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刘先生是马拉松爱好者,近期出现足跟疼痛,晨起第一步如“踩刀尖”。他以为是“骨刺”作祟,自行服用钙片无效。经检查确诊为“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过度使用导致无菌性炎症。这个困扰10%成年人的疾病,与扁平足、高弓足、过度训练密切相关。
![]()
足跟痛的“病因解码”
- 足底筋膜炎
- 高危因素:体重超重、长时间站立、穿硬底鞋
- 典型症状: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缓解,久站后加重
- 跟骨骨刺
- 形成机制:足底筋膜反复牵拉跟骨,导致钙质沉积
- 真相揭秘:80%骨刺患者无症状,疼痛源于筋膜炎症而非骨刺本身
- 跟腱炎
- 高危因素:突然增加运动量、小腿肌肉紧张
- 典型症状:跟腱止点处疼痛,按压时加剧
- 保守治疗
- 支具:定制足弓支撑鞋垫,分散压力
- 药物: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每日3次)
- 物理治疗:冲击波(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消炎镇痛)
- 运动疗法
- 牵拉训练:站立位,患足踩台阶边缘,缓慢下压足跟
- 强化训练:提踵训练(双脚踮起,保持5秒后放下)
- 手术治疗
- 足底筋膜松解术:顽固性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
- 跟骨骨刺切除术:骨刺压迫神经导致严重疼痛时实施
足跟痛的康复周期为3-6个月,但通过控制体重、选择合适鞋具、科学训练,完全可以实现长期缓解。记住:晨起第一步疼痛时,先做足底牵拉再下地,能有效减轻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