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的晨雾中,“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的炮火划破海面,3名毒贩随起火的走私船沉入海底。而此时的美国迈阿密,中学生正躲在厕所里吸食合成毒品,急诊室里因吸毒过量的患者排到了走廊。一边是美军“南方之矛”特遣队的雷霆打击,一边是国内毒品泛滥的烂摊子,临危受命的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森,这场“海上缉毒战”到底是真刀真枪除害,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这个美军首位女性南方司令部司令,接手的是个“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美国每年因吸毒死亡超10万人,毒品黑市规模达1500亿美元,而80%的可卡因都经拉美海路流入。理查森2021年上任时承诺“把毒船拦在海岸线外”,可近月来21次打击只换来短暂平静,如今她亲自下令扩大打击范围,炮口对准“恐怖组织运营的船只”,姿态摆得比谁都硬。
炮火背后:美国人家门口的“毒瘤”
理查森的狠劲,根源是美国民众的哀嚎。俄亥俄州的护士萨拉在社交平台晒出夜班记录:一晚上接收6个吸毒过量患者,最年轻的才19岁,口袋里还揣着没吃完的高中午餐。这种场景在全美很常见——合成毒品“芬太尼”的致死率三年涨了200%,连小镇警察都要随身带纳洛酮急救。
毒品带来的经济损耗更触目惊心。美国司法部数据显示,毒品问题每年吞噬2.5万亿美元社会成本,相当于每个家庭多缴1.2万美元“毒品税”。当理查森在声明中强调“打死毒贩是保护美国母亲”时,镜头特意给到她攥紧拳头的动作——这个细节迅速登上热搜,支持率在保守派选民中涨了8个百分点。
醉翁之意:借扫毒之名的地缘博弈
但炮口对准的不只是毒贩。这次被打击的船只,美军虽没明说所属组织,却把行动区域选在委内瑞拉外海。要知道,理查森此前多次公开指责马杜罗“纵容毒品走私”,而美军近期在加勒比海部署多艘军舰,名义是缉毒,实则盯着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
这招“一石二鸟”玩得很溜。对内,用“反恐缉毒”的大义凝聚民心,转移中期选举后民众对经济的不满;对外,借军事行动向拉美国家施压——哥伦比亚刚表态要减少与委内瑞拉的贸易,美军就宣布追加1亿美元缉毒援助。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看得明白,直接怒批“美军是借扫毒搞军事扩张”,随即在边境增派2万兵力。
越扫越乱:堵不住的毒源,解不开的死结
可理查森的炮火,根本没打在“七寸”上。拉美毒贩早把路线玩得花样百出,美军盯着东太平洋,他们就转道墨西哥湾——墨西哥海军刚在卡波圣卢卡斯海域缴获2吨可卡因,估值2800万美元,这些毒品本该经秘密航线运到美国加州。
更尴尬的是“越打击越泛滥”的怪圈。美军近月83人死于缉毒行动,可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可卡因查获量反而降了12%,毒贩用无人机、半潜船等新手段钻空子,成本比传统运毒低了三成。迈阿密缉毒警马克吐槽:“我们在海上拼命,毒贩在网上接单,理查森的军舰追不上加密货币转账。”
破局之难:军事手段治不了“心魔”
理查森不是没试过变通。她推动美军与墨西哥海军搞联合巡逻,共享情报;还跑到哥伦比亚国会演讲,承诺帮当地农民种咖啡替代古柯。可这些举措见效太慢——哥伦比亚古柯种植面积仍有20万公顷,农民种古柯的收入是种咖啡的5倍,没人愿意轻易转型。
美国国内的问题更扎心。枪支和毒品是“孪生兄弟”,得州枪支店老板直言:“买枪不用登记,毒贩拿枪比警察还方便。”而毒品合法化争议让政策左右摇摆,俄勒冈州已允许少量持有可卡因,这让理查森的海外打击像“一边放水一边堵堤”。
理查森的缉毒炮火,本质是用军事手段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她靠强硬打击赢了政治分数,却没触及毒品泛滥的根源——美国国内的庞大需求、拉美国家的经济困境,还有地缘博弈带来的治理真空。军舰能击沉一艘毒船,却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利益链条。
你觉得美军的海上打击能根治毒品问题吗?美国该从国内还是海外破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