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越是大家觉得“不行”的时候,越容易冒出惊喜。
这家比亚迪门店是莫尔集团在运营,跟大众、沃尔沃、迈凯伦的门店挨着,都在这片工业区里。
按理说,这种地方平时除了拉货的车就没别的,更别说下雨天了。
![]()
我走进展厅一看,里头就摆着三辆车:Seal、DolphinSurf和Seal6DM-i。
前台是个中国小伙子,见我探头就解释,前一晚刚办了品牌推广活动,展厅还没来得及恢复原样,不少物料还堆在角落呢。
我刚跟小伙子聊了两句,就听见玻璃门“哗啦”一声被推开,一个德国中年大叔裹着一身潮气走进来。
他压根没提前预约,眼睛直勾勾盯着门口的Seal,绕着车转了两圈,伸手摸了摸车身线条,又拉开车门坐进去,手指头在中控屏上划来划去,看得那叫一个仔细。
还没等我感慨完,店外停车场就传来刹车声,一辆DolphinSurf试驾车停稳了。
下来一对五六十岁的德国夫妇,男的手里捏着串起亚电动车钥匙,直奔销售办公室,女的则走到休息区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宣传册翻着。
我凑过去跟她打了个招呼,说明身份后聊了几句。
她挺实在,说买车的钱是自己出,但看车、选车全听丈夫的,自己就是个“陪逛的”。
后来跟她丈夫聊才知道,他开电动车两年了,想换个牌子试试,比亚迪是他筛选出来的几个备选之一。
这人是搞电气工程的,对车的技术门儿清,说现在还没定,得再多对比几家。
说句实在话,这客流密度真不像雨天该有的。
我正跟这对夫妇聊着,又一辆SealU试驾车停在了门口,下来另一对同龄的德国夫妇。
女主人看见我在看他们,直接冲我竖了个大拇指。
我赶紧迎上去,她倒也爽快,主动跟我聊起来。
原来他们家开的是奥迪燃油车,这是第一次换电动车,为了选车做了很多功课,网上的测评看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最后锁定了比亚迪SealU,说它的性能和性价比在同价位里最能打,连大众旗下的Cupra都被他们比下去了。
![]()
有意思的是,整个聊天过程中,她丈夫就坐在旁边笑,一句话没插,跟前面那对“男主外”的夫妇完全不一样。
我在店里待了整整两个小时,就没见销售闲下来过。
光是试驾就有三起,除了这两对夫妇,还有个乌克兰大姐专门来试驾。
期间还不时有路人被展车吸引进来,扒着车门看半天。
后来工作人员跟我说,当天下午光预约好的试驾就有四起,而且顾客里真有不少中国人,看来咱们同胞在国外也认比亚迪这个牌子。
数据不会说谎,增长是真硬核
门店里这么热闹,可不是靠运气撑着的,背后是实打实的销售数据在撑腰。
莫尔集团负责比亚迪业务的伊旺•皮特斯,跟我报了一组数字,听得我都惊了:销售线索转成试驾的比例有36%,试驾完最终成交的比例更是高达46%。
要知道,这家店七月初才刚开业,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而且总共就三个销售,到十月底已经卖出去120辆车了。
我跟你讲,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皮特斯说,这120辆车里头,90%都是租赁单。
这倒也不奇怪,现在德国本土车企为了应对减排要求,都在给电动车降价,搞得二手车市场价格暴跌,租赁反而成了更划算的选择,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愿意走租赁渠道。
从客户构成来看,70%是私人买家,30%是企业客户,算是公私两头都开花。
最卖座的车型是SealUDM-i,这点我倒不意外,毕竟我在店里看来看去,问这款车的顾客也是最多的。
皮特斯点出了关键:“德国人对续航还是挑剔,心里总有点顾虑。”
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看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署的十月数据就知道,比亚迪当月在德国的新车注册量是3353辆,跟去年同期比暴涨了866%,在德国新乘用车注册总量里占了1.3%的份额。
要知道,德国是大众、宝马、奔驰的老家,能在人家的地盘上抢到这么大的份额,不容易啊。
再拆细看,SealU这一款车的注册量就占了比亚迪总注册量的45%,更关键的是,其中98.6%都是插电混动车。
这个表现跟欧洲市场的整体情况完全对上了,JATO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卖了70500辆,直接超过了2024年一整年的50300辆。
JATO分析说,比亚迪能在欧洲爆发,一方面是车型够多,各个细分市场都能覆盖到;更重要的是产品策略踩对了节奏,推出了SealU插电混动车这款“神车”,刚好戳中了欧洲人的需求痛点。
不是运气好,是策略踩得准
从另一个角度看,比亚迪能在德国火起来,真不是偶然,而是把准了欧洲市场的脉。
皮特斯跟我透露了两个核心原因,我听着觉得特别有道理。
第一个是产品策略找对了方向,推出的插电混动车刚好填补了市场空白。
欧洲人现在都讲究环保,得符合减排要求,但又不像咱们国内充电那么方便,对纯电车的续航总有顾虑。
插电混动车就不一样了,平时通勤用电省钱,跑长途用油不愁,刚好解决了这个矛盾。
第二个原因就是经销商网络铺得快。
皮特斯说:“去年这个时候,比亚迪在欧洲也就十几二十家销售点,好多想买的人都找不到地方看车。
但今年年底,销售点就能冲到120家。”
而且选的经销商也靠谱,莫尔集团可不是小角色,手里握着宾利、奥迪这些高端品牌,能把比亚迪跟这些大牌放在一起卖,本身就提升了比亚迪的档次,也让德国消费者更愿意信任这个中国品牌。
![]()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最后那对奥迪车主夫妇。
他们试驾的是SealU纯电版,但试驾完当场就决定订插混版。
女主人跟我说:“我丈夫还没到完全接受纯电的阶段呢,插混版心里更有底。
”销售跟我说,他们还预约了一周后的插混版试驾,聊了这么久,对配置、价格、保养都问得清清楚楚,成交的概率非常大。
不过当我提出想留个联系方式,后续再了解情况时,女主人笑着拒绝了,那股子德国式的警惕劲儿,倒也挺真实的。
比亚迪在德国的火,真不是碰运气碰来的。
大雨天里挤不动的客流,还有那亮眼的转化率,藏着的是对市场的精准拿捏。
咱们中国车走出去,光靠性价比已经不够了,得像比亚迪这样,摸透当地人的需求,知道他们怕续航焦虑,就推插混版;知道他们信老牌经销商,就跟莫尔集团合作。
现在只是个开始,随着销售网络越铺越广,产品越做越对味,中国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的戏份,只会越来越重,腰杆也会越来越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