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韩三国文化研究院院长、许昌市古迹遗址研究会会长黄杰公布重大文化发现:全球最早的关公画像,为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制的《关壮缪勒马图》,创作于公元730年前后,较此前公认的北宋《义勇武安王图》提前近400年,将关公造像史向前推进一个朝代。
![]()
这幅极具历史价值的关公画像,以碑刻形式留存,明嘉靖年间立碑,原件珍藏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许昌灞陵桥关帝庙后院,许昌古城春秋楼亦有后世仿刻碑存世。黄杰介绍,吴道子家乡为许昌禹州,当地至今留存吴道子洞,关公忠勇故事作为家乡标志性文化素材,自然成为画圣创作的绝佳选题。该画像延续了吴道子画笔流畅、衣纹飘逸的典型风格,图中关公美髯飘洒、头巾灵动,胯下赤兔马鬃毛飞扬,尽显豪迈洒脱之气,多重证据印证其真实性。
![]()
作为深耕三国文化21年的学者,黄杰自14年前赴许昌学院任教以来,深耕本地文化沃土,带领学生耗时10年勘探许昌3813处古迹遗址,绘制完成许昌古迹遗址分布地图。他远赴韩国搭建学术平台,成立中韩三国文化国际研究院,汇聚中、韩、日、美、英等10国116位博士研究员,让三国文化跨越山海。其打造的“黄老师讲三国”品牌视频,阅读量已超千万,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许昌作为世界关帝文化重要发源地,承载着“忠义仁勇礼智信”的核心精神内涵。关公文化对儒家伦理的具象化演绎,其“义”为社群交往立准则,“信”为社会互动定规范,“礼”为人际相处树范式,是中华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唐代关公画像的发现与认证,不仅丰富了关帝文化的历史维度,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出海注入新的动力。
(原稿/于捷明 责任编辑/陈连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