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州工厂的生产线彻底沉寂,保安拦住讨要货款的供应商时,谁也没想到,曾喊出“干翻特斯拉”的威马汽车,会以一夜负债200亿的姿态轰然崩塌。
这个累计融资超410亿、一度跻身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巨头,从资本追捧的明星到债务缠身的弃子,只用了短短七年。
![]()
沈晖,这位手握沃尔沃收购光环的创业大佬,终究没能复制昔日传奇,反而留下了一场牵扯上万员工、供应商和车主的行业悲剧。
![]()
造车新势力
199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的沈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在中国汽车行业掀起如此剧烈的波澜。
沈晖赴美深造拿下双硕士学位后,他从博格华纳的普通工程师起步,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最终以吉利副总裁的身份,主导了震惊业界的沃尔沃收购案,金融危机期间硬生生砍价5亿美元,让这场“蛇吞象”式并购成为教科书级案例。
![]()
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席卷而来,政策红利与资本热钱纷纷涌入赛道,45岁的沈晖辞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职务,带着“打造世界冠军”的野心创立威马汽车。
德语“Weltmeister”(世界冠军)的命名,彰显着他对这个新品牌的期许,与蔚来、小鹏等选择代工模式的同行不同,沈晖坚持重资产路线,砸67亿在温州自建智能化工厂,宣称要靠自有产能把控品控。
这份“传统车企人的稳健”起初赢得了资本青睐,百度、腾讯、李嘉诚电讯盈科、何鸿燊信德集团等巨头纷纷入局,从2015年到2021年,威马累计融资超410亿,创下当时造车新势力融资纪录。
![]()
2019年,首款车型EX5交付1.69万辆,拿下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沈晖更是高调宣称“威马必成新势力TOP3”。
彼时的沈晖,频繁出现在各大论坛,以行业领袖姿态描绘智能出行蓝图,威马也被视为“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的有力竞争者,风光无两。
![]()
沈晖的个人光环也成为威马最好的名片,他曾自豪地说自己是“造车新势力里最懂能源的创始人”,从博格华纳的技术积累,到菲亚特的市场运营,再到吉利的跨国并购经验,似乎每一段履历都在为这场创业铺路。
58位来自传统车企和互联网行业的核心骨干追随左右,组成“五十八罗汉”团队,让威马在成立初期就拥有了远超同行的起点。
![]()
200亿债务
繁华之下,裂痕早已悄然蔓延。威马的崩塌,并非一夜之间的意外,而是多重隐患叠加后的必然结果。
沈晖精心编织的“冠军梦”,终究败给了失控的欲望与粗放的管理。
自建工厂虽然满足了沈晖对品控的执念,却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67亿的建厂投入只是开始,后续生产线维护、产能爬坡持续消耗资金,而威马的造血能力却严重不足。
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公司累计亏损超174亿元,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6万元。
为了维持现金流,沈晖不得不将工厂土地、生产设备反复抵押,沦为“靠抵押续命”的车企。
![]()
作为一家标榜“智能电动车”的企业,威马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复制模仿,被曝从吉利照搬专利且未改代码,引发巨大争议。
当竞争对手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领域快速突破时,威马产品迭代缓慢,新车频繁出现仪表盘闪烁、方向盘抖动等质量问题,4S店备件短缺、APP崩溃等售后乱象更是让用户怨声载道。技术上的“拿来主义”,让威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掉队。
更令人咋舌的是内部管理的混乱。
![]()
为了维持高估值吸引融资,威马被曝大规模销量刷单,通过关联企业采购自家车辆囤积仓库,制造虚假繁荣。
而在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沈晖却拿走12.6亿元年薪,占公司年营收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员工工资被拖欠数月,供应商欠款高达17亿元,不少中小企业因此濒临破产,这种“老板暴富、员工讨薪”的鲜明对比,彻底透支了企业信誉。
![]()
2023年10月,威马申请预重整的消息震惊行业,审计报告揭开了残酷真相:公司账面资产仅39.88亿元,负债却高达203.67亿元。
昔日的造车巨头,早已沦为资不抵债的空壳。
而此时的沈晖,却以参加慕尼黑车展为由远赴美国,从此杳无音信,只留下一句“好事多磨,静待花开”的空头承诺。
沈晖的“跑路”,让威马的残局更加混乱,员工聚集讨薪、供应商上门讨债、车主维权无门,曾经热闹的温州工厂沦为荒地,数十万辆威马汽车因售后停摆变成“僵尸车”。
这场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最终以投资者亏损数百亿、相关方血本无归收场,成为新能源赛道上最惨烈的教训之一。
![]()
在资本狂欢的年代,不少创业者凭借光鲜履历和宏大叙事就能轻松获得融资,却忽视了汽车产业“重研发、重品控、重运营”的核心逻辑。
沈晖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却高估了自己的掌控能力,既没能平衡重资产模式与现金流的关系,也没能打造出真正的技术壁垒,最终在规模扩张与成本失控的恶性循环中走向崩盘。
![]()
结语
如今,威马虽在新股东接手后尝试重启,车机APP恢复运营,温州工厂也计划复产,但在比亚迪、蔚小理等巨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当下,想要东山再起难如登天。
沈晖则仍处于失联状态,被限制消费的法律文书对远在美国的他形同虚设,只留下一个关于野心、贪婪与幻灭的警示故事。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资本游戏的舞台,而是核心技术与硬核实力的比拼。
威马的轰然倒塌告诉我们,脱离产品本质的扩张终将昙花一现,违背商业伦理的创业注定无法长久。
对于创业者而言,唯有脚踏实地深耕技术、敬畏市场、坚守责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对于投资者来说,摒弃光环迷信,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避免被虚假繁荣蒙蔽双眼。
未来,只有那些真正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以责任为底线的企业,才能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非收割资本,任何无视规律的野心,最终都将被现实击碎。
参考资料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