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网络直播行业,早已摆脱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成为带动灵活就业的“蓄水池”。在“清朗”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下,合规经营已成为行业共识。对平台而言,违规主播和黑产团伙如同破坏生态的“老鼠屎”,从严治理既是责任所在,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抖音直播的一系列治理实践,正为行业合规化发展提供有力范本。
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违规手段,抖音构建了多维度的内容治理体系。针对界定困难的“低俗擦边”内容,平台启用多模态大模型,结合画面、声音、口播及用户举报综合研判,30分钟内响应举报并更新模型样本,实现对软色情新变种的精准拦截。对于触及法律底线的色情黑产,平台建立“事前防范、事中封禁、事后防回流”的全链路机制,不仅实时断播违规账号,更将线索上报主管部门,形成线下打击合力。2025年以来,66万个“软色情”直播间被封,11.7万个涉色情账号被永久收回权限,治理成效一目了然。
主播治理是打赏乱象整治的核心,抖音的“健康分+经济限制”组合拳直击要害。自2024年实施的健康分制度,以长期表现为依据对主播分级,避免“一罚了之”的短期效应。对低俗诱导打赏的主播,平台在扣分基础上叠加资金冻结、延迟结算等经济约束,形成有效震慑。针对团播领域的低俗乱象,平台升级管理规范,对违规公会实施扣分项、清退等处罚,已清退113家问题公会。数据显示,2025年用户对诱导打赏的举报率同比下降74%,8.8万人次违规主播受到处罚,证明长效治理机制切实可行。
行业合规化并非终点,而是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推动直播打赏生态持续优化,还需多方发力。平台层面应持续加大技术投入,针对跨平台导流、IP篡改等隐蔽手段升级防控;行业需加快建立统一的违规识别标准,破解“软色情”界定难题;监管部门可推动建立跨平台黑名单机制,实现违规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同时,也应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对合规经营的优质主播给予流量扶持,让“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加速形成。
尽管直播打赏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认识到,狙击低俗直播诱导打赏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巨大利益的诱使下,很多违规违法主播也是绞尽脑汁逃避平台的监管。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平台治理打赏乱象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标准指引。
从野蛮生长到合规有序,直播行业的转型见证着网络空间治理的深化。抖音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与制度建设双轮驱动,才能构筑起抵御乱象的坚固防线。随着“清朗”行动的深入推进,只要平台坚守责任、监管持续发力、行业积极自律,直播行业必将在合规轨道上释放更大价值,让直播间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创造新价值的优质平台。
(文/李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