根据现在交叉口规划措施,实现消除交通冲突、提高通行效率、规避事故风险的目标,现提议对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一、将原有的相位方案改为全天一套相位,及两个相位基础上开启南北左转相位,形成新的信号控制模式。
二、结合前期精细化的车流量调查数据,科学设定各相位的绿信比;考虑到当前交通流量调查数据是在东侧道路尚未启用时获取的,后续还需根据东侧道路开通后的实际流量变化情况,对各相位绿信比进一步优化调整。
![]()
图6 路口开启南北左转相位
![]()
图7 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案图
案例总结
通过设置独立的南北左转信号相位,有效消除了交叉口内对向车流的冲突点,显著提升了路口的整体通行效率,并降低了因抢行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同时,该措施为南北向左转的非机动车提供左转相位绿灯通行时间,使它们在左转绿灯的明确指引下过街,大幅提高了安全性和通行规范性。在高峰期间,该路口的车辆持续排队时间显著降低5.3%,同时高峰小时通过路口的车辆数量明显增多,最终使路口的整体通行效率实现7.1%的提升。
![]()
图8 路口运行效果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