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家庭正为蔬菜价格高涨和品质安全而忧心忡忡之际,庄薇(Trang Vy)女士却感到格外幸运——每顿饭前,她只需走上自家阳台,随手采摘一篮新鲜蔬果,想吃什么就摘什么。《》
![]()
四年前,30多岁的庄薇开始在北江坊(phường Bắc Giang,位于北宁省 Bắc Ninh)的家中尝试种菜,初衷只是希望拥有一个干净、安全的蔬菜来源。从最初试种几盆绿叶菜,到如今她已将1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科学划分为三个区域:叶菜区、根茎类蔬菜区和育苗区。
“初期投入大约3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080–14000元),主要用于购买花盆、土壤和灌溉系统,”庄薇说道,“此后每月只需20万至30万越南盾(约54–81元人民币)用于维护,补充肥料、土壤和种子即可。”
![]()
种菜最难熬的是起步阶段:土壤未调好,病虫害频发,常常种了又死。有一次连续大雨,整个番茄架子全被冲垮,两个月的心血瞬间付诸东流。
“虽然多次想过放弃,但因为热爱,我坚持自学,更换土壤、增施有机肥,逐步改良,现在园子越来越稳定了。”她分享道。
![]()
在她看来,土壤配比是成败关键。她采用“黄金比例”:5份壤土 + 3份基质(稻壳灰、甘蔗渣、花生壳)+ 2份腐熟有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营养均衡。
厨房垃圾在她眼里是“黄金资源”。蚝壳、贝壳磨碎后作为天然钙源,能增强植株抗性、减少烂根和裂果;咖啡渣和蛋壳粉混合入土,可疏松土壤、抑制病虫;她还主动联系水果摊主,收集坏掉的水果回家堆肥。
![]()
持续阴雨是屋顶农人的噩梦。她的应对秘诀是“雨停即动”:“连日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根系虚弱。刚一放晴,我就在果树根部撒上木霉菌(trichoderma)并喷洒少量防蚁药。”
一旦发现蚜虫,她立即用印楝油(neem oil)、温水和白醋调配天然杀虫剂,连续喷洒三天,既除虫又安全无残留。
![]()
盛夏高温时,她将甘蔗渣粉碎后覆盖在土表,既能保湿,又能隔热护根。
![]()
对于叶菜类,她严格遵循“稀植、应季”原则,并每周一次施用自酿液肥(如豆粕发酵液、鱼蛋白肥)。
![]()
作为一名番茄爱好者,庄薇种植了矮生番茄、章鱼番茄(bi bạch tuộc)、Nova、Semco等多个品种。她的秘诀是勤培土:“当看到茎基部长出瘤状突起,说明植株需要加土。这时我会混入蛋壳粉覆土,刺激其长出更多不定根,让植株更高更壮。”她解释道。
![]()
她也特别钟爱萝卜种植,既可食用,又能用于春节装饰。为让萝卜长得笔直,待真叶长出后,她会及时培土覆盖根部以固定形状。“去年我收获了财神萝卜、紫萝卜、韩国青萝卜,今年的新一季种植让我充满期待。”她说。
![]()
如今,庄薇已完全掌握土壤调配、植株养护、有机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全套技术,但她仍不断尝试新品种,探索更多可能。
![]()
得益于扎实的技术积累,她的花园常年丰产多样:各类蔬菜、瓜果、香草轮番登场。附图展示了她在2025年10月底收获的部分成果。
![]()
在当下许多家庭因菜价高企、农残担忧而不敢多吃蔬菜的背景下,庄薇觉得自己的“战胜惰性”显得格外有意义。吃不完的菜,她分给邻居亲友;她的经验也在社区中广泛传播,激励越来越多家庭开启自己的阳台菜园。“能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就是对饮食安全最大的掌控。无论暴雨洪水,还是物价涨跌,都动摇不了我家餐桌的安稳。”庄薇坚定地说。
照片拍摄于2025年11月,庄薇正在照料她的屋顶花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