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做脑机接口的产品经理,现在几乎没有。
因为读博士的原因,开始做脑机接口的产品经理,我才发现因为脑机接口天然的环境是在医疗行业里,所以导致99%的脑机接口在软件与系统研发上,仍然是依靠着传统医疗器械硬件公司那种流程完成的。
这些公司提供医疗器械类产品,同时销售来铺路,整个过程就是没有互联网以及所谓的软件研发环境,更没有以用户体验、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研发导向,就导致整个行业现在界面都特别不好看,即使在医疗规范下,也难以用户体验好。
![]()
同时传统医疗企业的整个研发氛围也是30多岁以及40多岁的程序员更多。
脑机接口处于一个完全新生的行业,但是研发人员的年龄却鲜有90、95后,大部分都是70、80后,是处于一个没有年轻人的新行业。
除了马斯克的研发团队,国内的脑机接口团队几乎都是以高校教授或医院教授发起的,导致几乎没有年轻大厂的产品经理介入。整个产品在产品架构、与UED交互设计体验、用户增长的思路上都是非常传统或野路子的,相较于大厂那些互联网的。
所以可能现在在中国,我们团队可能是唯一一个年轻化、大厂化的脑机接口团队了,通过大厂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用户体验来完成脑机接口的产品设计与研发,不乏感到骄傲。
而脑机接口之所以现在发展缺乏年轻团队与技术团队加入,主要有几个原因
1.脑机接口离不开的底座:患者数据安全
相较于其他数据,脑机接口通过EEG或其他模态数据获取的都是病人的脑电数据,这些脑电数据可以说是人类最隐私的地方,因为脑部数据不仅包含了人体的生理数据,还包含了人类个人最隐私的意识与脑部信号,包含了自己的想法与记忆等
这些数据都要求数据安全更加严格,相比普通互联网产品来说。严格的按照医疗数据安全来进行管理,不仅是内网存储,同时还要有堡垒机等等,因为严格的数据安全条例这也让普通的产品经理几乎没有机会。
2.脑机接口的开发者很多都是大学生或在校学生
因为前面提到的高校教授原因,导致现在很多脑机接口的产品在软件设计、架构、系统算法上都是学生为主。
老师给课题与硬件资源,学生来完成,这就导致现在脑机接口的产品闭环几乎很难搭建起来,除非有老师愿意请得起外面企业的产品经理或架构师,但是廉价的学生往往是99%老师的选择,这就导致现在脑机接口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流量、也没有互联网增长、同时也没有什么高并发的说法,同时也没有办法做好的产品功能闭环。所以UED界面都是非常差的,比不上现在所谓的AI模型生成的UI设计与界面。
3.脑机接口的数据平台与数据采集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脑机接口的数据采集问题,因为采集数据与数据处理现在还没有建设有效的数据分析实时页面,导致数据的采集成本相当高,需要花费时间来完成校验才能完成。
所以还没有这种实时处理EEG信号采集的产品问题,导致现在很多学术问题都是靠采集人员体力活来完成的,因为大厂的产品经理并没有到这个行业,就导致很多BCI的数据采集问题仍然缺乏很多工具,这些工具就是解决这些系列执行问题的,需要产品经理来完成。
4.脑机接口的数据采集成本极高
相较于机器人的数据,非植入式BCI的采集数据成本极高,因为脑部电极几乎都是湿电击,也就是每一次采集都会需要打导电膏,这种导电膏不仅需要被采集者洗头,更需要不断地进行注射,随着采集时间增加,导电膏就会凝固。
![]()
所以湿电极的采集成本就非常高,因此为了采集效率就会为了用干电极,但是干电极的采集噪声就特别大。
![]()
所以现在随身方便携带的干电极,成了发展方向,因为不需要臃肿的打导电膏,同时还能够随身携带。
5.不是光头的采集信号更好
很多初级脑机接口数据采集者以为,采集数据的干扰是因为头发,实际上如果没有头发的光头也会信号不好,因为头皮太厚了反而不利于信号传输,噪声也大。
最合适的就是刚刚剪光头的人,他们的信号最好。但是谁有能够为脑机接口做剪光头的献身呢?
6.脑机接口的脑部信号,真的有神器的“人类”
我们在采集脑机EEG信号的时候,真的会发现有一些人是没有办法获取到脑电信号的,比如做运动想象,他就是没有数据,所以这个时候数据获取就只能重新选择一个人了,因为有的人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不断地反复调整,反而就耽误时间了。
可能采集1天都什么事情都没有干。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后续我们将继续分享我们做BCI脑机接口的产品设计与系列案例,同时我们将AI大模型与脑机接口、与vision pro结合在一起,期待呈现人类的梦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分享产品经理改变世界的点滴”
产品顾问| 产品咨询|培训合作
请添加微信PMxiaowanzi
最近我的原创
每日案例拆解库,AI等产品打卡群
我创建的产品设计打卡社群,加入后365天,每天体验一款APP。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同时有1300份体验报告帮助你找到竞品
在这里你可以随时查询到你想找的各类竞品行业APP,无须自己亲自下载就可以马上得到APP的一手产品优化、交互设计、功能描述信息。
从优化&建议、商业模式、运营、功能描述、交互设计、产品定位至少6个维度,体验一款应用。
平均1天1块钱,扫码购买即可加入
连续体验48款应用,通过后原路退回
报名后添加星球助理
PMTalk1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