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巫英蛟 刘虎
“国有资产流失也没有引起重视,这里每年上百万的城市公共道路收费被侵吞了,加起来上千万了!”一名业主说。
昆明市中心学府路片区,有一个占地庞大的住宅小区——“莲花池畔”。它曾被寄望为城改样板:规划图上,学校、商业街、写字楼与高品质住宅环环相扣,令无数购房者与拆迁户憧憬不已。
![]()
涉事小区“莲花池畔”。巫英蛟 摄
然而十年过去,现实却走向了另一种方向。这里逐渐变成昆明最典型、也最棘手的城改“样本”:部分楼盘烂尾多年,两栋46层的超高层甚至在未取得消防验收的情况下被莫名交房;上千购房者无证居住,车库产权混乱不清;开发商代收的契税与维修基金共计2800 余万元不知所终,却要求业主重新缴纳才能办证;开发商老板王亚斌则侵占了1.6亿元,并在纷争四起前携款消失不见,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为此承担责任……
“一切荒诞的事都在这里发生过,”业主们无奈而愤怒地说,“尤其是上千业主1.6亿购房款,契税,维修基金都被开发商王亚斌侵占消失了,五华区公安局竟然认定‘没有犯罪事实’,还让同是本小区业主的警察出来做维稳工作。”
01
金鼎盛并不“鼎盛”
“莲花池畔”项目起源于昆明市沙沟埂村、莲园村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推进老旧片区更新,王亚斌控制的云南金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金鼎盛公司”),被“选中”承接上述区域的城改开发任务。
在介入城改项目之前,金鼎盛公司曾参与过一些旧房改造项目,如大观商业城“糖果公寓”、麻园片区“701酒店”等。这些旧改项目为王亚斌积累了最初的资金,被其视为“第一桶金”。
然而,与旧房改造相比,沙沟埂、莲园村城改的体量与资金需求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知情人称,金鼎盛公司的资金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发规模,王亚斌对外曾炫耀他用5000万元撬动了“莲花池畔”几十亿的项目,所以从一开始便埋下了严重的资金隐患。
![]()
“消失”之前的王亚斌。网络图源
2015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有合伙人撤资,王亚斌用公司款向其他地产公司“放高利贷”不能按时收回,资金压力陡增。同年起,工程全面陷入长期停滞。为续命,企业多次向亲属及社会关系筹措资金,但依旧难以支撑工程继续推进。
资金断裂的后果立刻显现:工程被迫停工,1300套回迁安置房无法按期交付,致使426户拆迁群众迟迟无法回迁,积怨持续累积。
与此同时,金鼎盛公司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已向社会销售部分商品楼住房。购房者按要求缴清购房款、契税、维修基金等费用,却最终面临工程烂尾、证件无法办理的境况。无论是回迁群众还是商品房业主,多年来不断上访上告维权,为此,五华区政府出面组建了清算组为王亚斌“擦屁股”,却始终未等来明确的解决方案。
2020年10月30日,昆明市五华区法院裁定受理金鼎盛公司破产重整案。随着破产程序的推进,一个又一个更为匪夷所思的问题被层层揭开。
02
2800万契税、维修基金人间蒸发,要求业主重新缴纳
根据《云南金鼎盛公司关联方交易情况专项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在梳理金鼎盛公司内部资金流向时,揭开了一个长期隐藏的关键漏洞:金鼎盛公司的大股东、实控人王亚斌及其关联人员,以“员工持股”的名义设立多家关联公司,并将这些公司的公章、银行账户统一掌握在自己手中操控运作。
在并无真实业务往来的情况下,这些关联公司却与金鼎盛频繁发生大额“关联交易”。从经营实质看,它们并非企业正常经营的一部分,而是系统性地将金鼎盛账上资金源源不断地转移至王亚斌个人控制的关联公司账上。
审计结果显示,通过此类虚构交易,累计形成应收账款高达1.6亿多元,其中仅王亚斌个人长期占用就达到2018万元,且从未归还。相关资金规模巨大,时间跨度长,集中发生在2009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也正是王亚斌担任金鼎盛公司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时期。
![]()
审计报告揭示王亚斌“左手倒右手掏空公司”。受访者提供
这些资金中,就包含了金鼎盛公司帮五华区税务局和住建局代收的契税和房屋维修基金2800多万元。
小区业主普遍认为,这类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资金占用,不仅严重侵蚀了企业的正常运营能力,也是金鼎盛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直接诱因之一。在他们看来,王亚斌及有关人员的行为涉嫌挪用资金、侵占公司资产,诈骗车位款,性质恶劣,影响深远。
业主缴纳的契税与维修基金也神秘失踪。按规定,这两类“官费”应分别由税务部门和住建部门统一收取,但在莲花池畔项目中却由金鼎盛公司来“代收”。
“交房时,税务部门、银行、开发商的人在15栋楼下坐成一排,告知契税由开发商现场代收。”一位业主回忆说,“我们如果不同意,就不给钥匙交房。”
业主们说,如果税务部门、住建部门和王亚斌现在不承认当年“代收”的事实,那金鼎盛公司和王亚斌且构成了诈骗罪,五华公安局就应当立案查处,追究王亚斌的刑事责任。
据审计报告统计,由开发商代收的契税和维修基金合计超过2800万元。然而,五华区税务局和住建局在委托金鼎盛代收后,未要求其及时上缴国库,最终导致上千万元契税被王亚斌侵占。多年监管缺位后,相关部门竟要求上千名业主重新补缴契税和维修基金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
2025年6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来昆明提级巡视,业主们联名向巡视组反映控告后,业主们曾收到不缴契税和维修基金可以办证通知。但才过了两天,办证窗口又告知:税务局通知不补缴还是不给办,已经收了的件要退回。
上千户业主的维权“成果”又被打回到原点,中央巡视组的批示又被地方当成了废纸。
03
两栋46层超高楼未通过消防验收已交房,上千车位反复“抵押”反复“卖”
“莲花池畔”小区最早被宣称“验收合格”交房的13栋、14栋,如今却曝出连最基本的消防验收都从未通过。
“这两栋楼高达46层,业主众多,实质上是一对没有消防验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超高危房。”多名业主反映,楼内所谓的消防设施大多形同虚设,基础灭火功能均无法正常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数百上千的居民将面临极高的生命风险。
![]()
13栋、14栋至今未通过消防验收。巫英蛟 摄
让业主难以接受的是:既然从未通过消防验收,应急管理部门当初为何允许他们交房?带着这样的问题,业主这些年来不断上访、控告,然而五华区委、区政府及应急局始终未展开有效调查处理。隐患至今未被整改,46 层的两栋危楼仍在“带病居住”,更无人追究当年允许交付的相关责任人是否存在严重渎职失职、违纪、犯罪。
莲花池畔小区存在的矛盾远不止于此。上千个地下车位的权属更是一团乱麻——金鼎盛公司先将车位整体抵押给相关银行;华融资产公司随后又将车位打包出售给业主;有的车位更是“先卖后抵押”,即明知已售仍再次抵押。
随着金鼎盛公司因王亚斌侵占近两亿元资金而全面停摆、进入破产程序,众多已付清购车位价款的业主突然发现,自己购买的车位早已被银行和华融资产占有,产权无法落实,权益被彻底架空。
令业主愤怒的是,尽管这完全是典型的“一物二卖诈骗”,但五华区公安局却以“无犯罪事实”为由,和侵占控告一样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大量业主被要求再次支付七八万元的购车位款,而此前累计上亿元的购车款则在混乱的权属链条中被层层蚕食,无人被追责。
“一套房住了十年没证,且还要重复补交契税和维修金;一个车位买了等于没买。这就是我们经历的荒唐和悲哀现实。”一名业主说。
04
老板携款消失,还藏幕后继续操控物业
业主们反映,表面上金鼎盛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但其实际控制人王亚斌却携款消失,“人在外面逍遥自在,始终没有被追究任何法律责任。”
不仅如此,其被指还一直藏在幕后继续通过操控物业管理等渠道持续收费“吸血”业主们;与此同时,由五华区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的“清算组”在金鼎盛破产过程中仍在配合王亚斌做事。
“在未向广大业主披露情况的前提下,他们私自指定所谓‘物业管委会’,将小区管理权继续交给由王亚斌等人实际操控的普志物业。”业主们称,该公司不仅继续收取高额物管费,还接手了原本由昆明市运政管理局五华分局批准给金鼎盛公司旗下龙池物业用于建设期间使用的上百个临时停车位,并进一步与社会人员合谋“承包”高价收费:一辆小车24小时收费高达40元以上,大车就更高了。
![]()
![]()
涉事物业将两条城市道路拦起来收费。巫英蛟 摄
这两条本应在建成后移交政府的城市公共道路,就这样被当作私人停车场经营至今。数以百计的公共车位本属于国有资产,按初步估算每年收费超过百万元,但多年被私自占用、流失,监管部门却完全无动于衷。打12345投诉多次,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破产企业仍在赚钱,消失的老板仍在控制小区,公共资产被肆意占用,巨额国有资产一直流失没人管……,真正受到伤害的却永远是业主。”业主们无奈地表示。
05
公安机关有案不立,背后原因无从知晓
“由于王亚斌等人长期挪用、侵占金鼎盛公司1.6亿余元资金,私吞2800 万元契税与维修基金,以及以“假卖真抵押”的方式侵占购车位款,整个莲花池畔项目最终被拖入破产程序,致使上千名业主无法办理产权证。”
自2021年起,金鼎盛公司股东、破产管理人与业主代表多次向五华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提交报案材料,但经侦大队人员以各种理由推脱、拒收,甚至连最基本的《受案回执》都从未依法出具过。
![]()
五华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巫英蛟 摄
2025年5月,中央巡视组进驻昆明开展巡视后,众多业主联名向巡视组实名反映并递交控告材料反映莲花池畔小区契税和维修基金等被王亚斌侵占不立案问题。不可思议的是,五华区公安局不但不引起高度重视,却将巡视组批示转交至五华区莲华派出所,由派出所对业主代表进行“维稳”。如此明显刑事案件不立案,广大业主感到疑惑不解。
“来维稳的警察,有的还是我们小区业主,太荒唐了!”一名业主苦笑。
2025年6月18日,小区五名业主代表与破产管理人负责人律师一起携带《专项审计报告》及报案材料,再次前往五华区公安局经侦队报案。整整一天的沟通过程中,负责接待的一位王姓警察不停向上级电话请示,先称“应由公司股东报案,业主主体不合适”,随后又称“只能先报王亚斌个人占用的 2000 万元部分”。
“总之就是不断找理由推脱,最后竟将已经由前台接收的材料又退还给管理人律师。”业主代表说。
6月19日,业主代表再次来到经侦队,采取“赖”着不走方式沟通半天后,该王姓警察才不得已接收了报案材料,但依旧拒绝按公安部“三个当场”规定在警综平台受案,也不出具《受案回执》,仅口头要求管理人与业主代表“等通知”。此后业主致电询问进展,经侦队仍以“我们还要研究”为由继续拖延。
8月25日,五华区公安分局经延期一个月(没见上级公安局延期批准文件)作出了《不予立案通知书》,认定“王亚斌职务侵占案”不符合立案条件。
![]()
破产管理人和广大业主不服,随后提出刑事复议申请,但五华公安局过了两个月仍维持原决定。“复议阶段报案人申请听证,五华公安局法制部门的连《申请书》都不收。”业主们说。
2025年11月4日,报案人金鼎盛公司和管理人向昆明市公安局提交了刑事复核申请,《复核申请书》明确指出,无论是《不予立案通知书》还是《刑事复议决定书》,五华公安局均回避了案件的核心事实---审计报告中审计出被王亚斌关联公司交易后不在的1.6亿款项,尤其代收的契税和维修基金2800万元去哪点了?
事实上,报案之初,管理人已向五华分局提交包括三份专项审计报告在内的全部证据材料,详细呈现金鼎盛公司在王亚斌控制期间,通过设立关联公司、虚构交易、操控账户等方式,将公司资金大规模转移、侵占的完整链条。审计结果显示,涉案金额高达1.66 亿元。
依照《刑法》第271条以及立案追诉标准的明确规定,涉嫌侵占资金“超过三万元应予立案”。涉案金额远超标准数百倍,已经属于极其严重的职务侵占。然而五华分局在作出不予立案决定时,既未对审计证据进行核查,也未对相关人员开展询问调查,仅以一句“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匆匆结案。
“在刑事复议阶段,分局继续回避关键证据,却在文书中写下‘原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准确’。仿佛审计报告从不存在,仿佛1.66亿元资金从未流失!”业主代表说。
业主代表称,《不予立案通知书》的送达也未依法进行。文书本应送达报案主体金鼎盛公司和管理人,五华公安局却直接将文书抬头的送达人列为律师个人,可见他们有多么的随意和不负责任。在复议阶段,这一明显的程序瑕疵不但未被纠正,分局反而在《复议决定书》中坚持“原决定程序合法”,将错误再次“确认合法”。
“他们对广大业主的诉求置若罔闻,真的感觉他们这么多年来不是在依法公正执法,在为人民服务,反过来似乎是在想尽办法包庇王亚斌,为王亚斌服务!”业主们气愤的说。
报案人金鼎盛公司和破产管理人认为,五华分局作出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刑事复议决定书》,实体上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程序上送达违法、漠视当事人权益,严重侵害了申请人及广大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为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9条等规定,恳请贵局依法查明事实,撤销错误决定,对王亚斌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还企业以公道,彰法治之威严。”
业主代表们说,他们最近又向云南省委巡视组提交了相关材料,就莲花池畔小区存在的问题,尤其公安机关不立案查处王亚斌,追回被其侵占的1.66亿欠款(含2800万元契税和维修金)问题再次反映控告。
“公平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一定不会永远缺席!大家已经抱定决心,只要公安机关不立案查处王亚斌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挽回损失,我们就维权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