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甲流来袭,医生含泪苦劝老年人:宁愿在家睡大觉,也别出去做6事

0
分享至



甲流又来了,带着它那一身“老毛病”卷土重来。今年这波来势汹汹,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不只是普通感冒那么简单。作为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它的“脾气”向来不小,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最爱盯着免疫力本就不强的中老年群体下手。



很多人以为,甲流就是发烧、咳嗽、打喷嚏,挺一挺就过去了。可一旦病毒钻进体内,尤其对高龄者、患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它的破坏力远超想象。肺炎、急性呼吸窘迫、心肌炎,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些并非危言耸听。

甲流病毒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变化多端,它不断变异,逃避人体已有的免疫识别。这就导致一些人即便去年得过,今年也可能再次中招。而老年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本就反应慢、记忆差,面对这种“新花样”,往往难以及时应对。



抗病毒药物不是“万能钥匙”

很多人一旦确诊甲流,第一反应是赶紧吃药。确实,像奥司他韦、扎那米韦这样的抗病毒药物,如果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别指望吃了药就能“秒好”,也别以为吃药就能挡住病毒的路

这些药物的机制是抑制病毒复制,而不是直接杀灭病毒,所以必须尽早使用,才可能有较好效果。很多老年人等到高烧不退、咳得喘不过气才去医院,这时候再用药,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长期滥用抗病毒药物还可能引起耐药性。一些人听说奥司他韦“有用”,就自己买来囤着,一感冒就吃,结果不仅无效,还可能扰乱体内菌群、引发其他问题。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不如尽早预防,管好自己该管的生活细节。

老年人防甲流,真的不是一句“多喝热水”能解决的事

在临床上,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重症病例,其实都源于一个共同点:“不当回事”。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身体明明已经开始示警,还偏要硬撑着出去“活动筋骨”,结果反而把自己推向了危险边缘。



下面这“6件事”,真不是危言耸听。甲流季节,老年人真得管住自己,宁愿在家窝着发呆、睡觉、看电视,也别轻易去做

第一件:去人多的地方“遛弯”

每天在小区转几圈,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但在甲流高发期,这件事可不“养生”。病毒最喜欢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尤其是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如菜市场、超市、棋牌室。

病毒不会看年龄,也不讲情面,它只挑“好传播”的环境下手。老年人肺功能减退,黏膜清除能力差,一旦吸入病毒,很容易感染。而且感染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



如果实在想活动,建议选择人少、通风好的户外环境,戴好口罩,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第二件:去医院“串门”或陪诊

不少老人一到冬天就觉得身体不舒服,动不动就往医院跑,或者帮邻居、老伴儿陪诊。这种“热心肠”,在甲流季节却可能变成“高风险”。

医院是交叉感染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候诊区、输液区、急诊室,几乎每个角落都潜藏着病毒。年轻人抵抗力强,或许只是轻症,但老年人一旦感染,后果就不一样了。



不是必须的情况,建议先通过社区医生或线上问诊了解情况。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提前备好药物,减少频繁跑医院的次数

第三件:聚餐、聚会、聚麻将

冬天聚会多,老年朋友之间总喜欢凑在一起吃点、聊点、打几圈麻将。但说实话,这些“热闹事”,在甲流横行的时候,真得避一避。

打麻将虽然动脑,但更多的是“飞沫交流”。一张麻将桌,四张嘴,两米距离都不到,病毒在这小范围里转几圈就能轻松找到下家。



而且聚餐时摘口罩讲话、吃饭、咳嗽,全是传播高风险行为。即便是熟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甲流潜伏期短,有时候自己还没发病,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

第四件:到健身房或跳广场舞

很多老年人坚持锻炼是好事,但甲流高发期,场所的选择就非常关键了。像健身房、舞蹈室这类封闭空间,空气流通差,一旦有人感染,很容易造成小范围爆发。



广场舞虽然在户外,但冬天跳舞的人多,距离近、接触多,加上运动中呼吸加快,也会提高飞沫传播的风险。别忘了,强身健体的初衷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冒险。

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在家做点简单的拉伸运动,或者原地踏步、慢走,既能保持身体活力,又能降低感染几率。



第五件:进出银行、政务大厅等公共业务场所

很多人退休后时间多,琐事也多,喜欢自己去银行办业务、跑政务大厅、缴个费什么的。正常时期当然没问题,但每到流感季节,这些地方其实跟医院一样,是人流密集区。

尤其是早上8点到10点之间,是老年人集中办理业务的高峰期,排队、交谈、等待时间长,很容易变成“病毒接力赛”的现场。

现在很多业务都支持线上办理或家人代办,不妨多利用这些方式。保护自己,不是懒惰,而是聪明。



第六件:参加线下养生讲座或推销活动

有些商家打着“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的旗号,吸引老年人前往,实则是推销保健品。活动现场往往密闭、拥挤、讲话声大,这些都是病毒传播的“理想场景”。

而且这些地方人员构成复杂,有的可能已经带病前来,老年人在这种环境下停留一两个小时,就像把自己放在了病毒投篮的靶子上。

真正的养生,不在于听多少讲座,而在于是否科学、是否适合自己。别让一场“保健热情”反而变成“病毒邀约”。



睡觉、吃饭、喝水,这些才是老年人最好的“疫苗”

有些老人对预防总是想得太复杂,其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才最管用。规律作息、营养均衡、适度锻炼、保持情绪平稳,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对身体免疫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让免疫细胞“打瞌睡”;饮食单一,会让抵抗力“掉链子”;情绪低落,免疫系统也会“罢工”。这些都不是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免疫生理机制。



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虽然不能百分百避免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和住院风险。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有条件的还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双保险更安心。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4年版)》[Z].2024.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Z]. 3. 张文宏主编.《新发传染病防控实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界面新闻
2025-11-17 18:07:37
雷军,这次撕破脸皮了!

雷军,这次撕破脸皮了!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17 14:07:53
山西长治狗主人家房子曝光,豪华宽大却朝向奇特,被网友质疑违建

山西长治狗主人家房子曝光,豪华宽大却朝向奇特,被网友质疑违建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7 21:53:08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克莱恩财经
2025-11-17 13:55:33
如今来看,郑丽文避谈统一的真相,马英九早已点破核心

如今来看,郑丽文避谈统一的真相,马英九早已点破核心

通文知史
2025-11-17 01:30:03
神舟二十二号发射禁航发布!神22飞天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已变轨!

神舟二十二号发射禁航发布!神22飞天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已变轨!

火星一号
2025-11-17 22:30:23
高市早苗的面相:阴阳蛇相三角克夫克家,所以丈夫瘫痪,没有子女

高市早苗的面相:阴阳蛇相三角克夫克家,所以丈夫瘫痪,没有子女

风月观主
2025-11-17 11:54:57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51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面相彻底变了!喻恩泰离婚曝更多丑闻,他的心狠和城府让人瘆得慌

面相彻底变了!喻恩泰离婚曝更多丑闻,他的心狠和城府让人瘆得慌

娱乐小丸子
2025-11-17 20:18:51
副关长陈孟裕被查,宁波海关本月已“落马”3人

副关长陈孟裕被查,宁波海关本月已“落马”3人

澎湃新闻
2025-11-17 19:48:32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烽火观天下
2025-11-17 14:57:24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17 10:09:24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大嘴説
2025-11-17 11:29:20
国产豪门撕逼天花板:300个娃,八亿转账!

国产豪门撕逼天花板:300个娃,八亿转账!

不正确
2025-11-17 15:44:53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影像温度
2025-11-17 16:12:46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塔子山评说
2025-11-17 11:51:14
卓伟回应:上周爆料的离婚男明星是喻恩泰,抛妻弃子

卓伟回应:上周爆料的离婚男明星是喻恩泰,抛妻弃子

天涯社区
2025-11-17 18:10:03
2025-11-18 04:48:49
牛锅巴小钒
牛锅巴小钒
分享我的十八线小城生活~
520文章数 185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手机要闻

华为第一款Pro Max!华为Mate 80 Pro Max四色官图公布

数码要闻

铭瑄AMD B850 / X870主板新品确认对未来处理器支持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