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于:仁达普惠公益
![]()
导 语
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挑战,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提出的“三无世界”理念(无贫困、无失业、无净碳排放)为此提供了重要思路。尤努斯一生的努力可以总结为通过对弱势乡村地区的金融赋能,帮助乡村对抗贫困、失业和污染。近两年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WRI)的资助下,上海仁达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组织专家学者形成课题组,在吸收尤努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本土化创新。以基金会副理事长贝多广为代表的课题组提出新时代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三无一有”理论框架:“无返贫、无失业、无净碳排放、有金融健康”,即通过全面培育乡村个人、企业和集体的金融健康,推动乡村增加收入、创造就业、保护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本篇摘编内容将关注“三无一有”理念中金融健康领域的中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问题。
一般居民和中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需求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识别出一般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多元需求,这些需求既有共性,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健康风险管理需求:健康风险是中老年群体面临的首要风险,也是潜在的贫困诱因。研究发现:"乡村老年人会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引发健康状况的恶化,即金融不健康阻碍了身体健康。当大病发生在更多乡村老年人身上,无论对个人、家庭、乡村社区,乃至地方医疗保障体系都会形成经济冲击"。
针对健康风险的金融需求表现为多层次:首先是基础医疗保障的覆盖,如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其次是补充医疗保障,如商业健康保险和意外险;再次是健康储蓄,专门用于应对医疗支出的储备金;最后是健康管理支持,包括慢性病管理和健康预防投入等。一位受访者指出:"中老年群体金融素养的核心不是让他们多收益,而是帮助他们先建立起对'未来风险—当前准备—金融工具'的基本逻辑和客观态度",表明健康风险管理需求迫切但缺乏系统化应对策略。
养老资金规划需求: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养老资金规划需求凸显。调查发现,社区80%的居民具有养老保险,最高可获得1000多元/月,但这远不足以维持理想养老生活。养老资金规划不足的案例比比皆是,如"60岁每月养老金两三百块够用了,但未考虑未来通胀、医疗支出上升或家庭赡养压力",反映出长期规划视角的缺失。
养老金融需求的特点是长期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农商行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推出"百遂"系列养老金融产品,半年内即吸引新增养老金融客户存款1.7亿元。然而,产品创新仍需更深入了解老年群体需求,如适老化设计、简化操作流程、与养老服务的整合等。目前养老金融产品主要侧重资金存储功能,而较少关注增值、传承和服务整合等更高层次需求。
住房安全需求:住房既是重要生活保障,也是主要的家庭财富形式。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在住房上的金融需求包括:购房资金需求,如"房贷一共50多万元,期限20年,每月需还款4000多元,一开始需要5000多元";维修改造资金需求,特别是老房子安全问题;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如何利用房产获得持续收益。
自然灾害风险防范需求: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风险,农村居民尤其易受影响。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感到近年天气异常,但应对措施普遍不足。一位村干部反映:"前年大干旱,政府曾出资联系自来水厂来给送水,这两年天气比以往恶劣";而另一地区则面临相反问题:"2024年上半年雨水很多,很多蔬菜坏、烂、病,导致菜价比往年要高"。
然而,农业保险覆盖不足,调查显示仅8%的农户购买过农业保险。现有产品也存在局限,"农业保险可以保基础,无法保收益",且"只有上百亩的大户会买,3-4亩一般都不会买"。针对小农户的灾害风险金融产品明显不足,尤其是适合多样化、小规模种植的综合性灾害保险。
金融诈骗风险防范需求:随着数字金融普及,金融诈骗风险上升。调查显示,"52%曾遭遇过电信诈骗骚扰,其中8%因此蒙受损失",说明风险防范需求迫切。中老年群体是诈骗的高风险人群,由于数字技能较弱、金融知识不足、防骗意识不强,容易成为诈骗目标。江源街道红土社区表示:与"水校"开展联合反诈宣传,"江源街道和红土社区也经常联合开展面向大学生、老年人和小朋友的反诈宣传"。然而,这些努力仍需深化,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的精准防诈教育。
家庭转移支付风险管理需求:研究发现,乡村金融行为中"家庭转移支付"是重要现象,"很多父辈的乡村居民的核心金融行为,是在代际财富管理与转移上"。这种代际财务交互也带来风险,如父辈过度资源转移可能导致自身养老保障不足;子女经济状况变化可能导致父辈支持断裂;父辈掌握的传统资产(如宅基地、承包地)的价值转化和传承机制不明确等。
适合中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需求特点
简单易懂的风险管理产品:老年群体对复杂产品理解有限,甚至出现"被保险人员推销稀里糊涂就买了"的情况。需要产品设计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将复杂金融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描述。
嵌入生活场景的风险教育:有效的风险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农商行的"百遂"服务创新包括"每周三为'敲门行动'固定日,根据县民政局委托协议,按名单实地走访探望"、"已完成对全县所有100岁以上老人,开展1次主题关怀活动",将风险教育融入关怀服务,提高了接受度和效果。
依托可信赖网络的风险沟通:农村居民获取金融信息主要依赖"熟人之间的口头传播",风险防范信息传递应充分利用村内可信赖的社会网络,如村干部、医生、教师等具有公信力的人物,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和背书。
综合性风险管理方案:考虑到中老年群体面临健康、养老、财产等多重风险,提供单一产品难以满足其整体需求。需要设计综合性风险管理方案,将不同风险保障功能有机整合,帮助老年人以有限资源获得多方面风险保障。
总之,一般居民和中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需要金融服务提供者深入了解其风险结构和管理偏好,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易接受的风险防范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中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应成为农村金融健康提升的重点领域。
THE END
![]()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