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门找路边车位,最怕遇到“糊涂收费”——没公示就伸手要钱、停车1小时10分钟按2小时算、私人圈地收费不给发票,不少车主为了省事忍气吞声花了冤枉钱。2025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修订的停车收费管理政策全面落地,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同步更新实施细则,明确划定5类违法收费行为,违规方最高可罚2万元,全国4.9亿车主的停车权益有了硬保障。今天把政策讲得明明白白,教你一眼识别违规收费,守住自己的钱包。
![]()
一、先厘清:路边停车能收费,但必须过“三关”
不是所有路边停车收费都违法,城市规划的正规路内泊位,经公安交管、物价、住建部门联合审批后,可依法收费,核心是调节停车供需、避免车位长期占用。但合法收费得同时满足“三要件”,少一个都能直接拒付,这是判断收费是否合规的核心标准:
1. 资质关:收费主体必须合法。得是政府授权的正规单位,比如城投公司、合规停车管理企业,个人或无授权商家无权收费。收费员需佩戴工牌,能提供财政票据或税务发票(含电子发票),而且泊位要有明确的审批备案编号,在当地智慧停车平台能查到审批信息。
2. 定价关:收费标准有硬依据。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不能私下随意涨价,调整标准需提前60日向社会公示。各地都会设置免费停放时长(15-20分钟)和24小时最高收费限额,比如北京核心区24小时最高80元,成都核心区最高40元,避免“天价停车费”。
3. 公示关:收费信息全公开。泊位旁必须设公示牌(高度不低于1.5米,字体清晰),清晰标注收费主体、时段单价、计费方式、免费时长、审批备案编号、监督举报电话,6项信息缺一不可,让车主看得清、算得准。
简单说,合法收费得“明明白白”,含糊其辞、拿不出资质或公示不全的,大概率是违规收费,车主有权拒绝。
二、5类违法收费行为,遇到直接拒付(有政策依据)
这5种情况是国家重点整治的乱收费套路,不管收费员怎么辩解,都能直接拒绝,维权有充分的政策支撑,依据《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违规行为一查一个准:
1. 未公示或公示不全就收费:最常见的违规场景。比如没设公示牌、牌子模糊不清,或只写“停车收费”却不标具体标准、免费时长、举报电话。2025年新规明确,公示信息不全的收费行为本身违法,车主有权拒付,哪怕已经缴费,也能凭证据追回。
2. 超范围、重复收费:要么收费时段超出审批范围,比如审批的是8:00-22:00收费,却在22点后或7点前就开始计费;要么是重复要钱,线上缴完费后,现场收费员又以“系统没同步”为由再次索要。另外,15-20分钟的免费停车时间是法定权益,谁也不能擅自取消或缩短。
3. 私设泊位或无资质收费:个人、商家用锥桶、地锁在未审批的道路区域私划车位,或没有政府授权就收“占地费”“看管费”,都属于违法。正规泊位必须有审批备案,私设泊位本身不受保护,车主可拒绝缴费,还能举报要求拆除。
4. 违规计费或变相涨价:不按政府核定标准收费,比如私下提高计时费率,或不足一个计费单位却按完整单位收费(如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停车20分钟却按30分钟算);还有的强制收取“服务费”“看管费”等公示外的费用,这些都属于违规。
5. 未产生停车行为却强制收费:临时停靠上下客不到5分钟,或还在免费时长内,收费员就强行要钱;甚至把公共通道、消防通道划为“隐形泊位”收费。只有实际占用正规泊位且超出免费时长,才需要缴费,没占用泊位就收费纯属违法。
三、遇到乱收费,3步维权最管用(附举报渠道)
遇到上述违规情况,别跟收费员争执浪费时间,按这3步来,维权成功率超90%,还能追回损失:
1. 固定证据:用手机拍下车位编号、收费公示牌(没有就拍现场环境)、收费员样貌及工牌(若有),保留好缴费记录、聊天记录或录音,重点证明“收费违规”和“已缴费(如有)”。
2. 明确拒付:告知收费员“你这是违规收费,根据2025年停车收费新规,我有权拒付,还要向监管部门举报”,多数违规收费员见状会放弃纠缠。
3. 及时举报:保留好证据后,通过这些渠道举报,一般3-7个工作日会有反馈,违规收费方会被核查处理,已缴的不合理费用也能追回:
◦ 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万能渠道,转相关部门处理)、12315市场监管热线(专门处理价格违规);
◦ 线上举报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当地城管或交管部门微信公众号,上传证据即可提交举报;
◦ 线下举报:直接到辖区城管执法队、市场监管局窗口反映,带好相关证据材料。
根据数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已处理1.2万起路边停车乱收费举报,90%都成功维权退费,违规收费单位还会被处以罚款,最高可达2万元。
四、这些误区要避开,别白跑冤枉路
1. 误以为“路边停车都该免费”:城市核心区域的正规泊位,经审批后收费是合法的,目的是避免车位长期占用,让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是要收费合规,不是所有收费都违法。
2. 觉得“投诉没用”:国家现在对乱收费整治力度很大,2025年新规实施后,各地都加大了核查处罚力度,只要证据充足,举报后监管部门一定会处理,不仅能要回损失,还能推动规范当地收费秩序。
3. 缴费后没保留证据:不管是线上缴费还是现金支付,都要留好凭证(支付截图、发票、收据),没有证据的话,维权时容易陷入被动,哪怕举报也难以核实。
4. 把“私设泊位”当正规车位:看到路边有车位就停,没注意是否有正规公示和备案编号,最后被私人收费,这种情况很难维权,停车前一定要先查公示牌。
五、合规停车也能省:3个实用技巧
1. 停车前先“三看”:看是否有正规公示牌、看免费时长和封顶价格、看是否有审批备案编号,确认合规再停车,避免后续纠纷。
2. 利用免费时长:临时上下客、买东西,尽量在15-20分钟的免费时长内完成,能省不少钱;如果需要长时间停车,可对比周边停车场价格,选择更划算的。
3. 优先线上缴费:用当地智慧停车APP或微信、支付宝缴费,支付后保留截图,既能避免现场收费员重复索要,又能作为缴费凭证,维权时更有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