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是个“低调”的器官,藏在胃后面,不吭声、不抢镜,却是人体代谢的大管家。消化酶、胰岛素,全靠它分泌。偏偏它又脾气大,一旦“发火”,就是场灾难。胰腺炎不是个新鲜词,但年仅28岁的姑娘因它离世,依旧令人唏嘘。
![]()
她不是酗酒的,也不胖,平时看着挺健康。但她有个饮食习惯——爱吃六种“高风险食物”,长期当饭吃,胰腺终于扛不住了。等到送进医院时,已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离世。医生叹息,但也无奈。
这不是个例。年轻人得胰腺炎,甚至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多,背后藏着不少误区和认知盲区。
![]()
胰腺:一出手就是大病
胰腺不是那种“慢慢坏”的器官,它一旦出问题,往往来势汹汹。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表现是上腹部剧痛,往后背放射,像刀割一样。有些人以为是胃病,忍一忍,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胰腺有个特点——它分泌的消化酶是“活性武器”,一旦提前在胰腺内部激活,就像自家厨房起火,烧的还是自个儿的墙。轻症胰腺炎靠保守治疗能好转,但重症胰腺炎可能发展成胰腺坏死、感染、脓肿,甚至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展极快。
![]()
尤其是一些年轻患者,平时身体不错,一旦胰腺炎发作,反而因为忽视症状、自行服药或者延误就诊,结局更加悲剧。
这6样高风险食物,别再天天当饭吃
那位28岁的年轻女性,生前最爱吃的几样东西,几乎都踩在胰腺的“雷点”上。医生总结她的饮食结构,有6类高风险食物,她几乎顿顿离不开:
![]()
第一种是高脂肪食物,比如炸鸡、奶茶、芝士焗饭。胰腺是负责消化脂肪的,脂肪摄入过多,等于给它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工作,胰酶容易提前激活,引发胰腺炎。
第二种是酒精类饮料,不只是白酒,连甜甜的果味小酒、啤酒也算。酒精本身对胰腺毒性大,长期饮酒可诱发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更凶险。很多人误以为“女生喝点酒没事”,其实女性酒精代谢能力更差,胰腺更容易受伤。
![]()
第三种是高糖甜品。甜食多,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加重胰腺负担。尤其是空腹吃甜点,血糖波动大,胰腺要拼命“灭火”,久而久之累垮自己。
第四种是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腊肉、火腿。这类食物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和亚硝酸盐,对胰腺是双重打击。吃多了不仅伤胰腺,还可能增加胰腺癌风险。
![]()
第五种是辛辣刺激食物,像火锅、麻辣烫、辣条。辣味会刺激胃肠道,引起消化液大量分泌,胰液也跟着增加,容易诱发胰腺炎急性发作。
第六种是夜宵+暴饮暴食的组合。深夜吃大量高脂肪食物,身体进入休眠状态,消化系统却被强行拉出来“上班”,胰腺最容易遭殃。很多急性胰腺炎发作,都发生在夜宵后数小时内。
![]()
这些食物,偶尔吃没关系,但如果餐餐离不开,胰腺真的撑不住。它不像肝脏那样“能忍”,一旦出问题,回头可能就是ICU。
药物诱发不可忽视,保健品也可能是“帮凶”
引起胰腺炎的原因复杂,除了饮食,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药物。
临床上已知有超过100种药物可能诱发胰腺炎,常见的如某些降脂药、利尿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不是说这些药不能吃,而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尤其是长期用药的人,更要定期监测胰腺功能。
![]()
有些人迷信保健品,吃“酵素”“排毒胶囊”来“养生”,结果反而出现胰腺炎。某些号称“排油排毒”的产品,其实含有刺激性成分,可能引起胰腺过度分泌,甚至诱发急性炎症。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提醒:减肥药。尤其是来路不明的网购减肥产品,有些含有非法添加成分,比如西布曲明、泻药成分,这些都可能损伤胰腺,甚至引起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保健不是靠堆砌补品,更不是靠乱吃药来“通一通”。胰腺这位“隐形战士”,最怕的就是过度刺激和不明成分的干扰。
慢性胰腺炎:长期伤害,悄无声息
除了急性发作,还有一种更“隐蔽”的胰腺病,叫做慢性胰腺炎。它不像急性胰腺炎那样疼得人直不起腰,而是以反复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常年拖着不去查,等确诊时可能已经胰腺萎缩、功能受损。
![]()
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也是长期饮酒,其次是高脂饮食、遗传因素、胆道疾病。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进展到胰腺功能衰竭,不仅消化功能丧失,还可能发展成糖尿病,甚至胰腺癌。
胰腺一旦“老化”,再想恢复几乎不可能。所以年轻时的积累,才是老年的保障。对胰腺最好的保护,不是某种养生食物,而是少折腾它。
![]()
胰腺的“自我修复力”非常有限
很多人对身体器官有个误解,以为伤了可以慢慢养回来,比如肝能再生,肠能修复。但胰腺不同,它的再生能力极差,尤其是胰腺细胞一旦坏死,基本无法恢复。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居高不下。数据显示,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可达20%至30%,并发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都是致命因素。
![]()
就算抢救成功,很多人也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吃啥都不消化)、胰源性糖尿病(血糖难控制)、慢性腹痛等,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胰腺炎不是“发一次就完了”的病,而是可能影响一生的起点。保护胰腺,不能等它喊疼才行动。
预防胰腺炎,关键就两件事
说到底,保护胰腺的秘诀其实不复杂,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一是控制饮食,二是戒酒。
![]()
饮食上,不求清汤寡水,但要避免高脂高糖暴饮暴食。吃得杂一点、适量一点,是对胰腺最好的温柔。酒精方面,哪怕是“喝得少”,对胰腺来说也可能是“多”。
每年都有年轻患者因胰腺炎住进ICU,有的甚至猝死在家中。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生活方式上“积伤太久”,而胰腺从不提前预警,一发作就是大病。
这也是医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你不把胰腺当回事,它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后悔不及。”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修订版).《中华消化杂志》,2019,39(10):577-588.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